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為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它不僅因為自然風光絕美而受到世界的關注,更因為它與中國傳統藝術的緊密關系而享譽國內外。在中國山水畫史上,黃山是歷代藝術家創作的重要源泉。明清以來的幾乎所有山水畫大家,都曾登臨黃山,留下不朽的藝術佳作。其中以安徽漸江為代表的新安畫派,以梅清、石濤為代表的黃山畫派、天都畫派均借景黃山,開明清山水畫一代新風,成為當代安徽畫家們的優秀傳統。
在當代,如何繼承新安畫派講究傳承,又重視師法造化的優秀傳統,藝術地創造當代黃山藝術圖式,成為許多安徽畫家追求的目標和心愿。黃山因雄偉、秀美,云煙變幻而入畫,黃山又因這些瞬間萬變的現象而難畫,近代繪畫大家賴少其就曾有“非有大手筆,難畫黟山圖”的說法。作為徽派畫家劉有成,通過多年筆墨表現的摸索和長期面山對水的寫生,外師黃山、中得心源,開拓了一條不凡的屬于自己的路。
劉有成早期的山水畫以工筆青綠為主,他通過研究中國傳統青綠山水畫的方法,旁參西畫的表現方式來實現對黃山的表現。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以及清代袁江、袁耀的工筆大山水,是他琢磨的主要對象,因為這些作品表現的是大開大合、視點平遠的廣闊山水,與黃山云海翻騰、山峰出沒的視角類似;
又因為黃山地處皖南,氣候濕潤,植被四季長青,青綠著色比較容易表現黃山松等植被,所以,他發現中國古代的青綠山水畫的優秀技法在黃山的表現上,大有用武之地,便大膽地對黃山賦以青、綠、赭石、曙紅各種色彩,表現黃山多種時節和時段的各種綽約風姿。
十多年來,劉有成的青綠山水畫顯然走出了一條風格鮮明的道路。雖然我和他不常見面,但是每次看到他的青綠山水畫新作,都讓我感嘆他的才情與勤奮。他的青綠山水畫,兼工帶寫,看細部,有筆有墨;看整體,金碧輝煌,氣勢撼人。他的用色,不類傳統青綠山水畫的高純度的石青、石綠,而是取西畫的色彩意識,依照畫面各部分的時間、物象關系,調以水、墨或其他顏色,讓色彩也成為表現空間關系的發言人。
所以,他的畫看上去,空間很大,加上多變的云的渲染,色彩鮮明卻呈溫韻,更是呈現出氣象萬千的混沌天地之境。近幾年以來,在熟稔黃山峰、石、松、云等物象形體變幻莫測的情況之下,他逐漸將工筆山水解放開來,逐漸轉向兼工帶寫、水墨寫意的黃山題材作品。黃山為花崗巖地貌,石多樹少,如何建構水墨造型,而恰如其分地表現出黃山俊美的形與神,是劉有成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觀其近作,因為較好地解決了“形”的問題,加上漸江黃山圖中的皴擦筆法的借鑒,使得他在準確地對于山、石、松“形”的打造之上,能隨心所欲地賦以淋漓的水墨筆法,皴擦點染,既表現出黃山山石峭拔、嶙峋的姿態,在構圖上則進一步拓展古代廣闊、平遠的模式,使畫面呈現深沉大氣、磅礴崢嶸的風貌。
他所喜愛描繪的《黃山日出》、《千嶂臨云》、《黃山奇峰有無中》等作品中,有松、石等近景的描繪,又有開闊的遼遠之景,往往是在山峰上施以淡赭石、峰頭則以石綠或曙紅設色,中景、遠景鋪墊以云煙的渲染,非常準確地表現出了奇峰出沒,云海翻騰的壯麗景象。在他近些年水墨黃山系列作品中,筆墨趣味顯著,尤其是云的表現靈動、大氣。
云海本來就是黃山“四絕”之一,劉有成成功地表現出了黃山云海動蕩縹緲、無處不在的氤氳之感,通過云海的穿插,使畫面的空間有機聯系為一個整體。這種整體的綜合能力,在現代山水畫家中,是不多得的。綜觀劉有成的黃山系列作品,最大的特點是開合有法有度,境界高遠開闊。
這是中國古代王希孟、范寬等人山水畫的優秀傳統;又是筆墨恣肆、水氣淋漓的,這是南宗文人畫的優秀傳統。他將二者結合,探索出新的藝術走向,并且已經得到了部分的檢驗。近些年來,無論是在國內外各種大展中,還是在海內外的市場中,劉有成受到了多方面的關注。2006年,應有關部門的約請,他創作的《黃山曙霞》巨幅山水畫,被中國駐瑞典大使館收藏陳列,這里面或許有黃山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名氣的原因,也與畫家的實力分不開。
同樣的,合肥市的市政大廳,陳列的也是他的黃山題材山水畫。這都說明,劉有成作為當代安徽畫家畫黃山的重要代表,他的繪畫得到了廣泛的認可,這是安徽畫家與黃山共榮的一個表現。劉有成黃山題材繪畫成就的取得,與他作為一個安徽人,與他二十多年的中國畫藝術探索是分不開的。我相信,憑著他的這種藝術視野和認真態度,他一定能在中國畫的天地里再有作為,為安徽的驕傲——黃山,留下更為震撼人心的藝術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