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時代的人們“逐水而居”,魚自然也就成為古人重要的飲食來源,長期從事和魚類有關的活動,古人逐漸對魚產生了崇拜,把其作為生命的象征,這是對魚崇拜的一個原因。舉例來說,西安半坡遺址出土了大量魚紋圖案的陶器,其中最讓人關注的就是許多人面魚紋陶盆。對魚崇拜的另一個原因是魚的生殖力強,遠古時期人丁稀少、生育力差,人們希望能夠像魚一樣多子多福。
位于川東鄂西的大溪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處墓地,而墓主人的入葬形象很奇特,與仰韶文化中的人魚紋相似,可發時人們對魚的崇拜程度。原始圖騰崇拜后期,魚逐漸被人們視國身份高貴的象征。與此同時,人們創造了一個新的崇拜對象——龍。魚在某些特征上和龍有些相似,在古代傳說中,如“鯉魚躍龍門”:魚要成為龍,必須經過重重磨難,天火燒云龍尾,才能變成神龍。這些神話傳說已經深入人心,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也能看出來在人們心中,龍與海洋文魚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太平御覽》載:“龍門山在河東界,禹鑿山斷門,闊一里余,黃河自中流下,兩岸不通車馬。
每暮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者便化為龍。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云雨隨之,天火自后燒其尾,乃化為龍矣。”從古代文獻記載就能看出來,人們常常把魚和龍看做是相通的,也許是龍作為中國的圖騰,高高在上,遙不可及,所以由于魚與龍的一些相通特征,人們所魚視為龍。
《山海經》說,“蛇乃化為魚”,意思是蛇是龍的化身,而蛇化為魚,因此可以被認為古龍化成魚。這些記載都證明了當時魚與龍已經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了,魚龍轉化已經深刻在中國歷史發展中。唐朝以后,魚文化進入民間,逐漸成為中國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表現在年畫、圖畫、剪紙、婚俗、燈飾等領域,魚文化得到普及和發展。民間對魚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魚文化貼近民眾,使它得到更多的創新,成為文化生活非常重要的部分。
由于“魚”與“余”同音,并且二者在某些意義上又有一些相同之處,所以人們常用“魚”代替“余”表示美好的寓意。例如,在每年除夕晚上吃團圓飯,家家戶戶飯桌上必須有魚這道菜,晚上不吃,要等到大年初一才吃,就是為了討個吉利“年年有魚”“去年魚到今年”,俗稱“討口彩”。因為“鯉”與利諧音,所以民間也常把鯉魚視為“財神”。每年新春之際,村里就會有人擔著裝有鯉魚的擔子,嘴里喊著“財神爺來了”,每家每戶聽到這個都會打開屋門熱情迎接,給來人一個紅包,來人就會留下一條鯉魚。
這樣的風俗隨處可見,人們都是取其好的寓意,希望來年風調雨順,生活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