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古代人是如何制作出精美的青銅器嗎?近日,記者探訪鄂州博物館時,董亞巍正在指導中科院碩士生何薇制作商代銅斝的陶范。他領導的鄂博文物復原復制研究所是國內唯一可復原古代范鑄過程的地方,國內關于古代鑄造的新的研究結論,都需要在這里用模擬實驗來檢驗。
董亞巍58歲,5歲時隨父母從武漢遷居咸陽,機緣巧合遭逢青銅。古代輝煌的青銅文明令董亞巍沉迷了20年,最終令他從鑄工成為青銅范鑄專家,登上了中科院的講壇。“三國之前,我國銅器基本上都是用范鑄法制造的”,董亞巍介紹。他以銅鏡為例解釋“范鑄”:鑄鏡前,先由技藝高超的工匠雕塑出一個與銅鏡一模一樣的泥模——“原始模”,風干硬化后,用其在兩塊軟泥坯中間壓出一個空腔,將這兩塊泥焙燒成“陶范”,然后,在“陶范”開個小孔注入熔化的銅液,冷卻后就制出銅鏡。
現在鄂州博物館館藏的出土銅鏡均呈青黑色,這樣的鏡子怎么照呢?董亞巍笑著解釋:新銅鏡實際上呈現與不銹鋼相似的銀白色,銅鏡發黑是漫長歲月中氧化形成的。純銅本是紅色,呈現銀白色是因為鑄鏡時加入了9%%左右的錫。“這是古代的重大技術進步!”董亞巍說。加入錫后不但可降低銅的熔煉溫度,更使其內部結構致密,提高了光反射率,經過打磨后,銅鏡的光潔度和映像效果與現代玻璃鏡相去無幾。
20年前,收藏界發現一種能“透光”的古銅鏡:它將陽光反射到墻上,可清晰地顯現銅鏡背面的花紋。這引起了董亞巍的強烈興趣。他查閱資料,發現歐洲和我國科學家曾對“透光”古銅鏡作過研究,一致認為“透光”是由鏡面細微的凸凹——曲率形成的。但是,曲率是如何產生的,卻沒有答案。董亞巍經過反復試驗,發現曲率是銅鏡鑄后磨削而成的。他說,銅鏡因鏡背有紋飾而厚薄不一,鑄造時,薄處凝固快,厚處凝固慢,根據金相學的原理,先凝處硬度大,后凝處硬度小,而后期對鏡面進行手工磨削時,因硬度不同會形成磨削程度的細小差異,就出現了0.01毫米左右的凸凹。
“所有古銅鏡打磨到一定的厚度均可‘透光’,”董亞巍說。他曾經復制過一面“四神規矩鏡”,經打磨后,“透光”現象開始出現。而且,鏡面越磨越薄,“透光”也越來越清晰。他從辦公室拿出一面復制的透光鏡,放在正午明亮的陽光下,鏡背的“鄂州日報”四個字在鏡面上隱約可見。幾年前,董亞巍還解開了“越王勾踐劍”花紋之謎。
地下埋藏2000多年的“勾踐劍”通體遍布奇異菱形花紋,其制作工藝引起考古界爭論。有人認為,這是經過硫化處理形成的,又有人提出,這是通過化學腐蝕得到的。董亞巍通過試驗揭開謎底:它是通過“鑄槽填錫”的傳統鑄造手段制作出來的。
他指著“勾踐劍”的局部放大照片告訴記者,在陶范表面貼上細泥條,鑄劍時劍身上就形成淺淺的凹槽,在槽內填入錫金屬,就可形成菱形花紋。近十年來,董亞巍的研究所試驗了古代不同時期的范鑄技術,仿制了大量古代銅鏡、銅幣、禮器和兵器,其中銅鏡成為鄂州市贈送海外友人的官方禮品。2001年,中央電視臺籌拍關于秦統一六國的紀錄片《復活的軍團》,用真人飾演秦軍,演員使用的劍、鈹、矛、戈等青銅兵器,都是董亞巍的研究所按秦代兵器的化學成分和型制仿制的。
應《復活的軍團》攝制組要求,2001年11月他們還在涿州影視城建起了一個秦國的兵器作坊,再現鑄造青銅兵器的場景。作坊內樹起高3米冶煉爐、皮囊鼓風的大風箱、化銅水的熔爐,及打磨鋒刃的輪機。入夜,電視開拍了。
灼紅的銅液從冶煉爐中傾瀉而出,爆出煙花一樣的火花,董亞巍他們穿上古裝,粘上假胡須,扮成秦國的工匠,一支支劍戈在他們手下冷卻成形…隨著《復活的軍團》的播出,中國古代精湛的青銅范鑄技藝在屏幕上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