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是個比較年輕的市場,最容易入門的是油畫。所以藏家通常是從油畫開始,然后再需要一段時間讓他們了解裝置,包括DVD、多媒體等。但不可否認的是,裝置將會成為拍賣場上的一個趨勢,它最終會成為創作主流,也會成為收藏市場的主流。管囈最近購買的兩件裝置藝術作品,都是由一位“19歲的小男孩”創作的。
其中一件作品掛在高墻上,遠看是一個海洋里水母的投影,當你走近它時,你自己的剪影也會立刻出現在作品中,三秒鐘后,那個水母會突然抓起你的剪影,然后溜掉…這件作品的名字叫《我們總是在夜晚出沒》。“80后人群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在他們眼里機器已經完全人性化,而他們個人卻被機器化了”,管囈說,當代藝術作品最迷人的地方是“互動性”,與觀看傳統繪畫、雕塑等架上作品不同,裝置、VIDIO等類型作品不僅僅會讓觀者精神上有所觸動,還會令人產生生理上的反應。管囈兩年前購買過一位冰島藝術家的作品《彩虹》,那件巨大的裝置作品第一次在柏林展示時,是由一個橙紅色半球和鑲滿玻璃的高大頂棚組成,觀眾進入時會感覺被溫暖的陽光照耀著,會漸漸感覺到臉上在發燒,于是很多觀眾立刻脫衣服、躺在地上就開始日光浴了…
裝置藝術起源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有人將裝置的概念歸納為:“藝術家在特定的環境里,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物質文化實體,進行藝術性的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令其演繹出新的展示個體或群體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藝術形態。
”也有人稱裝置為混合著場地、材料和情感的綜合展示藝術。一般說來,裝置具有一些有別于架上繪畫不同的特點,比如,裝置能使觀眾置身其中,甚至有些需要通過觀眾視覺、聽覺、味覺等感官的介入,是一個具有三維空間的藝術環境,因此,裝置有時也被稱為“環境藝術”。再比如,裝置不受藝術門類的限制,為創作一件作品,藝術家可以自由地綜合使用繪畫、雕塑、影像、文學等多種表現形式。
另外,還有的裝置是可以按照展覽的需要現場組裝或通過增減而改變組合的,是一種“可變的藝術”。在當代藝術中,裝置已經作為一個主要門類而存在,世界知名的幾個藝術博覽會中,裝置作品占所有作品的80%。有時候你不得不欽佩管囈的魄力,為了執著的藝術觀,他行事驚人。管囈能夠花幾萬美元,買下一件影像藝術家的Video作品,這在很多傳統意義上的鑒賞家眼里,根本是不可想象的。最有趣、最瘋狂的,莫過于他花了一大筆錢,徹底買下一個藝術方案,除了圖紙,可能只剩下空氣。
當博物館需要搞展覽的時候,他組織人再自行搭建。在位于北京著名藝術區之一的宋莊,管囈擁有一座改自車間的倉庫,這座低調的建筑有著幾乎封閉的外表和一道極其隱蔽的入口。而與之相反的,倉庫內部的一個房間里,透過一整面墻的玻璃,你可以通透地看到整個天井,這個天井被管囈稱為“內省的空間”,這個倉庫是放置他的當代藝術收藏品的空間之一。來自世界當代最著名的美術館如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美國的MOMA現代藝術中心、古根海姆現代美術館、亞洲藝術協會等重要機構的客人都曾經參觀過這里,而他們給管藝的評價是“這里的某些作品一定會進入美術史。
到目前為止,管囈的藝術收藏品約有500件左右,從繪畫、裝置、照片、錄影、VIDIO等均有收藏。他是帶著一種全面開放的態度來進行這項工作。在2006年7月份巴塞爾的藝術論壇上,管囈以“私人美術館館長”的身份被邀請發言,他說:“中國的現實是一個鬧劇上演的時代,各種夸張的可能都會在中國出現,中國當代藝術的現狀本質就是‘皇帝的新裝’,當代收藏最大的問題在于藏家對當代藝術文化價值存有疑惑。
對此,他很想對中國的收藏家說:“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當然,他對自己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當代藝術收藏家聞名的管囈,更像是一位哲學家,他說薩特和尼采對自己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杜尚、博伊斯和安迪沃霍爾是他崇拜的藝術偶像。他自己的當代藝術博物館里陳列著中國當代藝術領域中頂尖的裝置作品,盡管目前普通大眾們很難欣賞和理解這些藝術,但并不妨礙管囈在他自己的藝術世界中獨自沉醉…
管囈:如果中國人收藏國際大師們的作品,目標很清晰,但價格也會很貴。假如一個中國人去買像安迪沃霍爾這類西方大師級作品,一定會在西方人眼里被認為“很不專業”,永遠得不到西方主流藏家們的認可和尊敬。原因之一,西方大師級的最重要作品如今你已經不可能拿到了,你購買的途徑無非是拍賣場、博覽會,但那里面都是他們并不重要的作品。原因之二,中國人也很難知道某某西方藝術大師什么時期的作品是重要的。我敢斷言,今天中國人就是花上50個億,也很難做成西方大師級別的藝術收藏。所以,我只關注一個相對狹窄的領域,摒棄貪大圖全、人云亦云的收藏品類,只選擇主題性收藏,這樣才能最終成功。
管囈:中國現在沒有當代藝術史,只有拍賣史。目前還沒有一部能讓我信服的關于中國當代藝術史的描述。策展人方面,他們只能做好一個“階段”的事情,如上世紀80年代是栗憲庭、高名璐;然后是費大為;還有國際上頗具影響力的侯翰如…哲學是解讀藝術的一個重要方法,哲學基本上把藝術涵蓋了,之后哲學史和藝術史在發展過程中都有交叉的部分,所以我研究當代藝術是靠兩條腿:一邊看哲學史、一邊看藝術史。目前國際上各種具有前瞻性的當代藝術展覽,都是從哲學中獲取靈感的。我認為:哲學是策展人的天空。
但哲學不應該成為藝術家的天空。影響中國當代藝術進程的幾個里程碑式展覽,大家應該關注:如1989年2月份在法國的藝術大展,第一次“非主流國家”開始有了自己的話語權;1993年更多的中國藝術家進入威尼斯雙年展,意味著:邊緣的文化開始進入主流系統。
1999年,現在已經去世的著名策展人澤瑪帶中國藝術又走進威尼斯,給了中國當代藝術更多的機會、更大的舞臺。管囈:跟你的動機有關系——進入到藝術收藏里面,你到底想干什么。想賺錢是一個做法,想做一個學術性的收藏,是另一種做法。管囈:我走進拍賣場,有兩個疑問:不明白為什么有些作品那么貴?
另外我也不明白為什么還有些作品這么便宜?周圍很多朋友馬上問我:你說哪些作品便宜呀?我回答他們:等我買完了再告訴你們。目前的市場上,一些作品被炒成天價,必然就有另一些作品被普遍低估。我看作品一定是從藝術史的角度出發的。管囈:原來我從不進拍賣場,現在我發現在拍賣場上也能買到我喜歡的作品,于是我不拒絕了。香港蘇富比請我去做個講座,我欣然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