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紐約時報》訊在3月31日蘇富比亞洲拍賣會上,一件400萬美元的元代青花瓷瓶和一件100萬美元的15世紀中國御用漆盤,都是拍品中的精品,但是它們都沒能占據蘇富比充滿陽光的十層畫廊的中心位置。盡管還在搖籃期,對中國當代藝術品的喜愛正在歐洲和亞洲興起。但相信這個潮流會更快地向西方發展,蘇富比組織了一場拍賣會,把中國最熱門的當代藝術家都包括在內。這場拍賣會的時間安排在亞洲藝術周期間,亞洲藝術周是每年春季在紐約舉辦的拍賣和展覽會,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交易商和收藏家。
蘇富比的亞太地區總裁司徒河偉說,他是在2004年香港拍賣會上看到美國人出高價競買中國當代藝術作品之后,開始仔細考慮在紐約舉辦拍賣會的。"西方人對中國的東西越來越著迷",他說,"這成了他們靈魂的一部分。"因此去年6月份,蘇富比在紐約成立了當代亞洲藝術部,并且請了一位出生在中國的專家張小明來主管該部門。在過去的8個月里,她跑遍了歐洲和亞洲的畫廊及私人收藏尋找拍賣品。
這次拍賣會包括了147件作品,預計會賣到600萬到800萬美元。在蘇富比看來,現在正值刺激買家對亞洲當代藝術品的興趣之機,這些買家很多是非常有錢的風險基金經理,他們近年來急劇抬高了歐洲和美國當代藝術品的價格。4月1日《紐約時報》訊3月31日上午,一個新加坡的收藏家花費近100萬美元買下中國畫家張曉剛一張題名為《大家庭系列:同志第120號》的肖像畫,成為當日紐約首次亞洲當代藝術品拍賣會上的最高價。這位收藏家不愿意透露姓名,但97.92萬美元的價格,比蘇富比最高估價35萬美元多兩倍,無疑是對藝術市場最新熱點的最好說明。
當天的拍賣總價為1320萬美元,遠遠超過預期的800萬美元。在所有245件作品中,只有25件流拍,觀眾匯集了亞洲、美國和歐洲的收藏家和交易商,很多是紐約拍賣會上的新面孔,有些則是老手。拍賣現場一直保持著緊張狀態。25名蘇富比的工作人員同時替150名通過電話競拍的買家進行競拍。在拍賣進行到一半時,居然還出現了電話不夠用的情況。
收藏家們也紛紛搶購拍賣會畫冊,使得4500本畫冊轉眼售空。張洹2001年的雕塑《和平》,以40.8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一位姓名不詳的電話競拍者,是其估價20萬美元的兩倍多。張洹的另一件作品,1997年的攝影作品《為魚塘的水增加高度》,賣得7.8萬美元,原來的估價是3萬美元。
MichaelGoedhuis,一位在倫敦和紐約都有畫廊的長期經營中國當代藝術品的交易商,以40.8萬美元買下了徐冰的作品《會飛的鳥》。徐冰是生活在紐約的中國藝術家,該作品的估價是25萬到30萬美元。"這次拍賣會明確地證明了紐約是中國當代藝術品重要的交易平臺",他說,"它也說明這些作品在未來必然會升值。"曼哈頓的收藏家SueStoffel從1990年就開始買進中國當代藝術品,她說她持有的作品已經增值了100倍,"并且這種增值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