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嘉德2008秋季拍賣會于北京落槌。在為期三天的拍賣中,包括中國書畫、瓷器工藝品、中國油畫及雕塑、古籍善本、郵品、錢幣、銅鏡等在內的共18個專場悉數上拍,總成交額逾3.6億元;不同門類的各個專場中,均有名家精品高價成交,其中現當代工藝品、古籍善本、當代書畫表現突出。首開的“國石國藝”及“至味涵碩紫玉金砂名品”兩專場成交比率均超過90%,成為一大亮點。
拍賣會上,明代董其昌的《仿古書畫冊頁》以918萬元成交,張大千的《太乙觀泉圖》以616萬元成交;王沂東的《一抹白云》以297萬元成交,領跑油畫專場。受全球經濟環境影響,此次秋拍的成績與以往已不可同日而語,整場拍賣,沒有一件超過千萬元的作品。相比今年春拍時近現代與古代書畫成交額超過3億元、油畫雕塑2.4億元、古代瓷玉雜項5500萬元的成交額,此次秋拍略有“縮水”。紫砂作為一門藝術,要從泥料、造型、做工和燒制等多個角度來判斷。
宜興紫砂藝術與中國悠久的茶文化相互融合,至明代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并最終因為清朝皇帝的重視搖身為御用之物。不管是古壺還是精工細作的當代紫砂很多都在高品位的收藏家手里,使得這些紫砂壺很難進入市場流通,以至于在市場中被高價追捧。左組為汪寅仙制菱花提梁壺,右組為蔣蓉制束柴三友壺,以50萬元成交。此次秋季拍賣會上,現當代工藝品部分成為市場新熱點,其中的紫砂專場涵蓋了現當代所有重要大家的作品。
場內一件紫砂大師顧景舟制“雨露天星壺”以近157萬元高價成交,贏得該場桂冠,此壺于1988年由韓美林先生與顧景舟大師合作完成。在拍賣市場中,身價超過百萬元的紫砂壺并不多見,這也見證了這個有著悠久歷史背景的傳統工藝品在高端收藏領域內的魅力。
有市場人士表示,好的紫砂如今已是“一壺難求”,一旦現身,百萬身價并不是難以逾越的數字。該專場中蔣蓉的“五頭束柴三友壺”以50萬元成交,何道洪的“梅花周盤壺”也以45萬元成交?,F當代陶瓷藝術專場總成交額突破千萬元人民幣大關,其中李菊生的“觀棋不語真君子高溫顏色釉瓷鑲器”以190萬元成交,朱樂耕的“中國牛瓷塑”以168萬元成交。
從這些記錄可以看出,藏家在拍品選擇上更趨向于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作品。瓷器工藝品專場仍以官窯作品最受歡迎,一件高49.5厘米的大件作品“清乾隆青花纏枝蓮托八寶紋鋪首尊”繪畫流暢、造型莊重,經過輪番競價,最后以336萬元位列該場首位;另一件“青花纏枝花卉紋菱口盤”,因為故宮博物院藏有同類紋飾且尺寸一致的瓷器最后以168萬元的價格成交。這件高價成交的紫砂壺為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與奧運“福娃”設計者韓美林合作的,置于各種環境中品茗觀賞,都能盡顯其神采。顧景舟一生制壺近百個品種,這把上拍的“雨露天星壺”合作于1988年,一式兩把,融合了顧景舟精湛的壺藝以及韓美林超前的設計理念,是兩位大師的經典之作。
壺上的一枚印章“歷下美林”為顧景舟上世紀八十年代與韓美林合作專用章,印證著二人的藝緣。這把茶壺制成后即參加香港紫砂展覽,后為一臺灣藏家所得。如今,兩位老先生的合作已成絕筆,而從其藝術價值、歷史淵源、流傳經歷情況來看,“雨露天星壺”都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當代紫砂壺極品,這些特質也是其高價位最好的注腳。
此次高價易主,彰顯了“出手要早”的收藏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