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拒絕將大英博物館里收藏的希臘帕特農神廟的雕像物歸原主。約翰遜在采訪中還提到英國獲得這批文物的手段是“合法購入”。然而相關研究早已證明,這不過是英國用不光彩手段從希臘獲得“帕特農石雕”的拙劣借口而已。借口“保護文物”作為雅典衛城最具標志性的建筑,古希臘的帕特農神廟是為供奉戰爭女神雅典娜而興建的。自15世紀以來,希臘一直在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奧斯曼帝國將雅典衛城作為駐軍地點,帕特農神廟則被改建成一座帶有尖塔的清真寺。
顯然,奧斯曼帝國對帕特農神廟并不上心。1687年威尼斯共和國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蔓延到希臘雅典,威尼斯軍隊兵臨城下,包圍了雅典衛城。帕特農神廟被奧斯曼軍隊征用作為火藥庫,悲劇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當年9月26日深夜,一枚炮彈擊中帕特農神廟,引發火藥庫大規模爆炸,曾經雄偉恢宏的神廟遭到致命打擊,僅殘存兩端的山形墻。
此后,淪為廢墟的帕特農神廟受到當時瘋狂追捧古希臘文化的歐洲人的集中掠奪。尤其是18世紀中葉,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很多西方旅行者爭相在當地黑市上收購從帕特農神廟流失的珍寶,“以挽救它們的命運”。當今世界博物館中保存的關于帕特農神廟的許多藏品都是以這種方式流失的。
毫不意外的是,這種行為導致帕特農神廟遭到更嚴重的破壞。英國駐奧斯曼帝國大使、埃爾金第七世勛爵托馬斯·布魯斯在掠奪帕特農神廟珍寶上最為狂熱。當時奧斯曼帝國蘇丹塞利姆三世熱衷于尋找歐洲盟友,他給予了埃爾金很高的行動自由。開始時,埃爾金借口對希臘文化感興趣,要求對帕特農神廟殘存的雕像進行測繪,并召集了一批專家從事雕像的臨摹。1801年7月,埃爾金告訴守衛神廟的奧斯曼士兵,蘇丹給予了自己特殊授權:“當他們希望拿走一些雕刻有銘文和數字的石頭時,不需要理會。”很快,這個授權被英國人解釋為“只要不破壞神廟的墻體,可以搬走里面的任何東西”。
就這樣,埃爾金從帕特農神廟拆除了約一半的殘存雕像和浮雕。1803年,他將這些巨大的大理石雕像裝進約200個箱子中,通過陸路運到比雷埃夫斯港口,并準備用船運回英國。值得一提的是,在長達18個月的雕像測繪和搬運期間,埃爾金向雅典衛城的奧斯曼軍事總督支付了相當于其薪水35倍的酬勞,其用意不言自明。
長期以來,塞利姆三世頒布的授權一直被埃爾金及其支持者當作是“正當獲得這批雕像”的理由。但1967年的相關研究顯示,蘇丹一直不允許從帕特農神廟中移走雕像。授權英國人“可以拿走雕刻有古老銘文和數字的石頭”,可能是指在現場發掘出的物品,而不是那些裝飾神廟的精美藝術品。
事實上,埃爾金后來也向英國議會的調查委員會承認,自己的行為“可能是非法的”,但堅持宣稱這樣做可以“保護這些雕像免受破壞和搶劫”。更能保護雕像安全?然而,埃爾金所謂“保護雕像的安全”也被證明完全不可信。英國人從神廟拆下這些古希臘珍寶時就毫不客氣,他們直接把雕像從基座拔起,將浮雕鋸開,至今神廟建筑中還能看到當年被破壞的痕跡。
為方便裝船,一些雕像干脆只拆了一半。這些大理石雕像運回英國時也驚險重重。當時英國正與法國開戰,盡管埃爾金說服英國海軍派軍艦護送,但仍有一艘貨船被法國海軍擊毀,隨船裝運的雕像在海底躺了兩年才被打撈上岸。這些古希臘雕像在英國的第一個落腳點是埃爾金自家的屋頂和一個儲煤倉庫。這些地方的保管條件可想而知,雕像受到極大損壞。剛回國時,埃爾金還對英國輿論宣稱運回“帕特農石雕”的行為是“拯救希臘文化珍寶”,并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將這些藏品贈予國家。
但很快他就改口了。1808年,面臨財政危機的埃爾金開始聯系其他收藏家和英國政府,試圖兜售這批文物。根據他的計算,為獲得“帕特農石雕”,他總共花費7.4萬英鎊。1810年,埃爾金與英國政府開展正式談判,出售這些藏品。埃爾金的這番言行就連英國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以拜倫勛爵為首的部分英國人士指責其為“赤裸裸的搶劫掠奪行徑”。但下議院特選委員會最終仍于1816年決定以3.5萬英鎊的價格將其收歸國有。
英國議會以非常微弱的優勢批準了這項收購:82票贊成,80票反對,當時英國人對“帕特農石雕”的糾結態度可見一斑。在臨時倉庫中存放一段時間后,“帕特農石雕”于1832年被移到大英博物館的埃爾金廳對外展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很快成為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英國人的態度也隨之轉變。諷刺的是,雖然英國政府口口聲聲說“在英國可以更有效地保存這批雕像”,但20世紀30年代,為使這些大理石雕顯得“更白”,大英博物館曾雇人用銅鑿和金剛石對它們進行打磨,結果對雕像本身造成嚴重傷害。
二戰期間,德軍對倫敦的持續空襲也險些將這些珍貴的古希臘雕像炸毀。希臘艱難追討均遭拒早在19世紀末,英國政府內部就有人呼吁,如果希臘政府提出歸還“帕特農石雕”的要求,英國政府應該將這些雕像物歸原主,但沒有得到回應。
1940年英國一名女議員再次提出將“帕特農石雕”歸還希臘的可能性,也遭到英國政府的拒絕。希臘從獨立建國開始,從未放棄向英國的追討工作。1983年,希臘文化部部長梅里娜·麥爾古利要求歸還這些雕像,后來的幾屆希臘政府也提出過同樣的要求,但均遭到英國政府的拒絕。
英國政府為保住“帕特農石雕”,想出各種“理由”。例如“即便埃爾金不把它們帶回英國,也會被拿破侖帶走”“如果留在希臘,它們將遭到嚴重損壞,只有大英博物館才能加以保護”“如果返還雕像,會引起其他國家效仿,將榨干全歐洲的藏品”…
英國對待“帕特農石雕”的頑固立場,正好揭示了一個真相:1753年大英博物館建立時只有7萬件展品,后來隨著英國人在全世界大肆掠奪,大英博物館如今擁有700萬件珍貴文物。“英國強大的時候領土增加了111倍,從殖民地收集的文物也增加了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