在國內十多年的藝術品拍賣中,嘉德拍賣公司無疑是最為重要的角色,今年秋拍中,嘉德達到17個專場的規模,變化之一更是將“中國當代二十年”獨立出來,就此,嘉德副總經理寇勤接受上海東方早報記者專訪。東方早報:今年秋拍時,好像很多當代藝術品的成交并不理想,有人認為當代藝術“氣數已盡”,您怎么看?
寇勤:很多人很可能把某一次拍賣中的成交價當作市場價,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成交價是拍賣當中形成的最高價,紐約拍賣時,大家對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上的價位并沒有一個心理上的預期,但再次拍賣卻以上次的最高價做標準,所以才顯得不是那么滿意。他們是希望這個價能夠再繼續增高,那我覺得這并不太可能,因為市場是有一個過程的。現在當代藝術部分的價格還不能說是比較高,只是到了該高的時候了。東方早報:當代藝術本來是包含在“中國油畫及雕塑”專場中的,獨立的初衷是什么?
寇勤:“中國當代二十年”是把近20年———從1985年到2005年這20年間內分了三個章節,闡述整個中國的當代藝術的進程。從1994年第一次油畫專場拍賣的時候就包含了當代藝術,份額逐步增加。去年年底我們有一個比較成熟的想法,覺得應該把這一部分獨立出來,以專題的方式推導市場,但需要充分的準備。我們不希望僅僅把它做一個簡單的生意,要放在美術史的角度來看,基本上是按照時代、歷史的發展來劃分的。
獨立并不能說是一個刻意的變化,而是走到了一個水到渠成的時候,“中國當代二十年”的出現,應該說是一個新的現象,而不是說嘉德改變了什么。東方早報:很多像您這個年齡的收藏家經常說起,拍賣公司應該知道藝術品的購買力掌握在哪里。他們說自己并不喜歡這種總是讓人不舒服的藝術,在老百姓中也無法形成共鳴。這個情況您知道嗎?
為什么還要推出這個專場呢?您本人喜歡當代藝術嗎?寇勤:你這個問題很像十年前推出油畫拍賣時別人問我的問題,那時的說法是油畫再好也是西方的,中國人能接受嗎?我們堅持做油畫十年,可以說才大規模地得到認可。這關鍵是要看你怎么讓人們了解,但這并不是說是欺騙大家。其實先鋒的視覺挑戰早就出現,不是簡單的拍賣問題,是文化的一個逐步融合的過程。對我個人來講,當代藝術中的絕大部分是能接受的,也有小部分是正在學習當中。東方早報:但是現在的狀況跟十多年前完全不同,當時是剛起步,現在的狀況是中國藝術品熱,如何把當代藝術放在整個拍賣市場來看?
寇勤:藝術品收藏不同于其他投資就是因為是一種審美活動,我不希望當代藝術會出現以往近現代書畫的巔峰狀態,理性比較好。對于收藏者來說,藏品要碰得到、看得懂,然后買得起、還要留得住,還要賣得出,沒有這四個境界的話就不能算是收藏家。把收藏作為投資的話,要知道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更何況這看不太明白的藝術,以為藝術品投資是一個保險箱的想法過于片面。
如果家里買房子了,要裝飾了,那不叫收藏也不叫投資,是藝術品消費。中國近現代書畫是非常健康的調整,提醒了收藏家和拍賣行,也警告了所有進行不規范操作的人。把當代藝術作為收藏,投資還是消費,收藏家要自己搞清楚。
對拍賣公司來講,核心是程序,要盡所能地披露或者說把拍賣公司應該知道的事情告訴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