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騰飛—奉獻”雕塑群雕塑群位于濉溪路和人民路交叉口的安全島內,主設計為四川美術學院院長葉毓山,1996年7月開工建設,投資227萬元。主碑名為“騰飛”,其兩根立柱象征人們的雙手托起一輪太陽,晝夜放出光和熱,奉獻于社會,體現淮北市煤、電業為主導的城市特色。
高達36米的主碑寓意著淮北建市36周年的光輝歷程。主碑的藝術造型又像一只展翅高飛、沖向藍天的金鳳凰,象征著吉祥美好,經濟騰飛。周圍四座雕像,分別表現淮北市的煤炭、電力、紡織和科技四大經濟支柱的新風貌。南面的男像代表電力的發展,北面男像代表煤炭生產的發展,東面的女像代表紡織業的開拓進取,西面女像代表科技興市和高科技的突飛猛進。
“鳳凰騰飛一奉獻”儼然成為淮北市一道獨特的風景。近年來,淮北私家車保有量逐年增加,城市中心城區不斷擴容,人民路已成為淮北市的主干道之一,車流量越來越大,環島的功能已無法滿足于此處的交通狀態。2016年,道路改造時,拆除中間環島,僅保留環島中心地標雕塑。
“鳳凰騰飛—奉獻”雕塑群,是淮北最有城市記憶的地標之一,見證淮北的發展,默默地陪伴著這座城市不斷成長。鳳凰騰飛“煤海之子”雕塑發現閘河煤田,托起一座煤城。有了煤,就有了人,有了人就有了城。“煤海之子”雕塑,承載著淮北人對“煤”的深厚感情。坐落在老淮北火車站前廣場中心花壇中的城市主題雕塑“煤海之子”,平地高8米、底座長8米、高1.8米、雕塑寬3.5米。1994年建設,1996年落成,為我國雕塑藝術大師劉開渠的弟子——世界著名雕塑家張德華女士用“貴妃紅”石材精心雕琢而成。
由煤塊、半裸的母親和嬰孩組成。石雕展現了母子二人依傍在煤堆之上的親和形象,整體造型瀟灑豪放、神態自然、優美逼真。石雕正面嵌刻著劉開渠大師題寫的“煤海之子”,寓意淮北市因煤而建,緣煤而興。煤海之子“相王建城”雕塑相土,淮北市歷史上第一位有確鑿文字記載的部落首領。為紀念這位始祖,20世紀90年代初,四川美術學院院長葉毓山為淮北市創作了“相土東來”等3件城市雕塑作品。
1995年,“相王建城”雕塑建成后,被安置在兩宮廣場。相王英姿勃勃,精神抖擻,勇往直前,開拓奮進的氣勢,充溢著精、氣、神,正是淮北人民開拓創新精神、形象與氣質的寫照,它激勵著淮北兒女意氣風發、在改革開放的大道上高歌猛進。2000年前后,雕像被搬遷到相山賓館東側。2010年,移至淮海路人行道邊。
此后被安置在淮海路大潤發廣場至今。位于淮北市城市規劃展示館及檔案館南廣場的新相王建城雕塑也于2020年完成施工。新雕塑運用3D打印技術,以光敏樹脂為材料,整體打印雕塑模型,最后使用翻砂鑄造工藝,鑄造出青銅雕塑,展現出別樣的藝術效果。青銅鑄造而成的“相王建城”,告訴人們這座城市的起源,看到它,相城人就找到了根。
如今,兩座相王建城雕塑分別位于淮北老城區的相山腳下和新城區的綠金湖畔,精神抖擻的“相王”駕著馬車,手指前方,仿佛在眺望著淮北從依山而建到擁湖發展的美好前景,見證著淮北由煤城向美城的嬗變。相王筑城“酒之歌”雕塑雕塑于1993年2月創作,安置在濉溪縣淮海路與沱河路交叉口中心,其東南角是濉溪百貨商場,東北角是濉溪飯店,西南角是濉溪影劇院,西北角是醫藥公司,建設了一座高10米紫銅鍛制的大型雕塑“酒之歌”,其座落在直徑16米的彩色燈光噴泉水池內,借漢字“口子”意象造型,象征濉溪酒文化的悠久歷史,是濉溪最為典型、最具代表的地標建筑。
濉溪是口子酒原產地,素有酒鄉之稱。濉溪地處中原大地,依山傍水,氣候溫潤,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這為釀酒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境內河道縱橫,井水清洌,釀造歷史悠久,所產美酒酒質清醇馥郁,有溢香遠、留香長、透瓶飄香、隔宿不斷等特點。文人贊它“清澈似玉露,濃馨勝芝蘭,甘美沁心脾,入口味綿延”,南京百姓夸曰,“濉溪名酒到浦口,南京全城皆飄香”,真是既直截了當又形象生動!這是“酒之歌”雕塑的文化內涵。后來,由于大轉盤改造,這座濉溪的標志性城市雕塑就被拆除了,被安放在口子酒廠院內。
2021年濉溪南環路入城口景觀提升,這座雕塑被安置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