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秦始皇陵地宮的周邊填了一層很厚的沙子,形成沙海。這沙海就是秦陵地宮的第一道防線,使盜墓者無法透過挖洞進入墓室。如果說沙海只是一種傳說,那么暗弩則有明確的記載。司馬遷在《史記》中肯定地說:秦始皇陵中設有暗弩,當盜賊進入秦陵觸動機關時,就會被強弩射死。
與暗弩配合的機關還有陷阱等等。盜墓者即使不被射死,也會掉入陷阱中摔死。此外,秦陵地宮中有大量的水銀,水銀蒸發的氣體中含毒,也會把盜墓者熏死。由此可見,秦始皇陵的防盜體系是相當嚴密的。史書記載說,秦陵地宮「以水銀為江河湖?!?。1981至1982年,中國地質科學院物化探研究所的專家與秦陵考古專家合作,對秦始皇陵土壤的水銀含量進行測試。結果在秦始皇陵的封土中心,發現一個面積約1萬2000平方米的水銀含量異常區。
其水銀含量的平均值較封土來源地──魚池多出6.8倍,個別測試點更多出50倍。數據說明,秦始皇陵封土中所含的大量的水銀不是封土中故有的,而是二千二百多年間從地宮中揮發出來的,而史書的記載也是可信的。根據水銀含量測試圖顯示,這些秦陵地宮中的水銀江河湖海主要分布在地宮的東北部和西南部。
不過,秦始皇陵封土時的水銀含量雖然較高,但由于揮發到空氣中時已淡化,因此人們到秦陵參觀仍是安全的。兵馬俑坑中的武士俑身材高大,平均身高達到1.85米,最高的達到2米。1984年4月29日,前美國總統列根在參觀兵馬俑博物館時,曾進入一號坑與武士俑比過高低,結果發現武士俑比他要高,風趣地聳了聳肩。為什么武士俑的身材比現代人還要高大呢?有專家指出:武士俑是仿照真人制作的,原型是皇家衛隊,身型高大,體格強壯。另一方面,從雕塑藝術的角度來說,要制作與真人一樣大的雕塑,必須有所夸張,才能收到逼真的效果。
第三,陶的制作過程中有兩次自然收縮,一次是由濕泥干燥成泥胎,一次是泥胎經高溫燒成陶??紤]到兩次收縮,工匠需把泥胎的尺寸適當放大;還有,考古測量方法是「通高」,即從腳下的陶質踏板起一直量至頭頂最高點。因此,我們現在看到兵馬俑,才感到它們比真人高大一些。
不過,也有人對此表示懷疑,認為可能是秦朝人普遍比現代人長得高。兵馬俑一號坑中出土了一把硬度高,光潔度強,異常鋒利的青銅寶劍。研究人員曾作過實驗,在桌面上放一疊紙,然后輕輕地將劍從紙上拉過,結果居然是一次過劃破了19張紙!其鋒利的程度,實在可以用「削鐵如泥」四個字加以形容。
為什么這把劍如此鋒利?原來,這把劍是用銅、錫、鉛等金屬制成的,各種金屬的比例掌握得恰到好處。此外,這把劍鑄造的性能極為優良,質地細密;劍身銼紋垂直于縱線,紋理平行,沒有交錯;使劍身堅硬、鋒利而富有韌性。此劍劍身窄而長,平面呈蘭葉形,符合力學原理。兵馬俑坑出土了數以萬計的青銅兵器。
這些兵器在地下埋了二千二百多年,挖出后仍不生銹,真是一個令人感嘆的奇跡。為什么秦俑坑出土的青銅兵器不生銹呢?科學家分析出土的青銅劍、青銅矛等兵器,結果發現這些兵器的表面有一層含鉻化合物的氧化層,其含鉻量達到0.78%至2.32%,厚度為10至15微米。用氧化鉻防銹是一種先進的工藝方法,歐洲人到二十世紀才掌握了這項技術。經過了鉻鹽氧化處理的青銅兵器,具有防腐抗銹的良好性能,所以這些兵器雖藏在地下二千余年,仍然無銹,光亮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