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深圳市龍崗區開展的“送雕塑進村”活動引起了爭議。本文采用社會調查的方式,以西坑村“鯉魚跳龍門”雕塑為個案,探討城市雕塑與公共文化體制的關系。在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公共文化體制的建設不是一句空話,它不是政績,也不是姿態,更不是口號。面對變化了的農村和變化了的農民,城市雕塑如何真正體現對公眾的關懷,適應他們的需要,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公共文化的體制。關鍵詞:城市雕塑公共文化社會調查一、背景:2004年2月4日,深圳市龍崗區首次用“送雕塑進村”的方式推進城市化工作,將以前只有城里才看得到的城市雕塑建在了農村。這一天上午9時多,在龍崗區西坑村活動中心,一座名為“鯉魚跳龍門”青銅雕塑正式揭幕。這尊雕塑是由龍崗規劃國土分局捐贈的,它由大小不同的5條鯉魚組成,安放在西坑村活動中心門前的水池中。
揭幕過后,5條鯉魚口中立即噴出水柱,場面喜慶吉祥。由于上空橫著活動中心一處高梁,因此自然就形成了“鯉魚躍龍門”的傳統寓意。龍崗區領導在為“鯉魚跳龍門”雕塑拉下了紅幕的同時,強調這個簡單的揭幕儀式代表著這個區推進城市化的一個重要方向。深圳作為在全國第一個取消了農村的城市,將鎮改為街道辦事處、村民身份轉變為市民的同時,強調在人口素質、思想觀念方面加快向城市化的轉變。過去深圳農村習慣在村口建起兩豎一橫的門樓牌坊,這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過去農村比較封閉式的生活。
城市化了的農村,如何在空間向城市符號轉化,“送雕塑進村”活動應該是一個重要的契機。這次送雕塑進村是深圳市有農村的兩個區,寶安、龍崗區城市化步伐動員大會后的第1家,也是龍崗區委、區政府推廣“一鎮一景點,一村一雕塑”工程的重要舉措,據報道,區有關部門準備了50多套雕塑方案,準備依次送到各村。
二、問題:龍崗區送雕塑進村的活動只是在西坑村轟轟烈烈地建了一座就草草結束了。“一村一雕塑”,這項當初雄心勃勃的計劃最終沒有繼續實施。一個好的初衷為什么不能堅持下去?從改區的實際情況看,它的障礙應該不是經費的問題,既然不是經費問題,它還會有那些問題?于是,我們希望通過社會調查解決如下問題:送雕塑進村,讓城市化了的農村擁有城市雕塑是不是一件好事?
這個活動堅持不下去是這個活動的出發點的問題還是雕塑作品出了問題?雕塑方案是如何產生的?它的產生、審議、批準、實施的程序和機制是什么樣的?為什么一個好的舉措會迎起社會各方面的紛紛議論?送雕塑進村還要不要做,應該怎么做?三、西坑村概況西坑村隸屬于深圳市龍崗區橫崗鎮,位于橫崗鎮東南部,梧桐山北麓,毗鄰國際大港鹽田港,下轄3個自然村,面積9.7平方公里,總人口1.3萬人,其中常住人口936人,暫住人口1.2萬多人。經濟以工業為主,有各類企業82家,主要以制衣、玩具、塑膠、電子等行業為主,工業總收入占工農業總收入的98%,擁有固定資產3個多億,2000年工農業總收入5350萬元,二級純收入達1703萬元,村民人均收入8000元。
目前村民享受公費醫療,學生和兒童公費入學。西坑村興建了學校、幼兒園、娛樂廣場、公園、社區服務中心圖書館、電影院等。目前,西坑的商貿服務、娛樂、電訊、飲食、鐵路、貨運、倉儲都初具規模。在抓經濟發展的同時,西坑村還大力抓好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優美生態村,先后投資600多萬元完善道路、工業區、住宅區等地的綠化,全村綠化面積高達80%,綠化覆蓋率達94%。四、調查之一:知識界、藝術界網上調查鑒于目前知識界、藝術界人士都具備上網的條件,所以這一部分調查在網上進行。
通過網絡,發出了50份調查問卷,以及不同角度的“鯉魚跳龍門”的雕塑照片,以信件的形式發出,問卷對象都是在全國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的知識界人士和藝術界人士。網上收回的有效答卷為37份。收回數占發出數的74%。對“送雕塑下鄉”的看法:選項:1、贊成這個行為,這種新的嘗試,體現了對農民的人文關懷。2、基本贊成這個行為的出發點,但是在方式和內容方面存在待改進的地方。3、不贊成這個做法,這種簡單化的做法是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的產物。
4、不贊成這種一窩蜂、大躍進式的做法。在新的條件下,如何關心農民,如何真正了解農民的需要還要做認真研究。5、其它看法l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設不是用贈送就可以成就的,她需要人們在本地的文化資源上下功夫,去提高人們的文化與精神文明素質。要兩廂情愿,不要一廂情愿。l這是一種高尚的概念行動,送去的東西不多不大,但卻顯示藝術家心中有農民,可感可佩!l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事情,不知道為何會有爭議。l中國還是毛政治能深入人心,整個就是一個愚弄農民乃至所有人的"延安派"革命藝術。
l這根本與藝術無關,而是中國現行的行政體制下官員政績觀的必然訴求,雕塑和建筑以及景觀是制造當代中國形象最重要的載體。藝術家何必自作多情的攪這淌渾水呢?l我不贊成這個行為,這是個借“雕塑”的名義批發菜雕到農村!這是個很無廉恥的行為!l“送雕塑下鄉”使人想到“送××下鄉”,這是什么時代?好像與這個時代不相符合。如果說今天還需要送什么下鄉的話,那么,應該做一個調查該送什么下鄉?可以肯定地說,不是雕塑。
l送雕塑下鄉本身并不代表“城市化”,反而會造成可笑的景觀出現。把公共雕塑等于“城市化”本身是一種“偷換概念”。現在對于城市來說,更嚴重的問題可能是雕塑垃圾太多,多到讓人厭煩的程度。過多過爛的城市雕塑安放在公共空間,本身就是對空間的一種侵略和強奸,把一種觀念強加給城市居民,甚至還以為這才是“城市化”,殊不知這才是對城市空間的歪曲。
想一想廣州新白云機場高速公路上那個可怕的不銹鋼雕塑吧,想一想廣東湛江那座俗稱的“兩面三刀”的城雕吧,想一想廣州番禺那座藍色的“鳥兒”吧,想一想廣州大學城瀛州生態園的那個可怕的“樹”吧,人們就能明白,今天的城市雕塑已經成為了什么!對“鯉魚跳龍門”作品的評價:選項:1、滿意《鯉魚跳龍門》這個作品,它體現了民族傳統和老百姓的趣味,照顧了農民的欣賞習慣。
2、基本滿意這個作品,在雕塑與環境的關系,雕塑的造型等方面還有需要改善的地方。3、不滿意這個作品,它簡單地圖解了傳統和民間趣味,沒有任何創造性,藝術含量太低,是一件粗俗、不負責的作品。4、不滿意這件作品,它不了解城市化了的西坑村民豐富的精神文化需求,造型陳腐,缺乏時代精神和創新性,與周邊的建筑、環境也不協調。
5、其它看法:l這件作品有點兒像小工藝擺件放大,不宜強化行為本身的高妙。l我覺得這個雕塑太簡單化了,好象低估了農民們的藝術審美能力。l延安派革命藝術的傳統就是革藝術家的命的傳統。l雕塑首先應該有美感,但從圖片上看,不過是幾砣有形狀的石頭,跟村里的假山差不多。
拜托不要這樣隨便對付農民好嗎?與其自己揣測農民的趣味去迎合,還不如引入一些現代感的作品,農民看不懂,至少能引起他們的一些審美不適。l垃圾!l這件作品無異于給農民的新居貼一張年畫。藝術的責任在引領農民去接受新的審美趣味,不能再走遷就大眾、走向倒退的老路。
l這是低級的迎合民俗的一種做法。都城市化了,還要“鯉魚跳龍門”。它的那個建筑的橫梁是“龍門”嗎?民俗中的龍門是什么都沒有搞清楚。不能那么搞牽強附會。l雕塑應該設置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放在人口稀疏的地方,感覺不對勁。
l我支持,這是一件大好事."鯉魚"的選材也不錯,就是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對城市雕塑與公眾關系的看法:1、城市雕塑應該普惠公眾,先從普及的工作做起,“鯉魚跳龍門”的寓意家喻戶曉,老百姓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特別是在關注農村和農民方面,具有開拓性的示范意義。
2、讓雕塑進入城市化了的農村,這是城市雕塑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但是,現在的西坑村在產業結構、經濟水平、人員構成、生活水準方面早已與傳統農村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從城市雕塑與公眾的關系來看,“鯉魚跳龍門”看起來是在關心農村,其實上脫離了西坑村的實際。3、城市雕塑對公眾的關懷應該落實在制度層面,它應該體現在作品的產生辦法,作品的評審機制,決策過程,建設經費的來源,以及公眾的參與方式等非常具體的層面,在這個意義上講,“鯉魚跳龍門”存在的問題,主要暴露了城市雕塑建設機制上的問題。
4、送“鯉魚跳龍門”不應該僅僅是政府的一廂情愿,送什么,怎么送,應該是政府、雕塑家、村民三方博弈的結果。除了公眾的參與,用什么方式,請什么樣的雕塑家來創作;如何在創作中尊重雕塑家的作用,也是送雕塑下鄉所存在的一個問題。5、其它意見l將中國做城雕的錢全部省下來,用于藝術基金會,從學術領域開始建設才能談論藝術應該如何去做,還是我的一句話:中國的城雕要全部停下來.l“送雕塑下鄉”與“送文化下鄉”一樣是計劃經濟時期農業文化工作的傳統,當代城鄉文化建設需要新的模式,新的運作體制。
我們的政府官員在文化工作方法上常常停留下在農業文化傳統中,沒有當代公共文化意識。有些人談到經濟改革、城市設計,可以侃侃而談,頗一番先鋒姿態,一觸及到文化,就退到千里之后,這個現象值得關注…l公共藝術一直是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最重要的載體之一,,因此,從本質上講,我一直不認為公共藝術能真正體現公眾的意志,即使偶爾有這樣的特例,也是自上而下的行為。
從根本上講,中國的政治制度決定了公共藝術包括雕塑的產生方式,這不僅僅是“暴露了城市雕塑建設機制上的問題”l我覺得應該真正的去關心農村人口的大眾素質教育,多建設基本的文化,娛樂的公共設施。用這些垃圾去害人還以藝術和城市文化來開道!真他媽無恥!l“城市雕塑”污染了城市,現在又開始污染農村,可悲,中國農村的風水已經破壞的差不多了,應該制止這種愚蠢的行為。
l應該呼吁制止在中國的鄉村搞城市化的運動。現在的城市化,使得鄉村不像鄉村,城市不像城市。我們不能因為送了幾個雕塑到鄉村,就將其看成是城市了,實際上,這種下鄉的雕塑,破壞了中國鄉村的文化。要拉開中國城市和鄉村的景觀距離,首先就是要拒絕雕塑在鄉村的存在。
城市的雕塑還沒有搞好,還是亂七八糟,讓那些被城市淘汰的雕塑在鄉村落戶,可以想象,這就是“鯉魚跳農門”。l公共雕塑的公共性至今都是一個缺少認真對待的問題。農村尤甚。如果承認城市公共空間屬于它的居民,屬于城市人的話,如果承認鄉村的公共空間也是這個道理的話,那么,與其討論雕塑的形式問題,不如討論公共空間如何才能真的成為人民的空間而不是政績的空間。
至少這個表最后的問題是很好的,那就是,必須在制度層面上尋找解決的途徑。不管是什么途徑,首先要干掉的應該是“政績空間”以及背后的腐敗空間,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對網上調查的分析1、從網上調查的反映看,正面肯定“送雕塑下鄉”行為的僅有1人,基本同意但需要改進的12人;
不同意的高達24人。由此可見,傳統的“送xx下鄉”的方式,即使出于一個好的初衷,在當代條件下也未必能得到知識界、藝術界人士的認可。2、調查結果也表明,這一部分人對作品本身的藝術質量有著較高的訴求,在藝術上完全肯定這件作品的,竟無一人。
基本滿意的只有3人,這說明,知識界、藝術界基本上在藝術上對這件作品不認可。3、對于城市雕塑與公眾的關系問題,除1人外,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在這件作品沒有很好地處理好城市雕塑與公眾的關系。他們的意見比較多地體現在,希望在制度的層面上,真正把握城市雕塑的問題;也有人鑒于城市雕塑泛濫以及“城市垃圾”的出現對城市雕塑建設本身表達了激烈的意見。五、調查之二:西坑村居民現場問卷調查對于“鯉魚跳龍門”雕塑所在現場,龍崗區橫崗鎮西坑村,我們采取了隨機配額抽樣問卷調查方法,調查時間為2005年8月13日至14日,在深圳市龍崗區西坑村共發放了3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73份。
我們對調查問卷樣本數據進行了輸入、統計和分析。調查內容是兩部分,一是關于雕塑“鯉魚跳龍門”本身,二是關于“送雕塑進村”行動。關于雕塑“鯉魚跳龍門”:1.對“鯉魚跳龍門”的總體評價:“滿意”占26%,“不滿意”占17%,53%的人“說不清”。4%表示“很滿意”。2.雕塑對環境的作用:“美化環境”占41%,“增加人文色彩”占18%,“沒什么作用”占25%,另有16%認為“糟蹋環境”。3.您認為“鯉魚跳龍門”的品位如何?
認為“高雅”占13%,“低俗”占2%,“一般”占64%,另有21%“不知道”。4.您認為“鯉魚跳龍門”的制作水平如何?認為“精致”占12%,“粗糙”占58%,“一般”占19%,“不知道”占11%。關于送雕塑進村:5.您贊成“送雕塑進村”活動嗎?“贊成”占56%,“反對”占27%,“不知道”占17%。6.您贊成的理由是什么?在56%的贊成者中,認為“美化環境”占40%,“增加人文色彩”占26%,“多一處拍照的景點”占24%,“其它”占10%。7.您反對的理由是什么?
在27%的反對者中,認為“作秀”占41%,“勞民傷財”占27%,“糟蹋環境”占19%,“其它”占13%。8.您知道“送雕塑進村”活動嗎?“不知道”占63%,“知道”占37%。9.您希望雕塑設立前應該先讓你們選擇方案嗎?
認為“應該”占67%,“不應該”占24%,“無所謂”占9%。對西坑村民問卷調查的分析:1、對“鯉魚跳龍門”的總體評價不高受訪者中“滿意”的只占26%,“不滿意”的占17%,卻有高達53%的人“說不清”,按照社會工作者以往的調查經驗,“說不清”者中包含大量不滿意者。由此可見,正面反映只略高于負面反映,加上灰色反映,該雕塑總體評價不高。
2.雕塑對環境的作用被基本認可認為雕塑“美化環境”與“增加人文色彩”者,總體為59%。占大多數,因此可以認為,雖然對雕塑本身評價不高,但對其環境的作用卻還是基本認可的。3.對“雕塑進村”活動普遍認可與雕塑“鯉魚跳龍門”形成反差的是,被調查者對“送雕塑進村”卻大多贊成,贊成與反對呈56:27。而且普遍希望參與方案選擇。4.“送雕塑進村”活動的知曉度太低作為一項涉及百姓生活的行動,知道與不知道的比例竟懸殊至63:37,可見還有大量推廣空間,同時,誰是公眾?
公共文化如何真正才是公共的?也有很大的探討空間。六、結尾的話本次調查還有一個部分沒有能夠進行下去。根據原來的設計,我們希望采用深度訪談的方式,采訪當時的決策者、具體的執行者以及雕塑的作者。我們認為,只有雕塑的決策者、創作者;知識界、文化界、藝術界人士;雕塑所在社區居民這幾個方面意見的綜合,我們才可能相對完整地把握一個社會現象的全貌。我們向雕塑的決策者、創作者了解的問題是:1、這個活動最初是怎樣提出來的,為什么會想到“送雕塑下鄉”這個辦法?
2、有了最初的動議以后,雕塑方案是如何產生的?它的審議、批準、實施的程序和機制是什么樣的?3、作為雕塑家,當時為什么會想到“鯉魚跳龍門”,有沒有考慮過別的什么題材?4、作為領導者應該如何面對社會各方面的議論,有什么需要向公眾做出解釋的地方?5、這項工作為什么停下來,以后還做不做,如果再做會有什么改進。
深度訪談最后沒有完成,原來的領導者調離了工作,現有的領導者不了解情況,也不愿意對前任的工作做過多的評論。盡管我們做了種種努力,但是沒有進展。更多的知情人,不了解訪談者的意圖,三緘其口,不愿意發表意見。我們連雕塑的作者都沒有找到。調查的尷尬,這種情況也許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了,為什么“鯉魚跳龍門”會引起社會各方面的議論;它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這件事之所以沒法再做下去了的原因。已有的兩個部分的調查結果本身就能說明問題,似乎不需要調查者再多說什么了。
公共文化體制的建設在中國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從現有的知識界、藝術界和村民的意見對比著看。他們意見的差別還是相當明顯的。這種差別告訴我們,普通民眾需要藝術,需要良好的環境氛圍,需要更多的藝術關懷和藝術啟蒙。這種差別也告訴我們,中國的知識界、藝術界要更多地了解社會,更多地了解公眾的需要。
公共文化不僅僅表現為一些具體的活動,也不僅僅只是硬件和設施的建設,最重要的,它應該形成一套適應體現公民文化權利的行之有效的公共文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