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了解殷小烽工作照嬤嬤人雕塑作品女人日記系列引起眾多女觀眾觀看關東魂觀眾贊嘆通古斯草圖修正嬤嬤人的名字是從他的作品《通古斯》開始。那精煉、單純的石雕造型中包含著厚重的深刻,表現了在自然狀態下生民的樸實。它迥異于盛行的“現實主義”之風,更有別于流行的“現代主義”形式。他從遠古走來,帶著原始的生命體力走向了充滿希望的現代雕塑。大約在八年前在我主持的《雕塑》學術論壇中,邀請小烽寫了一篇創作體會。
而后,在第十一屆全國美展中,他又以“嬤嬤人”系列雕塑令人耳目一新,雖然,具有扎實功底的成為殷小烽具有標志性的藝術符號不局限學院基礎和藝術觀,他在生活與理想的境界線上,尋找心靈的空間,并以對石頭和木頭及青銅的特殊認識和駕馭能力,開辟新的造型語境。
近一百多年來,中國雕塑經過了以學習歐洲古典主義寫實傳統、學習蘇聯革命現實主義、學習西方現代主義為主的幾個階段,改革開放以來受當代主義藝術思潮的影響,中國雕塑進入一個多元并存的階段。幾代中國雕塑人一直在傳統與現實的交織中尋找著自己的路。對于步入中年的藝術家而言,更是肩負著承前啟后的使命。殷小烽還創作了一組名為女人日記系列的雕塑君在自我藝術道路上的獨立特性,正像他的性格與為人一般爽直、執著、仗義。
融滲他作品之中,表現出來的便是富有情感特質的鮮明而強烈的風格。他他將這種情感特質和不斷求索的精神帶入他的教學,形成了東北師范大學充滿朝氣的雕塑群體,延傳了以魯迅美院傳統為主而兼容南北的藝術氣象。當然,他自己也在不斷肯定與否定中扔棄。
近年來,他以西藏高原為題材的作品,直面人類的生存終極關懷,將具象塑造和多媒體相結合,創造了形、聲、影互動的表現形式,有著攝人心魂的藝術感染力。這種極具張力的藝術融匯了其在素描、水彩畫等方面的藝術修養,是他不斷追索的天性使然。如果說二十世紀的中國雕塑是在學習西方、反思傳統的探索中發展,二十一世紀則是在與世界的對話中獲得自身的價值。對話的資本是什么?是民族精神,是傳統的活化,是國際視野,是現代風格。
任何一位有理想有抱負的藝術家都會將個體匯入這偉大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