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的坐標下,當中國遇到法國,會碰撞出怎樣的思想火花?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際,由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江蘇省文聯共同主辦的“和而不同——中法文化藝術交流研討會”近日在南京舉行。兩國知名雕塑藝術家、專家學者圍繞中法雕塑藝術性格與民族精神、世界雕塑發展方向、從中法文化交流看當代雕塑等話題展開了深入研討。——以雕塑為坐標,流派、理念有差異,對美與和諧的追求卻顯出人性統一。
雕塑,以立體的藝術方式展示生命的力量和人類的精神追求。法國的雕塑藝術舉世聞名,以20世紀新雕塑藝術的創造者羅丹為杰出代表。中國的雕塑藝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在歷史的變遷中承載著文化與藝術的表達和傳承功能。時至今天,中法雕塑藝術各自呈現怎樣的特色,又是否互有融通?法蘭西院士莉迪亞·哈朗布爾認為,雕塑是一種語言,是全球化的語言,是人類自古以來最常見的藝術表達方式。在中國和法國,都涌現出杰出的雕塑家,他們不斷實踐和提升雕塑的技法和形態。
藝術形式在變,但藝術的一些基礎功能卻存之以恒。莉迪亞·哈朗布爾在對比中法藝術時說,和諧原則是中法共有的,大家共同參與這種和諧的創造;又比如對美的表達欲望,盡管兩國的雕塑藝術在流派和理念上存在很大區別,但在一代代雕塑家的技能和理念傳承中,不變的是對美的發自靈魂的不懈追求,這是不同國家藝術形式產生共鳴的基礎。
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周京新則認為,法國雕塑有獨特的西方的清靜之氣,法國印象派等藝術流派崇尚自然,而中國藝術則主張道法自然。東西文化的理念就這樣在藝術表達中不期而遇并產生共鳴。——以展覽為坐標,這種從古至今最常見的藝術呈現方式,顯現跨領域、無國界的趨勢。法蘭西學院院士、雕塑家克洛德·阿巴吉今年6月和中國藝術家吳為山教授在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共同進行了“心靈對話·中法藝術家雕塑”聯展,作為紀念中法建交50周年的一項重要活動。
法國評論界認為,兩位藝術家各自根植于自己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又超越了本民族文化,將藝術上升至人類共同精神的高度。克洛德·阿巴吉說:“在法國,雕塑作品的個人展覽常有,兩人合作的展覽是不多的。況且,我們倆年紀不一樣、文化差異也很大,但當我們在巴黎聯展時,觀眾們都評價說,這些不同風格的作品放在一起非常和諧。”在阿巴吉看來,這就是“和而不同”的最佳體現。他說,中法文化的差別是巨大的,在藝術上我們卻很容易分享著同一種語言,說明藝術的確是國際語言。
我們在共享求善求美的力量。每個人都可以展示自己的聲音,同時放在一起又如此和諧,誕生出一種特別的美麗。——以沙龍為坐標,這種源于西方的交流聚會,如今以研討、論壇的多元化形式探求全球化藝術潮流。這次在南京舉辦的中國與法國文化交流活動,就是具有當代藝術特色的跨國界文化沙龍。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江蘇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章劍華認為,中法兩國藝術家都植根于各自民族文化的土壤,沿著不同的路徑前行,中國藝術家應其古老的文明,體現的是學會思考、懂得思考也善于思考的民族文化個性。
法國藝術家體現的是浪漫情懷,珍惜生命。中法藝術家在思想內涵上的深層次交流,在表現形式上的不斷探索,跨越了東西方地域空間,給我們產生了豐富想象的極大可能,同時我們仍然能夠看到中法藝術內涵上的共性,這就是共同關注人類命運的發展,共同關注思維方式的沿革,共同關注理想主義的永恒。
研討會上,中外藝術家和學者都認為,交流需要媒介,全球化背景下,更需要對文化藝術交流的“形象”或者“符號”進行精心選取。它最好既有著文化的民族個性,又有著文明的共同性,并且還是大家相對熟悉的。因此,將老子的雕塑,作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元素選取,實在是一個精妙之選。今年3月為紀念中法建交50周年在法國大皇宮舉辦的“中國意象——當代中國水墨與雕塑藝術展”,吳為山雕塑的《老子》以老子虛空的哲學為創意,造型磅礴、氣韻高古,內中刻有道德經,表現了虛懷若谷、滿腹經綸的先哲形象以及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
眾多法國觀眾在雕像前駐足,沉思。這就是一種融通今古中外的生動文化交流。對于將孔子、老子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外交流的“符號”,吳為山認為,我們迎來一個偉大時代,中國再獲與世界充分交流的機遇。中國藝術要對外交流,但我們的藝術不是迎合西方人的,要迎著他們的面走,而非跟著他們的背影走,中國人必須發揚光大自己的藝術語言,在交流中把握世界藝術流向,尋找共同點和差異性,達到中國與世界文化相互尊重、和而不同、共同繁榮、共創永恒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