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復旦烈士雕塑和紀念廣場在復旦大學邯鄲校區落成揭幕。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復旦烈士雕塑雕塑左側花崗石上,鐫刻了52位復旦英烈姓名,右側花崗石,勾勒紅巖烈士學生時代形象;中間金屬造型部分高聳傲立,傳遞著英烈的堅韌,象征著不屈的民族脊梁。
雕塑及廣場設計方負責人表示,雕塑中的十幾位人物形象并非對應具體某位烈士,而是泛指復旦烈士群體,涵蓋不同性別、職業、角色,“但只要細看雕塑,大家可以看到歷史原型人物的影子。”據不完全統計,在116年復旦歷史上,登記在冊、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52位,其中重慶紅巖革命烈士10位,是全國紅巖烈士最多的高校。
70年前的4月2日,是抗美援朝烈士俞恩炘在戰場上壯烈犧牲的日子。他的兒子俞之城現今已86歲,腿腳不便,仍堅持到場。在復旦烈士紀念雕塑前,俞之城講述了父親那段毅然舉家支援東北建設、在抗美援朝中保障公路運輸線暢通、在敵機轟炸中不幸犧牲的故事。“父親的一生是為祖國,為人民奉獻的一生。
在沈陽離別時他對母親說的那句‘相信黨組織,一切聽組織安排’是他最后的遺言。”俞之城說,七十年過去了,父親的話總還回蕩在他耳邊。烈士姚名達的名字也刻于花崗石上,這位“抗戰捐軀教授第一人”犧牲于1942年,年僅37歲。他是從事史學和現代目錄學研究的大家,于1934-1937年任復旦大學歷史研究法教授。抗日戰爭爆發后,姚名達攜家人返回家鄉江西任教。1942年,浙贛戰事發生,姚名達發起組織“戰地服務團”,編印了《戰爭服務特刊》,發表發刊詞和《戰地服務團成立宣言》,并率全團開赴抗日前線。
7月7日,服務團遭日軍襲擊,姚名達在與日軍拼殺中不幸以身殉國。姚名達犧牲之時,其子姚果源2歲。看到復旦烈士雕塑落成,年過八旬的姚果源倍感欣慰。他在雕塑前翻開一本厚厚的文件夾,里面是關于父親一生的點滴故事,由他編輯整理而成,不少內容尚未公開出版。在搜集資料的多年間,父親的形象愈發清晰,姚果源把姚名達精神放在了卷首頁,“為國難不怕流血犧牲,為文化一意向前創造”。文件夾還未填滿,姚果源說,他要把復旦烈士雕塑的照片加進去。烈士姚名達之子姚果源除了俞恩炘烈士、姚名達烈士的家人,費鞏烈士、何以文烈士、王水烈士、高汝河烈士、崔劍平烈士、呂俊烈士的家人參加了現場雕塑揭幕和紀念活動。
烈士雕塑揭幕同時,復旦大學師生“黨史故事我來講,紅色精神我來傳”接力活動也同步開啟。朗誦的既有教授鄭召利、張義,也有望道班學生代表,費鞏、王樸、胡其芬等烈士所在院系學生代表。多年來,姚果源致力于搜集整理關于父親的資料朗誦詩詞的創作者,2018級國務學院本科生崔雨晴說:“英雄是一種時代的需要,不僅存在于戰爭時期,在保衛邊疆、脫貧攻堅、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也涌現出了一批批英雄,所以我們在創作中進行了革命先烈事跡與現實英雄事跡的傳承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