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公共藝術或者說城市雕塑大躍進的時代,形形色色、良莠不齊的各類雕塑迅速在中華大地上如雨后春筍般豎立起來。在這些作品中,有許許多多的東西莫名其妙、毫無特點,與所處的環境沒有任何關系,地域文化及地方特色沒有被表現、反映出來,甚至出現了風馬牛不相及的可笑現象。
在這些“全國糧票”到處通行的現象背后,我們應該反思些什么?我們是否要思考:公共藝術或城市雕塑應不應該表現、反映、結合地域文化,應該如何表現?針對這一課題,本期邀請了在這方面理論與實踐均有建樹的專家何鄂、韋天瑜、楊文會、許正龍、項金國、大唐等展開探討。從公共藝術與地域文脈想到的公共藝術與地域文脈,這是一個有深度的命題,不是做一篇答卷就可以得高分的。
它真的需要一個從事公共藝術的職業藝術人,用一生的藝術創造去體味、去領悟、去驗證、去回答。公共藝術其實是最最難做的藝術,它區別于純屬藝術家個人的自由創作。首先,它置立于城市最廣大人流聚集的地方,每日每時,長年累月地接受著成千上萬、源源不斷的人們的目光審視,接受著來自世界各地,各個民族、各種膚色友朋的審視。公共藝術的存在,已不再只是一個藝術家一件藝術品建立的概念,它往往會牽動一個城市的品位、一個地區的文化修養與審美水平;
再提高一層來看,它甚至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城市的榮與辱。我這樣說是不是說得太嚴重了呢?不,因為我們都曾經遇到或聽到過一些關于城市雕塑的順口溜,有的甚至在當地已編成了十字句,這些怎能不讓人感到痛心難過而引以為戒呢?
難道這是我們每一個藝術家期望之中的結果嗎?難道這是作者在事后能夠出來阻止的嗎?公共藝術與地域文脈有著極為緊密的關系。一件好的公共藝術作品,必須具有三個重要因素:鮮明的地域性、構思的獨特性、藝術的惟一性。鮮明的地域性是指作品具有的豐厚文化內涵與底蘊,深刻地體現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作品成為該地域一種精神的力量象征與展示。
地域性使作品產生與其他地域不同的特征。如潘鶴先生的《珠海漁女》已成為珠海城市魅力的象征,珠海也因為《珠海漁女》而更加令人向往。記得20年前,我在接受蘭州市政府的委托,準備放大《黃河母親》的前夕,就帶著朝圣般的心境,專程去到珠海,親自走近這座人人皆知的、久已仰慕的優秀雕塑作品《珠海漁女》,去感受這座公共藝術作品究竟是如何的體量、怎樣的環境、人流與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20年過去了,《黃河母親》也已被國內外廣大觀眾所接受,當年我在作品中糅進了一個黃河女兒對中華民族的無限深情,如今她已與千千萬萬黃河兒女對話,人們通過黃河邊的這座雕像,寄托了自己對民族的情感依戀,并將這種依戀自覺轉化為自身的一種生命的創造動力。公共藝術作品的生命力在把握地域文脈的同時,必須要在構思上有獨特性,在藝術上要有惟一性。
設想一下,當你走到每一個城市都見到相同的所謂公共藝術作品,那真是一件掃興乏味的事。我認為作為一個藝術家在從事公共藝術作品創作時,應有獨特的構思和完美的藝術造型表現力。公共藝術的創作往往是通過兩種方式進行的,一種是通過政府或部門進行招標,一種是邀請委托創作。無論通過何種方式,我認為一個有藝術良心的藝術人都應該當創作來做,充分運用自己的創造力和專業才能尋找與眾不同的構思。雖然艱辛,但必須這么做。獨特的構思還要有完美的藝術造型表現力去體現。我對公共藝術作品的重要作用,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世界上只有這一件。
”在真實中造景公共藝術雖然只是近20年才普及開來,但現在已迅速成為中國城鎮建設的新寵。它成了公眾關注的焦點、城市規劃的重點、政績工程的亮點。我們的公共藝術正在成為某些人一種隱蔽的標榜政績的捷徑。城市名片說、城市形象說被過分利用,使得公共藝術非常不健康地成長。
這些不斷蔓延出來的城市文化有四種傾向:御用的、舶來的、化妝的、生造的。第一種,御用的公共藝術是指由于某些領導的一票否決制,造成不少公共藝術創作屈從于強權意志,其作品呈現的只是某些萬金油領導的理解和品位。第二種,舶來的公共藝術,是一些城市為了接軌世界,一擲千金,“文化引進”和“購置”國際公共藝術。第三種是俞孔堅講的那種城市化妝運動,指一些領導為了追求政績的一種過分的矯情和奢侈的鋪張。第四種是生造的公共藝術,指一些城鎮為了做公共藝術硬找理由、拼故事堆疊出來的。所有這些人為創造出來的公共藝術給人的一個直覺就是非常假、不真實,它們沒有根。
這些公共藝術是現在大片鏟平的舊城被強行加上一個陌生的新城的幫兇。馮驥才在他最近一篇文章中認為:“中國600多個城市已基本失去了個性,文脈模糊,記憶依稀,歷史遺存支離破碎,文化符號完全空白。我們不能光說政府官員,不能光說開發商,因為我們的建筑師也無能。”我想我們搞公共藝術的是不是也應該負點責任。
在一座被掏空記憶、被掏空歷史的快餐城市中制造不真實的環境藝術,就像一個失憶的人,蒼白而又茫然。在擁有一個相對民主的公共藝術運作體系的基礎上,才有條件談公共藝術的學術提高、公共藝術的文化屬性,包括公共藝術的區域性。作為一個重要城市空間形態構成,當然要保持城市的特色。包括這座城市的自然屬性,例如靠海的、內陸的、熱帶的、北方的、它不同的自然氣候賦予每座城市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市民素質和色彩體系。另一方面作為城市文化載體,公共藝術要延續這個城市的文脈。包括它幾千年、幾百年的歷史積淀、人文演繹。
這些構成元素再融化到城市的各種功能區,它的行政區、商業區、居住區、旅游區,并以此來構畫出城市的軟硬質景觀。作為一個地區領導,作為當地策劃者,作為專家,應該有較深一層的思考。在全球境遇下,在大的框架下,首先有一個民族傳統,然后地域文化,再是城市文脈,這些要素形成公共場所的場所意義,最終體現每個具體作品的個性表現。這樣形成一個獨特的視覺存在體系,從而使我們的公共藝術不是追求政績、追求時尚的漂浮物,而是在一個真實的文化環境和生活土壤中生發出來的創造物。
地域文化對公共藝術的影響與滲透所謂的公共空間是指具有開放、公開特性的,由公眾自由參與和認同的公共性空間。公共開放空間建設是城市人文景觀的主要內容,而公共空間藝術則是公共開放空間中的藝術創作和與之相應的環境設計,同時也是公共空間建設的核心與靈魂。人類公共開放空間的發展演變的歷史,折射出人類文明的演化歷程,人類公共開放空間是一個與地貌、人種、文脈、生態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人的生存環境。
從藝術的角度來考慮和對待公共開放空間,是人類優化生存狀態、優化自身境況的一個重要方面。跨進新世紀的今天,公共開放空間所具備的形貌、比例、感覺、品質及象征意義與不同歷史時期均有較大差異,但其所包含的實質生活——公共生活是始終未變的。回溯社會歷史,公共空間藝術有著輝煌的發展史,也顯現出了鮮明的區域文化特色。城市是載體,這個客觀存在是人類聚居最基本、最重要的組成形式,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綜合反映。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們在不斷營造適應自己生活的人工環境的同時,又不斷改造所形成的環境,這是國家和社會的群體行為。
人居環境也隨著城市的發展而得到改善。于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一些遺留物便被保存下來,而另一些則被更替了,如此循環往復。所以,當人們瀏覽一座城市時,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人類生存活動的印記,是人類對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它凝結成這個城市的永恒標志。雅典衛城的帕提農神廟、羅馬的斗獸場和水渠、北京的紫禁皇城等無一不是當時時代物質和精神的最高凝結。
我們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那個時代在情感表現的特定方式并能領悟其思想觀念,它浸透了人類文明的歷史,留在人類的生活空間中,影響、教育和啟迪著人們,讓人們分享著人類共同的輝煌。就此一說在當今城市化進程中,公共藝術頗為轟轟烈烈,其中戶外雕塑尤為搶眼。近年來,“城雕”鋪天蓋地,大小城鎮皆有,可謂是中國雕塑藝術史上最佳的創造時期。
在一陣熱鬧之后,業內外均有反思。根據多地數據顯示,經典與偽劣之作各占10%,余下皆平庸之作。太多雷同的藝術樣式,以“短、平、快”的速度席卷風云,這種“快餐式”產物究竟為后人及環境帶來什么?是美化還是應景?或許什么都不是!只是某些部門或某些人的“產品”,就像刷條“標語”一樣,呼喊著口號,去撈取政治資本,以“藝術”的名義,獲得額外利潤。
急功近利的心理導致推進了程序有悖于行業規律,結局可想而知。有識之士意識到此,從多方面找尋癥結所在,公共藝術與地域文化結合成為當務之急。在“地球村”中,不可否認,區域文化日漸消殆。以建筑為例,過去比較封閉,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風情特點,大地顯得異彩紛呈。如今思想解放了,社會進步了,優秀的傳統文化都在失卻,文物拆了,綠樹沒了,馬路寬了,房子新了,歷史文脈卻在經歷慘痛的割裂。
從南至北,從西到東,不過是一個標準化模子大大小小的翻版而已。這是否引發思考,民族應該自信,歷史應該尊重,文化應該多元。鑒于此,在公共藝術中,理應根據區域特點進行創作。反映地域文化有著多方面內容,這是新時期下的一種文化戰略,拓展地域文化資源,能有效地增添公共藝術的內涵,避免“一窩蜂”式的雷同現象,彰顯出區域內典型鮮明之處。
公共藝術如何反映地域文化變得更為重要,不是生拉硬拽式地復制傳統,不是得益于狹隘的地方保護勢力。既是公共藝術,就是藝術問題,以藝術規律和行業準則行事,藝術家長期、穩定、扎實地探索,彼此作品之間存有差異而不趨同,在相應區域找到歷史與文化的最佳契合點。
城市雕塑的地域文脈情結在城市雕塑發展的過程中,現代城市雕塑風格與傳承歷史文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大批城市與城市雕塑固有的個性逐漸喪失,文化特色不斷受到沖擊,城市面貌與城市雕塑藝術逐步失去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根基。
一方面“千城一面”、“千塑一面”,另一方面是盲目追求“時尚”,出現了很多誤區,這一問題已經引起建筑家、藝術家們的極大關注。增強城市雕塑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圍,對于傳承歷史、弘揚文化、放眼未來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幾十年的城市雕塑建設中,冷靜地回頭看看,各個城市留下有價值的雕塑作品大多數是與藝術家的文史知識、藝術修養,特別是與割舍不去的地域文脈情感有關的。一、拾掇城市雕塑的原點一個地區,一座城市,隨著歷史的腳步,必定留下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文脈,一切社會的精神文化都與歷史文脈有著相關的聯系。可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養一方文化,我們可以說一方文化孕育一方雕塑藝術。我們的祖先常愛講“鐘靈毓秀”,這里的“鐘”和“毓”都作聚集、聚攏講,一方土地的山川靈秀之氣叢聚于人,逐漸形成這一地域人群特有的文化傳統、文化心理、文化性格。
城市雕塑作品都有其創作的依據和出發點,即所謂的立意。之所以城市雕塑作品各不相同,就是因為創作的對象,其環境是各不相同的,具有獨特的地理和歷史文化內涵,因此其創作的內容與形式就不可能相同。城市雕塑只有既體現時代特點又反映本土文化,延續地域歷史文脈,才能打破千篇一律的局面。因此城市雕塑就是這“原在的環境”的本質特征與其歷史文化淵源的反映。
二、尋覓地域文脈的表達歷史與藝術不同的是:歷史是人類生活的創造,是發生在人類生活中事件的進程。藝術所提供的是這個進程當中每個個體生命對這個進程的感受,即快樂、痛苦和憂慮。藝術的感染力是因為它所描述的是人的歷史、人性歷史、我們能感受的歷史。優秀的藝術作品是能與廣大觀眾之間達成長時間的心理共鳴,贏得非常廣泛的社會反響的。因此,藝術家本人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質和地域歷史文化知識積累,以及他對不同地域文化傳統和特色的敏銳感受力等都將成為作品成敗的最關鍵因素。
藝術家本人的地域歷史文化素質,首先來自童年和少年時代的生長地,來自他的故鄉、故園。其次藝術家本人的經歷和地域歷史文化知識不斷通過學習、體驗,逐步積累成一種歷史文化的底蘊。三、結交城市雕塑的知音能與城市雕塑接觸最多的是市民,城市雕塑要使市民在公共活動中能感覺到,能進行欣賞和玩味,以實現其與藝術家的交流。然而,進入鑒賞過程的市民,其心靈并不是一張白紙,也不是空無一物的單純容器,故鑒賞過程決不是消極的接受,而是在相互的交流中進行選擇,彼此發生影響。
一方面是藝術家對象化地在雕塑作品中呈現的地域文化特色被辨識、被評價,另一方面市民也同時在拓展著自己地域文化知識的視野,當然還會獲得鑒賞的快感。四、延伸城市雕塑的地域文脈1、城市雕塑的重塑事實上,人們生存的環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決定了不同地域經濟、政治、文化上的差異,因此,不能將某一地域的先進文化、思想理念照搬到另一落后地域去,因為后者缺乏適應這種先進文化的外部環境條件和內在物質與精神基礎。唯有落后地域根據自身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需要對本地域文化進行積極的變革與重塑,吸收其他先進地域文化的積極成分,彌補自身的局限與不足,提高本地域文化的層次,才能使之真正發揮推動本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功能。
城市雕塑變革、重塑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需要地方領導和藝術家層有意識、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長期的總結、提煉、倡導和培育、強化和完善。2、社會責任、后代關心和投資證據第一,變革、重塑地域文脈要把握原有地域歷史文化狀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群體素質等,并以此為基礎確定合適的地域文化核心——價值觀念,堅持現代城市雕塑藝術與地域歷史文化相統一。
第二,堅持城市雕塑與保護自然和人文資源相統一及“以人為本”創作思想,充實、完善、提升城市雕塑的建設。通過雕塑藝術使市民在濃厚的地域文脈氣氛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新的價值觀并逐漸用以指導個人行為,并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影響城市雕塑的發展。第三,堅持“對現實負責”與“對歷史負責”相統一的原則。城市雕塑既要做到適合當地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又要具有前瞻性,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經得起歷史檢驗,真正做到“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要努力使其凸現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特色,以便讓地域內民眾感受到特色文化的自我愉悅和自我興奮,并努力加以追求,同時使外界感受到該地方文化所獨有的價值和特色。公共藝術:當代都市的地標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先生認為:公共藝術或城市雕塑應該是所在城市的標志性建筑,是地域文化的代表,是當代都市的靈魂,是個精品工程。
這需要規劃師、建筑師、園林師、文學家、雕塑家的通力合作才能夠完成,是在對地域文化相當熟悉、了解的基礎之上才能產生的集體創作。錢先生的許多作品,都成為了所在城市的標志性公共設施,成為所在的城市、地區的代名詞,成為了這個城市的代表與象征。可是,自東而西,從南到北,從都市到農村,隨處可見的東西卻是不敢恭維。有許多的作品和所處的地域環境不協調,和地域文化、自然資源沒有任何關聯。
有的東西甚至是“放之四海”的“全國糧票”,有的東西似是而非,莫名其妙,還美其名曰“騰飛”、“崛起”。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概括起來大致如下:一是政府領導不懂藝術,不按藝術規律辦事,卻操有生殺大權;二是一些藝術家被利益所驅使,創作態度不認真,對甲方、對作品、對自己不負責任;
三是城市雕塑項目成為了某些單位或個人漁利的工具和手段,利用手里的權利“批發”這種“全國糧票”而牟利;四是一些專門從事城雕設計、制作的公司設計制作了大量的方案而到全國各地去投標,中標率卻很高。那些到處兜售城市垃圾的作坊更是令人是可忍孰不可忍,卻又令人無可奈何!回到公共藝術或城市雕塑最基本的層面。既然名叫“公共藝術”,它就勢必要和所處的公共空間、地理人文發生關聯,要融入其中,要產生某種契合;既然稱作“城市雕塑”,它就是城市與雕塑的完美結合,是血與肉、魚與水的關系,是“天作之合”而非是惡意的強奸。
雕塑是屬于這個城市的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它和這個城市的文化、資源沒有任何關聯,那它就不屬于這個城市,那就不是這個城市所需要的雕塑。中國是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度,現如今擁有中型以上的城市600座。這600座大中型城市中都曾發生過感天動地、血雨腥風、可歌可泣的故事,孕育培養了偉大的先哲——中華民族的脊梁和民族文化的精英代表。中華民族的繁衍和傳統文化的承繼,都是靠他們“薪火相傳”。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他們又都有著各自的亮點。
中國的未來離不開過去,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歷史,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更離不開遠古文明。所以我們不應該忘記歷史,不應該割斷歷史,更不應該背叛歷史。對歷史、對傳統文化的反映,最佳的傳播方式就是公共藝術——它足以承載起“成教化、助人倫”的歷史重任。而其地區不同,城市不同,塑造的表現的主題或人物不同,創作的藝術家不同,也造就了其風格流派的不同。
這些不同就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