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中國歷史文化名人肖像”課程的設置是逐步發展成熟的。1977年以后,雕塑系在泥塑課教學中,一直把紀念性肖像教學視為重點。具體是:充分發揮每個同學的主觀能動性,從個人的生活經驗、興趣愛好、價值判斷和藝術視角出發,創作一件半身紀念性肖像。
此種做法的優點是,在習作的基礎上強調了創造力的培養,使學生有了一定的自由發揮的空間。不足之處是,由于受模特的限制,在進行創作時相對應的人物身份特征和內在個性的表現往往流于外在的表象,僅僅在衣飾、發型上做文章,很難在人物行業身份之外,再做深層次的內在探尋和表現。鑒于此,后來肖像課程教學做了適當的調整,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選擇的人物確立構圖,然后創作出半身紀念性肖像。
這種做法使個人發揮的空間更為擴展,不必再拘泥于具體模特的限制。然而,放寬限制的同時,教與學的契合點變得似是而非,一些同學往往只是在狹窄的范圍內,根據自己身邊僅有的人物照片來選擇將要塑造的人物,而不再做人物背景資料的論證判斷,以至于陷入為“人物”而“人物”的隨意狀態,甚至引起觀眾對所塑造人物價值判斷上的質疑,進而對作者選擇的傾向性和宣揚的內容產生疑慮。在總結了前兩種教學經驗之后,我們決定把等人大人體與肖像課程合二為一,將“肖像課”緊隨“等人大”人體課程而形成一個體系。
后者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人肖像”課程,作業尺寸為兩米。其宗旨是:全方位的人物肖像創作,其中包括創作過程的展開、藝術范式的選擇、工程技術的體驗。在實際操作中,由學生自己選定將要塑造的人物,然后查找文字和圖片資料,撰寫人物小傳,做出構圖小稿,經師生互動的共同評議,定出方案之后,才開始實施。教師的作用在于因勢利導地根據不同的學生分別加以方向性的啟發,而把最終的判斷留給學生本人。
把原來的半身像改為全身像,把人物的選擇范圍規定在“中國歷史文化名人”是基于以下考慮:首先,可以豐富創作的內容,全身像較之于半身肖像,無論是表現人物情境、闡釋主觀意圖,還是在空間關系的結構方面,都更加完整。其次,限定相對范疇的人物,不僅避免了教學的隨意性,而且使師生在目標一致的情況下,通過啟發、感悟、遷想和引申等一系列的思辨過程,最終使創作思路明晰起來,鍛煉了同學們的適應性,根據既定的方向完成自己的作品,為以后走向社會接收委托而設計作品或自己定向創作作品打下基礎。
教學內容業已系統化經過幾屆師生的共同努力,“中國歷史文化名人肖像”課程逐步完善成一套系統的教學內容。如今,在課程課時的設定上,從四年級上學期第七周至第十二周共六周時間為“歷史文化名人肖像”課。此時同學們的文化公共課程已全部修完,能夠集中精力投入到創作中去。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同學們報上選定的人物,經老師認可后,便開始查找資料、整理素材。
主要是收集文字和圖片資料、考察人物故地、熟悉人物環境和主要活動場所等。這一階段通常是在進入四年級之前進行布置,三年級最后一個暑假期間完成。在完成了素材收集后,寫出人物小傳,列出精選的圖片,此時作者本人的選擇傾向已滲入其中了。接著便是找出創作的切入點,確立作品的藝術形式:是表現人物的成長階段還是成熟階段?是用文學性情境化表現還是用隱喻的象征性表現、或者是紀實性的直觀的再現?是用封閉的團塊構造還是用開敞的跨度結構?這時都應有了一個約略的判斷。
通過一系列的創作變體稿把游移于心的觀念形態明確之并顯現出來。經過比較、綜合、概括、重新審視對人物的理解,看看是否符合人物的典型性格特征,是否最大限度地表現了人物的歷史真實感和時代風貌,同時建立起涵蓋這一切構想的載體——做出雕塑定稿。在此基礎之上,工作進入了實質性階段。對于學生而言,首次獨立面對二米高的作業,前期的工程技術問題不容忽視。
在雕塑骨架的搭建中,尺寸和結構的精確至關重要,它已不是一般人體課的簡易人體架,而是外部造型和內部結構的統一,這一切要由學生親手做出。從定稿到放大稿的轉變,并非簡單放大制作的機械過程,它仍然需要創造性的思維。
在小樣定稿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形體構造都還是一個簡略的雛形。這好比一篇文章的提綱,只是起到方向性的標識作用,只有把詳實的內容和豐富的細節補充進去,給人以有理有據的印象,才能算是一件完整充實的作品。因此,同學們這一階段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反復揣摸人物的生平照片和文獻資料,力求準確地把握住人物行為舉止和精神氣質的可信度。
為此可以借助于模特的易妝演示、服裝假設、心理揣摩、形象推理、氣質凸現等手段,來獲取直觀的印象。同時,學習和借鑒也十分必要。可以翻閱畫冊尋找出自己喜歡的雕塑作品作為參考,優秀雕塑作品具備了范本和參考借鑒的作用,借助它們可以更加有效構筑自己的語言系統。
此外在塑造中,大到人物的重心、動態和體量,小到人物的神態、衣褶和肌理,無不關系到基本塑造技能。只是此時已不可能亦步亦趨地抄錄模特,必須綜合運用已掌握的塑造技能,創造性地構建出人物內在的組織結構和形象性格特征。在整個肖像創作課程中,教師的職能應該是設身處地地融入到同學們不同的思路之中,既扎進去,又跳得出,只有如此,方可因人而異地引導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方式,才可以有效地挖掘出同學們的潛質,使得每個同學的表現個性充分發揮,而不至于使一個教師帶出的學生如出一轍。另外教師在同學們的塑造過程中,可以利用自己的經驗來啟發學生,并在恰當的時候鼓勵同學做出肯定的判斷,以免陷入過度或不及的無休止的調整之中,自始至終教師都在起著拐杖和導引作用。
“中國歷史文化名人肖像”引起各界關注自“中國歷史文化名人肖像”課程確立之后,我們一直把它列入畢業創作的范疇之中。此課程的設置,全面提高了同學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的獨立能力,從習作轉向創作,在實際操作中初步掌握了大尺寸作品的工程技術要領、材質肌理效果的表現、雕塑與環境的結合等。同時,學生們通過這一課程的學習,接受了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培養了同學們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以積極的態度和現實的成果,在頹廢和萎靡的文藝思潮壓境之際,弘揚了主旋律。從1995年至今,雕塑系的教學計劃十分重視此項專題創作課程,除委派強有力的教師擔任此課的教學任務外,還密切關注課程的進度和實際效果,并在系教學會議上進行認真的研討和組織全系教師觀摩與講評。
學院領導也對此課程的設置高度重視,早在1995年課程設置之初,學院黨委便組織了全體黨委成員到課堂觀摩,對此課程的教學內容和發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在學院教學會議和創作會議上多次表揚、推廣了雕塑系這一課程的改革做法。
實踐表明,設置“中國歷史文化名人肖像”課程,不僅收到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為新時期美術學院雕塑教學積累了有益的經驗,而且還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在畢業生作品展覽上,同學們創作的中國歷史文化名人肖像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成為觀眾議論的焦點之一。
這其中涌現出許多較為優秀的作品。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嶺南美術館和黃少強美術館都收藏了部分學生的作品。1999年,廣州雕塑公園舉辦了主要以同學們創作的“中國歷史文化名人肖像”為主的專題展,此外,在校園中還常年陳列著一批批同學們創作的肖像作品,對營造校園文化氛圍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1998年省教育廳對“中國歷史文化名人肖像”課程所包含的愛國主義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效能給予了表揚。在與兄弟院校的交往中,魯迅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以及上海美術學院等七大美術學院雕塑系,先后與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就“中國歷史文化名人肖像”課程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切磋。教學仍要與時俱進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的認識到應該與時俱進,教學必須經常做適時的調整,否則容易陷入窮途。
隨著經驗的積累,同學們在創作紀念性肖像方面已經日趨成熟,這體現在對人物的選擇、主題的確定、形式的裁定和形態氣質的綜合方面。但當今社會資訊豐富、信息暢達,多元的文化形成了多元化的個性,這對紀念肖像課程的改革和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我們設想:首先在人物的選擇方面放開限制,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是活人還是故人,只要他對人類歷史進程做出過貢獻、體現了全人類共同價值的都在選擇之列。此外,在表現形式方面,一方面注重引導同學們將四年所學知識結合到創作中去,避免因技能的缺失而使形式塌陷、主題模糊;
另一方面,我們更加注意同學們在雕塑本體語言上的突破,此時非彼時,每一代人都有他們自己對現實的敏感性,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此外,對各種材料屬性的掌握、作品尺度的調控方面,我們也計劃做些調整,適當的縮小尺寸不僅可以緩解擴招帶來的空間壓力,而且為雕塑材料的轉換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
肖像雕塑在經過對具體人物的構造外形的領悟、主觀感受的修正、文化相互依存的觀念聯想等一系列過程,不僅完成了對人物內在含義的界定,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形式的裁定已蘊含其中了。正如加洛蒂所言:“藝術的現實不是自然主義者所設想的沒有人的事物;現實不是主觀主義者夢想的沒有事物的自我。
”藝術的現實是一種人對現實的把握;不是被動的反映,而是被經歷和支配的現實,肖像雕塑的現實性也是如此,雕塑系“中國歷史文化名人肖像”課的探索也是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