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上海世博會將于2010年5月1日到10月31日在上海舉行。在這場全球性盛會進入倒計時的時刻,世博會的各項準備工作也進入實施階段。7月5日,上海世博會面向全球招標的四個雕塑項目策劃中標方案確定,開始在上海市城市雕塑藝術中心接受上海市民的投票評議。其中,江南廣場中標方案的總策劃正是深圳雕塑院院長孫振華,在以他為首的中國雕塑學會策劃團隊的構想中,世博會舉行期間的江南廣場將通過一個大型雕塑展覽串起過去與現在的工業記憶,兩位深圳雕塑家的作品也將在這一展覽中亮相。
據悉,本次上海世博會四項面向全球招標的雕塑項目分別是:世博會出入口、世博軸、江南廣場、沿江景觀帶。這些項目不是單個的雕塑,而是成系列、成片區的雕塑群。去年年初,上海世博會向全球發布標書,消息一公布,就吸引了200多家藝術機構和設計單位參加投標。作為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孫振華被雕塑學會指定為世博雕塑項目的總策劃人。在他的帶領下,中國雕塑學會在全球招標的四個項目中,前期有三項入圍,是投標入圍率最高的團隊。最后,這四個項目的策劃分別為法國、澳大利亞、中國雕塑學會、中國美術學院的四個策劃團隊奪得。
中國雕塑學會中標的項目是江南廣場策劃方案,江南廣場為原江南造船廠遺址的一部分,占地面積11.4公頃,位于浦西園區的中心區域,與浦東濱江世博公園隔江相交。處在世博軸的中心位置,是整個世博園區的重要節點和人流緩沖地帶,據估算,這個廣場在世博會期間,一天的人流量可以達到30萬,世博會期間將成為參觀人流和休息的主要場所。在這里,可以遙望世博軸景觀帶,看到保留下來的工業遺址,老廠房、老建筑、老設施和面朝浦江的開闊景觀和環境。根據孫振華的策劃,上海世博會舉辦期間,將在這里舉辦一個以“工業記憶”為主題的國際雕塑邀請展。
本次展覽將以金屬雕塑和抽象雕塑為主,展示上海獨特的工業記憶,突出上海城市在中國民族工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江南廣場是一個再生的場地,它的前身是一百多年前李鴻章創辦的“江南制造總局”,這里是中國民族工業最有代表性的場所,“江南造船廠”本身就是一部濃縮了的中國工業發展史,它見證了中國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全部發展過程。而上海這個城市就是因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而逐步發展,進而在中國城市中具有自己獨特的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城市特色。
“工業記憶”正是上海城市記憶最重要的一部分。孫振華的策劃充分利用了這個地方的歷史記憶,他在世界各地尋找與這個場地有著內在的歷史關聯的藝術作品,希望這些藝術作品能夠喚起人們歷史感的聯想,他說:“藝術應該有修復的作用,今天,當我們面對著一個全新的、娛樂化的場所時,我們希望這些雕塑至少能讓人們想起,過去在江南廣場曾經發生的那一幕幕讓人難以忘懷的故事,那些創造了歷史,推動了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朽篇章…
”目前,“工業記憶”——2010上海國際雕塑邀請展的30件雕塑作品方案,正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接受專家評審和市民評議。這是一組以“工業記憶”為主題的雕塑作品方案,作品大多與工業和工業化有關,它們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雕塑語言表現了工業化對人、城市生活、文化藝術的影響。從這些作品中,觀眾可以感受到工業文明的歷史步履和空間意象,可以讓觀眾在今天搜尋關于工業時代的歷史記憶,表達對于工業時代的歷史想像。
這30件作品,是來自國際國內23位雕塑家的創作。其中有參加過北京奧運國際雕塑展的外國藝術家,有久負盛名的國內知名雕塑家,也有這些年剛剛嶄露頭角的青年雕塑家。深圳雕塑家夏和興與戴耘分別有一件作品入選,夏和興的作品是金屬焊接的《守望的人》,戴耘的作品則延續了他一貫的磚雕主題,用磚和金屬的結合暗喻傳統文明與工業文明的碰撞。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海世博會在確定雕塑項目上所采用的方法,這次招標,上海市政府改變了過去漫天撒網的做法,不是直接面向雕塑作者,而是招聘策劃團隊,由策劃團隊負責每個項目作品的征集和具體實施。
事實上,早在2005年,上海的多個雕塑項目已經開始采用這種招標方式,逐漸形成一種策劃人制度。城市雕塑應該建什么?怎么建?誰說了算?在公共空間藝術越來越受到大眾關注的今天,這個問題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曾經在多個項目中擔任策劃人的孫振華介紹,策劃人實際上是委托方和雕塑家之間的一個中介人,這個中介人一方面要了解委托方的要求,一方面要知道在本行業內完成這個要求哪些人最合適,這就需要策展人熟悉藝術領域,在藝術圈里有比較好的人脈。在上海世博會的雕塑招標項目中,政府只是提供了要做雕塑的場地,做什么、怎么做,都是由策劃團隊來負責。
另外,作為業內專家,策劃人資訊比較多,可以巧妙地把各種資源整合起來,從而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比如在此次展覽中,鈔氏兄弟的作品《毛澤東號》就是現成的金屬雕塑,孫振華在北京看到這個雕塑,覺得它與此次展覽主題相符,代表著中國工業化的歷史記憶,就把這個作品納入了展覽中。
“如果專門為此次展覽制作大型雕塑,那一個雕塑就要好幾十萬,用展覽的方式,這次展覽的作品在上海展完以后,還可以拿到北京展覽,極大地節省了資金。”孫振華認為,上海的做法是把當代藝術中和國際接軌的策展人制度運用到了具體的雕塑建設項目中,是學術性當代藝術機制的活用。一些大規模的建筑、園林、景觀建設,都可以有這樣類似的策劃人制度。事實上,在深圳的一些雕塑項目中,深圳雕塑院也充當了策劃人的角色,上海則更進一步,把策劃人制度用招標的方式進行規范,形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