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關閉了近8年之久的博德博物館修繕一新后重新開放。博德博物館是世界文化遺產、著名的柏林博物館島上的5大博物館之一,位于博物館島的西北端。遠遠望去,那強悍的圓頂和雄偉的入口大廳,使這座巴洛克建筑猶如一艘大船,橫跨在施普雷河上。
博德博物館建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原名為弗里德里希大帝博物館,1956年改為現名,以紀念該館最著名的一任館長威廉·馮·博德。該館曾在二戰中嚴重“受傷”,戰后,修繕工作斷斷續續。1999年,該館正式關閉,進行全面整修。17日,博德博物館舉行重新開放新聞發布會。讓筆者甚為感嘆的是,多達500名德國內外媒體的記者前來報道,在筆者的印象中,這是一次頗為壯觀的新聞發布會。同時,該館的重新開放還引起了德國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德國政府總理和部長均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賀詞,普通百姓紛紛前來參觀。
博德博物館面積達6600平方米,66個空間展出1700件藝術品,包括古雕塑、拜占廷文物、錢幣和油畫。據介紹,博物館的整個修繕工程花費了1620萬歐元。德國《法蘭克福匯報》14日頭版頭條評論道,博德博物館的重新開放是“過去幾年中最重大的博物館事件”。都說德國人重視博物館建設,博德博物館的重新開放便是很好的一例。事實上,凡到德國的中國人都會發現這一現象:德國人喜歡推薦客人參觀博物館。在德國,稍具歷史價值的,就會被納入博物館,而且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博物館都有,可以說涵蓋全部自然、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能滿足幾乎所有愛好者、各個年齡段和各階層人士的需求。
一般人或許不知道產生博物館的原因。在德國,有一種說法是,19世紀的知識精英們認為,先進的文化和藝術不能只屬于皇家和達官貴人,而應該屬于全體民眾,應該讓廣大的、還處于愚昧狀態下的民眾接觸和理解這些先進的文化和藝術,于是便把搜集起來、能體現先進文化和藝術、具有歷史價值的東西陳列起來,博物館便應運而生,并日益繁榮。談于此,筆者不禁琢磨起這樣一個問題:到中國,似乎吃是最主要的,可謂餐館林立,但少見博物館。
既然中國人那么擅長吃,好像還沒有聽說過專門介紹中國飲食文化的著名博物館?一個喜歡餐館,一個喜歡博物館,說明了什么呢?似乎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德兩國民眾在科學素養方面的差距。當前,中國正在大力提高民眾的科學素養,在中國人看來,科普主要是指自然科學,但是,德國人對科普的概念采用了較為寬泛的理解,認為科普不僅涉及自然和工程技術,而且也包括人文和社會科學,提出公眾理解“科學與人文”的口號。
德國政府官員對筆者說,名目繁多的博物館是德國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的主要舉措之一。“洋為中用”,已步入小康水平的中國人是否已到了少開餐館、多開博物館,少逛餐館、多逛博物館的時候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