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盛時期的米開朗基羅在芬奇和波提切利之后,佛羅倫薩又出了一個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他就是偉大的雕刻家、畫家和建筑師米開朗基羅·波納羅蒂。1475年3月6日,米開朗基羅·波納羅蒂出生于佛羅倫薩附近的卡普萊斯。他的父親路德科·列奧納多·波納羅蒂是奎奇市和卡普萊斯市的自治市長。
17歲那年,米開朗基羅進入了佛羅倫薩畫家基爾蘭達約的工作室,在那里畫了許多寫生,并臨摹了許多老畫師們的作品,他畫得如此之好,甚至辨別不出哪是原作。1489年他轉到貝爾托里多·迪·喬瓦尼處,后者在佛羅倫薩執(zhí)政人羅侖佐·維利科列普那里作事,教一幫孩子雕刻手藝。貝托利多作為多納太羅的學生,文藝復興早期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繼承者,對米開朗基羅天才的形成產生了很大影響。
他幫助他理解古代藝術的實質,并指導他研究意大利現(xiàn)實主義大師們的作品。羅侖佐·維利科列普發(fā)現(xiàn)了這個天才的少年,便叫他呆在自己身邊。在聚集了佛羅倫薩知識界優(yōu)秀分子的梅第奇官邸度過的14個年頭,極大地補充了年輕畫家的普通教育。然而,梅第奇官邸的精美藝術并沒把米開朗基羅誘惑住。
吸引他的是強勁有力的和含意深刻的形象。他青年時臨摹并保存下來的喬托和馬薩喬的壁畫,還有1490-1492年間完成的第一批雕塑作品——兩個大理石浮雕《梯旁圣母》和《半人半馬者的搏斗》便是明證。從這些少年時期的作品就已經感到大師的身手不凡、關于解剖學的知識的完備無瑕和表現(xiàn)形式的豐富多彩了;英雄人物的主題發(fā)出清晰的聲響,這個主題在整個一生中統(tǒng)帥了他的創(chuàng)作活動。除了1494-1495年曾到波倫亞和威尼斯作短期旅行外,米開朗基羅還未離開過佛羅倫薩,直到1496年他才去了羅馬。
在這里創(chuàng)作出他的第一批大型雕塑《酒神》和《哀悼基督》。《酒神》實質上和《半人半馬者的搏斗》是同一布局的作品——青年時期鐘愛古風的貢品。《哀悼基督》從質量上來說是幅新的作品。充滿了對復興理想毫不動搖的信念的米開朗基羅,在這一時期創(chuàng)作了籠罩著憂郁感的作品,不過并沒有在他晚年創(chuàng)作的這類主題的圖畫中表現(xiàn)出的那種悲劇成分。母親把兒子的尸體架在膝蓋上,以究詢的眼光注視著他的臉;
鎮(zhèn)定自若的手勢、逐漸消融的傷心的疑問,細致入微地表達出母親傷感的整個深度。1503年教皇朱理二世奪取了圣彼得王位,他想著總有一天意大利會被統(tǒng)一到教皇治下,于是把羅馬當作自己大國未來的首都,加緊展開改建工作。建筑學家布拉曼特對梵蒂岡進行了改建,把老的柱廊形大廳拆毀,在那里開始興建圣彼得大教堂,其裝飾的豪華和規(guī)模要超過世界上所有的教堂。1508年把米開朗基羅從佛羅倫薩召來,教皇指示他畫西克斯廷小教堂的天花板。
四年時間內在沒有任何人幫助的情況下,米開朗基羅獨自一人用壁畫覆蓋了500多平方米的面積!在彩色天花板的中間部分,他安排了九幅以圣經上的神話為題材的構圖——《明暗之分》、《創(chuàng)造太陽和月亮》等等。周圍安排的是坐在寶座上的男女先知者們的畫像,其余空地也都畫滿了人物圖像。天花板上的圖畫是對人類的頌歌。無論是在上帝的形象中,還是在男女先知者們抑或是在其他的圣經故事的人物形象中,絲毫沒有神秘主義的東西。
在這里人們建樹著,活動著,受著折磨,遐想連篇,不過他們都是有著宏偉規(guī)劃的人。此時,戰(zhàn)爭的烏云籠罩著意大利上空。1527年5月7日,查理五世大帝的軍隊進入羅馬,城市被洗劫一空,成千上萬的人被殺害。為紀念意大利人,1527年5月7日成為最大的國難日。佛羅倫薩人趕走了梅第奇,并恢復了共和國。出身于梅第奇家族的教皇克里門特七世與查理五世大帝結成了聯(lián)盟,以便把權利弄回到自己梅第奇家族手中。
為了保衛(wèi)佛羅倫薩,畫家和愛國者米開朗基羅領導了修建城市碉堡的工作。佛羅倫薩經受了歷時十一個月的深重的圍困,最終未能抵抗住帝國和教皇軍隊的聯(lián)軍。1530年8月12日城市淪陷。這就是米開朗基羅完成生平最偉大的作品——梅第奇小教堂這個佛羅倫薩的安魂曲時的政治形勢。1534年,米開朗基羅永遠地離開了佛羅倫薩,一生再未回來,他后來的活動是在羅馬進行的。在這兒他完成了朱理二世的墓碑上的紀念物,畫《末日審判》,為梵蒂岡的包林教堂繪制壁畫,而在自己生命的最后20年里,他領導了大型綜合的建筑工作。
1546年他著手改建位于羅馬市中心的卡皮托利亞小丘,建了一個閱兵場,由三座樓的正面環(huán)抱,中央豎起一座古希臘羅馬式的馬萊克·阿夫萊利的騎馬塑像,并把入口處修飾成寬闊的大理石臺階的樣子。即使在今天卡皮托利亞仍屬于羅馬最漂亮的建筑格局之列。同時,米開朗基羅還領導了圣彼得大教堂的建設工程,并架起了圓頂,這個圓頂竣工已經是在他死之后了。平穩(wěn)地高聳到132.5米的教堂圓頂,幾乎從城市的每一個地方都可以看到。
古稀之年的米開朗基羅,創(chuàng)作出三組《哀悼基督》。在這些作品里可以看出米開朗基羅世界觀的危機,這個危機是與復興文化的總危機聯(lián)系在一起的。它表現(xiàn)在對主題的無限悲慘的處理和和諧形式的破壞上。雕刻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還在一刀一劃地創(chuàng)作《隆丹妮的哀悼》,作品刻畫了一位扶著咽了氣的兒子的身體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