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棉盛放,18米高的“英雄樹”直刺蒼穹;面戴口罩,目光堅毅,兩個碩大的醫生、護士頭像神情肅穆;上呼吸機、全力搶救、火線入黨、街頭歡呼…30米長的半環形浮雕墻上,22幅發黃的新聞照片“版畫”栩栩如生,把人們帶進了那場沒有硝煙的生死決戰…昨天午,廣州雕塑公園。在凝重莊嚴的《生命交響曲》中,歷時三年精心鍛造的廣東紀念抗擊非典大型雕塑《保衛生命》正式揭幕。
“紅棉生命力旺盛,是英雄樹,又是廣東的特色樹,正好反映了廣東人頂天立地、不畏風雨的英雄氣概;三株一體,體現了我們同心協力、直面挑戰的精神風貌。”一提起創作的《保衛生命》,著名雕塑家潘鶴就像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時間往往會把很多東西沖刷掉,但我們就要用雕塑、用石頭把它永久地凝固鐫刻下來。
從這個意義上,雕塑就是在追求永恒,對抗遺忘。”2003年的抗非斗爭,給雕塑家們留下特別的印記:在短短10天內,我省六位著名雕塑家潘鶴、梁明誠、唐大禧、黎明、俞暢、鐘志源廢寢忘食、集體創作拿出了30多個雕塑方案。然后由100名社會各界代表投票“海選”,選中了這款“英雄樹”設計方案。此后兩年多的建設、完善,更是浸透了藝術家們和社會各界的心血和汗水。
從與遵義雕塑的“雷同”疑問,到“太紅色”、“太革命英雄主義”的商榷,《保衛生命》的整個創作過程有不少爭議。對此,作者們坦然處之,“創作是一個艱辛的過程,沒有必要諱言,我們的基調就是英雄主義!”“為什么不要紅色,現在如果黃、黑當道就正常嗎?為什么不要英雄主義,難道要當狗熊嗎?
”潘鶴老人盡管腿腳不便,但仍被同行尊稱為“八旬猛男”。他激動地說,時代需要信仰,沒有信仰就沒有敬畏,就沒有了自我完善的動力。這些年由于信仰的缺失,懷疑主義、犬儒主義一度盛行。但在非典時期,我們看到全社會擰成一股力量,什么都能戰勝。
這就是一種很可貴的力量。“英雄主義并沒有過時,時代依然需要英雄主義。偉大的雕塑作品,還是得指引人們往崇高的方向走,懂得敬畏生命和英雄。”“鐘爺爺,您是我們心目中的大英雄。能跟我們合個影嗎?”一群“紅領巾”圍了上來。在雕塑前,廣州各大醫院的代表白衣飄飄,駐足緬懷。而作為抗非的一面旗幟,鐘南山院士依然是最耀眼的明星。
他的發言也依然激情澎湃:“廣東為什么能取得抗非的最終勝利?為什么能創造3.8%全國最低的死亡率?就是因為我們實事求是、堅持科學,不迷信、不盲從所謂的權威論斷,積極探索、敢于負責!”“抗非斗爭中,醫護人員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鐘南山非常感慨,“此時此刻,我最懷念的就是那四位犧牲的戰友:鄧練賢、陳洪光、葉欣、范信德。
他們救死扶傷的大無畏精神,是醫務人員最好的榜樣!”“這兩三年來,醫患關系日益緊張,醫生也從非典時期的白衣天使變成所謂的白衣狼,這種情況讓人痛心!”鐘南山話鋒一轉說,盡管有少數的害群之馬,但應該相信大多數醫務人員是善良、公道的。現在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除了與醫院管理有關,更多的是社會和醫療體制的問題,不應該把責任全推給醫生。“我們呼吁重新建立和諧醫患關系。
就像非典時一樣,醫患雙方在病魔面前應該是戰友,而不是敵人!”葉欣的丈夫張先生深情地注視著雕塑中美麗依然的妻子,欣慰地說:“兒子今年大學畢業了,分配到廣本,下個月就上班了。她原來最不放心這孩子,現在如果知道,我想她在天之靈當會含笑!”“緬懷逝者,最大的意義就在于激勵和善待生者,勇敢地面對生活!”張先生眼含淚光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