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紅孩子”系列作品聞名國際的中國當代雕塑家陳文令,首次在本地主辦個展。除了展出他出道的第一套“試探性”作品——“紅孩子”,也帶來嘲諷時局的新作。中國當代藝術家陳文令,首度來新舉辦個展——“你看到的都是真實的”。陳文令的雕塑作品表現了物質掛帥的消費社會在中國形成后的國民精神群像,多使用一種寓言式的夸張形象,揭示了物質主義浪潮對當代人的精神滲透,以及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人的心理狀況變遷和意識形態沿革。
他最為海外藝術愛好者熟知的“紅孩子”系列,此次也隨展“紅”到新加坡來。“紅孩子”系列既非寫實主義,也不被認為是前衛風格,這個系列是陳文令出道的第一套“試探性”作品,結果,紅了孩子,也紅了自己。那些赤身裸體、羸弱瘦長的孩子,雖然咧嘴傻笑或者害羞拘謹,讓觀者忍俊不禁,但就是這系列作品,以每個“紅孩子”臉上流露出的不為世俗所染的天真表情,充分表現了純本人性浸泡在橫流物欲中的無所適從和對立沖突。陳文令取材于兒時記憶和少年體驗的這套“紅孩子”獲得了成功,他也得以參加廣州三年展等中國重要展覽,更奠定了其獨特的藝術思維方式和表現手法。
這些年來,“紅孩子”的體態和姿勢經歷了些微的變化,唯一保持不變的是通體閃亮的紅色,這是中國的代表色彩,也是陳文令的“紅色回憶”。陳文令說:“到現在我還是保持著每年抽空創作幾件‘紅孩子’的習慣,這些‘孩子’讓我覺得很親切。”此次來新加坡開個展,除了“紅孩子”,陳文令也特別展出了眾所矚目的新作。頗具現實諷刺意義的幾件作品中,一件是放屁金牛在磚墻上頂撞一匹馬,名為《2008年金融海嘯紀念碑》;
另一件是放屁金牛襲擊自由女神。據說這幾件作品,最初的起源是中國民間俗諺:“牛氣沖天”,而現在拿來對比美國的社會現狀,頗令人莞爾。陳文令在解釋這兩件作品的創意時,說:“很多年前,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就斷言過美國的自由經濟體系,將給人類帶來巨大隱患和災難。
于是,我順應了凱恩斯的理論,而挪用了美國之魂的象征自由女神像,以及華爾街標志性的金牛,營造出一種‘將其矛、攻其盾’的悖論現實。”陳文令把自由女神像左手中的《美國憲法》換成凱恩斯的《自由經濟學》,以此引發人們對世界經濟危機之根源的追問、思考和批判。這一套完整概念也延續到另一件作品《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中:美國歷史上最大的詐騙案制造者——伯納德·麥道夫被一個放著爆炸式屁的牛頂惡狠狠地在墻上,戲謔再現了麥道夫的走投無路和窘迫不堪,而他頭頂上的魔鬼犄角再也無力施展任何騙術。
那團動感十足、臭氣熏天的“牛屁”,不僅暗喻了貪婪之人“吹牛”的可悲下場,也象征了國際金融中心泡沫經濟的潛在危機。雖然該作品名稱《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與個展名“你看到的都是真實的”相反,但卻不謀而合的揭示了人類對事實和真相的習慣性忽視,陳文令通過對麥道夫這一“終極大騙子”的諷喻,表達了一個具有觀念性和社會批判性的意涵。作為中國迅速建立起自己藝術格調的新銳人物,陳文令不失文化人風骨,他直言:“藝術家不能只呈現美,同時,也要義不容辭的肩負起社會批判責任,對時局進行反諷、反問和反思。
人類要沖刺、社會要進步,藝術家有不可推卸的‘政治責任’。中國當今的社會風氣總體開放,藝文創作空氣尤其自由,我敢說比西方自由、也沒有西方那么極端。”更令人驚喜的看到,陳文令通過近期作品完成了他創作題材的轉變,即從中國大陸地域性的文化現象審視,轉向相當具國際視角的政經議題關注,顯示出超越文化根性的國際主義觀點。陳文令說:“其實,全球文化存在著微妙的中性差異,而這種差異愈漸被發達的資訊、媒體的報道所彌合,中國的當代藝術家再也不能也不會死命抱著‘中國觀’,打‘中國牌’了。
中國那些40歲左右的中青年藝術家,如果在展場上把他們的名字都遮起來,他們的作品很容易讓人以為是出自國際藝術家。”這就不難解釋,為什么連對藝術品鑒賞極有見地的英國流行歌王埃爾頓·約翰都樂于收集陳文令的作品了。在談及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在當代藝術品中的比重時,陳文令說:“我始終堅持藝術價值第一,因而也常常創作一些被認為有反市場傾向的作品,那是我作為藝術家個人的心靈訴求。”陳文令期許自己能在藝術道路上走得長久,而不是很快;走得更國際化,亦不喪失人類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