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華人范世興先生為首的15位海外僑胞和國內愛國人士捐贈、曾流失海外的西漢文物昨日在省文物局首次亮相。這些珍貴的文物顯現出精致優美的工藝和極高的學術價值。經專家初步鑒定,這31件西漢文物幾乎都是等級以上的國家珍貴文物,其中一級文物5件,二級文物14件,三級文物10件,其余2件為一般文物。
它們大體可分為四類:陶編鐘一組;著衣式男性裸體陶俑4件;著衣式女性裸體陶俑6件;著塑結合式彩繪陶俑12件。其中:灰陶編鐘一組9件,由小到大依次排列,高度為15~26厘米,屬仿青銅禮器而制作的明器,器形精美、比例合度,由殘留顏色推測當時為一組粉白彩編鐘。這組編鐘與漢景帝陽陵陪葬墓園出土的陶編鐘制作工藝和形制基本相同,是研究西漢時期陪葬制度和禮樂陶器的重要實物資料。著塑結合式彩繪陶俑12件,身高61~63厘米,按彩繪工藝又可分為三類:第一類10件,通體為粉彩,上身和下肢為粉紅色,腰部向下塑出朱紅色棉袍;
第二類1件,上身和下肢為橙紅色彩繪,腰部向下塑有朱紅色粉彩棉袍;第三類1件,上身和下肢為橙紅色彩繪,腰部向下塑有粉白色粉彩棉袍。三類不同的彩繪陶俑均有修補痕跡,發型均為中分向后梳辮上盤橫插笄,部分陶俑面部彩繪保存較好,眉目清秀,神態自然,軀體比例合度,在陜西出土的漢代陶俑中頗為少見,是難得的藝術珍品,屬西漢時期塑衣式和著衣式陶俑相互演變時期的典型過渡形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著衣式裸體男俑4件,身高60~61厘米,顏色可分為兩類:第一類1件,發為黑色,顏面、軀干和下肢均為橙紅色。
軀體器官畢備,肩部兩側各有一圓孔,用以安裝木質臂膀,便于穿著袍服;第二類3件,通體為黑色,發型中分向后梳辮上盤橫插笄。全身為裸體,軀體比例合度,采用模、塑、繪結合的工藝,生動地再現了西漢早期高超寫實的雕塑藝術水平。該類型陶俑的形體和制作工藝與2003年我國從美國追索回來的西漢黑俑十分相似。
著衣式裸體女俑6件,身高47~56厘米,通體為黑色,軀體瘦小,利用寫實的手法塑刻了各器官。其肩部兩側各有一圓孔,用以安裝木質臂膀,便于穿著絲織衣服。發型中分后下垂,個別陶俑發型刻畫較細,女性特征明顯,制作工藝為模塑結合。原俑體表面為橙紅色,因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成為黑色。對于回歸西安亮相的海外流失的西漢陶俑等文物,昨日文物專家在現場給予了評價和注釋,道出了這些文物不平常的身份和來由。原省考古所所長韓偉研究員說,這些文物中部分陶俑有著衣結合塑衣的藝術表現,從歷史時間順序看應是塑衣式藝術表現在先而著衣式在后,塑衣式向著衣式陶俑逐漸演變,在漢陽陵從葬坑出土的全著衣式陶俑可以得到見證。
漢陽陵的著衣陶俑面相喜悅,而這些陶俑面容嚴肅,這些陶俑也許是其他漢陵的陪葬俑。原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館長袁仲一研究員說,這批陶俑與秦俑有著先后承繼的關系。秦俑從制作風格上和人物形象都是寫實的,這批陶俑也是寫實的,其比例造型都顯示著這一特點。這些陶俑上身穿衣、下身穿裙而不是穿褲,可能表現的是下等人員、或勞作或優戲之人等,如秦俑中的百戲俑就有上身赤膊、下身穿裙者。這反映了此類陶俑應是為高等級貴族殉葬伺陪服務的體現。專家袁仲一和韓偉都認為,這些文物的年代是西漢無疑,應比漢陽陵文物的時代略早,與漢文帝霸陵陪葬墓出土文物有很多相似的特點,可能其年代是漢文帝時期。
這些隨葬物具有西漢帝陵墓園隨葬的特點,與西漢帝王陵園有密切的關系,而除陜西之外其他地方不可能具備這些條件,故此判斷它們最早出土的地點也應當是陜西,也許與霸陵有關。15位愛國人士集資購回流失海外文物一批西漢珍貴文物流失海外,美籍華人范世興先生為首的15位海外僑胞和國內人士出于愛國情懷,將其認購并捐贈送還中國,昨天順利運抵西安。
今年初,美籍華人范世興、鄧芳夫婦在互聯網上看到有幾家美國古董店出售中國漢代文物。出于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珍愛,他們及時與漢陽陵考古陳列館取得聯系,初步確認了文物的真偽與時代后,范世興、鄧芳夫婦立即訂購了古董店即將出售的31件典型文物,同時聯絡旅居國外的愛國僑胞黃翔華、劉蘋、鄧清、李濤、陳勇、蔡明奇、王雷、黃嵐、王綱和北京的萬紅、王超敏,上海的施茜等人,共同出資購買這批文物并將其無償捐贈給中國。今年7月上旬,他們將文物運回北京。中國文物信息咨詢中心組織專家對這批文物進行了鑒定,確認全部為流失海外的西漢時期重要文物。
根據捐贈人的意愿,國家文物局決定這批文物由陜西省文物局指定的漢陽陵考古陳列館收藏。范世興先生致函省文物局和漢陽陵考古陳列館負責人說:“目睹那些象征著曾經抗擊匈奴、保家衛國的漢軍形象的文物,兩千年后卻慘遭販賣、遠離故土,心中甚感悲涼和恥辱。
”“我們只要面對那些陶人的身姿,再低頭看看自己的身形,我們不正是一把黃土塑成的嗎?千千萬萬的你和我,千千萬萬的陶俑,更有一顆從沒有變過的心,那顆日月可鑒不變的中國心?!庇嘘P方面表示,近期將對捐贈人頒發榮譽證書,以表彰鼓勵這種善舉。另據漢陽陵考古陳列館負責人透露,這批珍貴文物移交后,博物館將對其進行認真保護和研究,并計劃在2007年春節前后舉辦特別展覽,屆時這批珍貴文物將與廣大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