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古建園林,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起了白墻黛瓦、雕梁畫棟、飛檐脊獸,每個都極具中國藝術風格,非常有代表性。而站在門口的一對石獅子,反倒被人們所忽略,覺得它只是個“擺設”。大家不難發現,在古代不論是官衙廟堂,還是豪門宅邸的大門前,各種造型的石獅隨處可見。然鵝,有趣的是,在中國古代獅子本就不存在,它為何會成為鎮宅之獸呢?其實,最早在中國這片神奇土地上,是沒有獅子的。歷史記載中,最早關于獅子的史記,在東漢時期,當時西域的安息國,敬獻了獅子給漢章帝。
獅子就跟中國的大熊貓一樣,是外交界的“珍稀神獸”,是各國想要討好皇帝送過來的禮物。愛獅狂人唐太宗還特意讓虞世南作《獅子賦》、閻立本作《獅子圖》以便觀賞。久而久之,有關獅子的畫像、石刻慢慢地遍及華夏各地,獅子的形象開始被民間所熟知。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之后,被神化了的獅子,在古代引起了波瀾,人們對獅子的推崇到達了頂峰,因此也就很快成為雕刻藝術的題材。
古代的工匠們將雄獅的發型設計為螺旋式的卷毛,而雌獅則是披肩發的造型,以此來分辨雌雄。另一方面,古人認為萬物皆有陰陽之分,講究陰陽協調,所以石獅子的擺放也有一定規矩。通常是一雄一雌,雙雙對對,左雄右雌,符合男左女右的陰陽學說。
擺放在大門左側的雄獅,通常雕塑造型是足下踏一繡球,象征權力無限;右側雌獅則是足下依偎著一幼獅,象征子孫綿延。后來的石獅鎮宅,最早可追溯于唐代,在《元代石獅趣談》一書中,提及到,當時的政府規劃了“坊”,相當于現在的街區,來作為人們的住宅區。坊有圍墻,有坊門,便于防火防盜。坊門一般制成牌樓式,并在上面寫上坊的名字。坊柱由一對大石塊夾著,以防風抗震,固定坊門。為了避免石塊的生硬單調,能工巧匠們就在上面雕刻了獅子、麒麟等瑞獸,既美觀實用,又寓意吉祥。這應該就是用石獅子來護衛大門的雛形。
宋元以后,坊退出了歷史舞臺。一些大戶人家為了體現自家的聲勢,就參照坊門的樣式加以簡化,樹立了門樓。而坊門旁的夾柱石,就演化成了守門的石獅。元代,看門的石獅子由豪門大戶走向民間,并相沿成習。直到明清時期,石獅子的“卷發”又被利用了起來。那時候石獅子在民間隨處可見,為了彰顯皇帝的石獅子才是最好的,石獅子的發卷數量便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據史料記載:石獅子頭上這些一個個的“疙瘩”是有嚴格規定的。古代一品官的衙府門前的石獅子頭上有十三個疙瘩,叫十三太保;
二品十二個發髻,三品十一個發髻,四品十個發髻,五、六品都是九個發髻,七品以下的官員府邸門前就不許擺放守門的獅子了。而皇帝家的石獅子頭上的“疙瘩”一般都是四十五個,而四十五代表的意思就是九五至尊,五九四十五嘛。
不同時代石獅子的雕刻呈現不同的特點,也顯示出不同的地方特色。因此,石獅子還有南獅北獅之分。北獅雕塑樸實,外觀較雄猛威嚴;南獅雕飾繁多,外觀較活潑有趣。石獅子距今已有2000余年,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被國人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石獅子不僅僅是雕塑,更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