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佛像的造型及形象規律是很嚴格的,各造像都遵循著其天國階次,或者說神格來塑造。佛教造像從視覺形象上,不論漢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大致可分為如來相、菩薩相、天人相、憤怒神像、比丘相、其他神怪及人間相等。如來即釋迦佛的另一稱呼。只要是佛的階次,頭上一定有肉髻,有右旋螺發或水波紋佛發,身著大衣。
例如釋迦佛、旃檀佛像、燃燈佛、彌勒佛、阿彌陀佛、藥師佛、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等都屬于如來相。佛經說優填王是用牛頭旃檀木造釋迦像,稱為優填王像,為一種立像形式。其胸前有如樹輪一樣的衣紋,多為木雕,至今日本京都清涼寺還完好保存著中國北宋雍熙二年張氏兄弟所造的旃檀像,傳世品以明清所造為多。
藏傳佛像也喜用此典故作銅旃檀像,樣式和木雕像一樣。菩薩是指低于佛階次的諸神,釋迦牟尼成佛前也是菩薩。菩薩束發,袒上身,下著大裙,飾有項鏈、瓔珞、耳環、手鐲、腳鐲,肩上搭帔帛等。一般情況下,菩薩是不能穿大衣的。文殊、普賢、彌勒、觀音、大勢至、虛空藏、地藏、除蓋障合稱八大菩薩,造型上都大同小異,只有根據冠中或肩上的標幟,以及身相來判斷名稱。早期的觀音像多是蓄須的男性,觀音像的小胡須一直保持到五代,到明代還時有可見。
據《妙法蓮花經?觀世音普門品》說,觀音有32種應化,是非男非女的。觀音菩薩可根據對方身形幻化與他平等對話,所以造像中還有豐髯長須老者形的所謂男相觀音,還有一種是觀音33身,基本上是女性戴著風兜的形象,類似明代的德化瓷觀音形,還有各種職能,如送子觀音、青頸觀音、葉衣觀音、魚藍觀音等,在明清時最受歡迎。唐以前的觀音,都是一手拿蓮花,一手提個凈瓶,多為立像。唐朝中晚期開始出現一條腿翹著,坐在巖石上,像在休息的形象,稱水月觀音或南海觀音、自在觀音等,都是表現觀音在南海普陀山紫竹林道場休憩的樣子,形象上大同小異,宋代最流行這種樣式的觀音。
觀音菩薩在藏傳佛教中也最受尊崇,除兩臂外,還有四臂、八臂、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等。天部諸神最為復雜,由于所依經典各異,顯密諸宗神格不同,樣式截然異趣,又有漢傳和藏傳造像樣式的區別。常見的有四大天王、梵天、帝釋、韋陀天、摩利支天等。天王殿中必有四天王,藏傳佛教寺院的經堂入口兩側必有這四位的壁畫。四天王的形象在中國石窟中是唐以后才逐漸定型。漢、藏天王所持的法器也多大同小異。
憤怒神像多是依據密宗教理而來的佛、菩薩的變化身。佛、菩薩一般所呈現的肢體為正常的平和相,稱為自性身;但當他們以智慧力教令愚頑、警醒眾生、摧破無明業障時,即顯現出多面、多臂、表情兇惡的形象,稱為教令輪身,并且還要曉以咒語,即明言,故也稱明王。凡是剃發、著僧服的出家人形象都可歸入比丘相。包括羅漢、祖師、弟子、布袋和尚、地藏菩薩等。常見的阿難、迦葉二弟子像,一老一少,侍立佛旁。
十六羅漢是唐末五代才開始流行。以后又有十八羅漢、五百羅漢等。比較特殊的是地藏菩薩,雖是菩薩的級別,但也是髡頭的比丘相,也有頭戴毗盧帽的形象。阿難為佛陀的堂弟。容貌端正,面如凈滿月,眼如青蓮華,其身光凈如明鏡。因此,出家以后仍屢遭婦女的誘惑,但其意志堅定不移,不受女色所誘,遂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迦葉亦稱摩訶迦葉,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頭陀第一著稱。
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不現,故亦名飲光。在靈山會上,受佛正法眼藏,傳佛心印,為禪宗初祖。生平修頭陀行,遵佛囑于雞足山入滅盡定,待彌勒佛出世時,傳佛僧伽梨衣。藏傳佛教中還有許多神格各異的神怪,如財神、墓葬主等。西藏佛教中的財神,其造型為袒腹的胖漢,嘴上有上翹的小胡須,手中托一碩鼠,鼠口中吐珠,與毗沙門天的造型和神格近似。財神有多種造型和身色,有騎龍、騎狗等形象,以黃色身相的胖漢稱為「黃財神」的最受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