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學基本上是沿著中西沖突、選擇、發展、對話、交融的發展軌跡進行的。中國美學百年有一個由分到合再到新的分化的動態發展過程。第一個分的階段也就是美學作為一門學科在中國形成的階段,這是由各種文化因素作基礎相互沖突、相互交融、時代選擇的結果。從時間上看大體在50年代以前,經歷近半個世紀,是三個階段中最長的一個。這個大的階段又可分為幾個小的時期。
1997年前是舊的傳統美學逐漸退位,西方思潮大量被引入的時期。以王國維、梁啟超等為代表,他們都體現出中國傳統與西方理論的某些對號人座即貼標簽的方式。〔2〕1918-1937年間,更是大量譯介西方理論,按各自所理解的進行美學建構。這種建構實際上為移植,如呂熒的《美學概論》〔我國最早一本美學原理教材〕就是以西方的移情理論來建構的,還有朱光潛的《文藝心理學》中表現出的直覺主義美學等。同時,馬克思主義美學也隨政治思潮而大量譯介,如陳望道譯介馬克思主義著作及其美學思想,形成了魯迅的美學觀。
這個時期可謂中國20世紀第一次“美學熱”,開始出現了像宗白華、朱光潛、鄧以蟄等美學大家。〔3〕1938-1949年,各種思潮和觀點繼續論爭,但馬克思主義明顯出現了強大勢力,以毛澤東、蔡儀、周揚、胡風的美學思想為代表,同時也有中國美學民族化的呼聲。
第二階段是50-80年代中期,這是“合”的階段。也就是通過論爭逐漸“合”到馬克思主義美學上。馬克思主義美學本質上是實踐美學,因此.主要是“合”到實踐美學上。這一階段又可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50年代至1964年的“美學大討論”。這次大討論是中國20世紀乃至整個中國美學史上極為重大的事件。
這次大討論普洛丁美學,使美學在中國成了一門顯學,已深人人心,為推動中國美學的現代化進程作出了極大貢獻。在這一大討論中,出現了一些美學巨子,如朱光潛、宗白華、蔡儀、李澤厚、王朝聞、高爾泰等,產生了以朱光潛為代表的主客觀統一論美學;以高爾泰為代表的主觀論美學;以蔡儀為代表的絕對客觀論美學,以李澤厚為代表的實踐本體論美學四大學派,以及王朝聞為代表的主客統一論的審美學。
這次大討論的主要論題是圍繞“美的本質”即“美的根源”展開的,論爭的焦點是從哲學觀點出發來思考美學問題。出現了或認為美是主觀的、或認為美是客觀的、或認為美是主客觀的統一等。這一討論過分圃于哲學命題,而忽視了美學自身的品格,過多地強調政治意識形態,制約了真正學術性的發揮。
不過,參加這次大討論的人數之多,發表美學論文的數量之大,討論的時間之長,都是罕見的。第二個時期即十年“文革”結束之后到80年代中期。這一時期可謂中國美學重見天日之時,大開國門,飽覽新事物和呼吸新鮮空氣的時期,是再次大規模地洗禮于“歐風美雨”的時期。由于社會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國際性學術交流、外國美學名著的系統譯介,加上對“人”的問題的論爭,使美學再次成為街頭巷尾文化人議論的中心。
這一時期,50年代的“四大派”繼續論爭。同時美學的各種問題也已全方位展開。尤其是從美的本源開始轉向美的本體等基本理論問題,人們開始懷疑起已經認定的“實踐美學”,并出現了積淀與突破的矛盾沖突。再者“實踐美學”由于自身的理論問題,隨著學術研究的深人,話語權的轉移,日益暴露出其致命的矛盾即理性與感性、社會與個體的對抗。于是,這個“合”也預示著走向新的分化。第三階段是從80年代末至世紀末,即“新的分化”的階段,這一階段至今還在延續。
隨著經濟社會文化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美學自身的研究的矛盾,“實踐美學”已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如何解決現實中人的生存問題,美學必須重新思考。再加上美學由80年代的意識形態功能而走向90年代的非意識形態的邊緣,使美學更有必要重新定位。為此大規模出現反實踐美學,超越實踐美學的浪潮,“實踐美學”再度成為焦點。由此,整個美學的轉型開始了。由原來的過多地關注美的根源而轉向更為根本的涉及到美學存在的合理化的美的本體問題,導引出了生命美學、生存美學、虛無美學、否定美學、體驗美學、和合美學等。
另外,生態美學、環境美學體現出了科學主義美學的復興。這一階段特別引人注目的有二大現象∶一是以潘知常為代表的生命美學。他們從美學形上結構出發,為推動美學的整體建構,積極干預生活,關注人的現實生存狀況,對當下以大眾文化〔市場文化〕為代表的具有反美學性質的現象進行大量的批判,這一點可以從他的《反美學》等一系列著作中見出。再一個就是從審美文化人手對美學進行重新定位,以期尋找到美學干預生活的話語權。
這是目前大多數學者所極為關注的,也可能是未來美學的一個基本趨向,即從純理性思索走向美學的理性與感性的諧和。不過這一階段總的特色是平等對話,多元并存,為更高意義上的整合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