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厲的眼神,年輕的容貌。7日,「趙登禹將軍紀念雕塑」在北京西城區趙登禹路落成。將軍81歲的女兒趙學芬坐著輪椅來看「父親」,78年後再與「父親」合影。同一天,「佟麟閣將軍紀念雕塑」在佟麟閣路落成。佟麟閣的兒子已91歲高齡,佟將軍的孫子見證了這兩處雕塑的落成。趙登禹將軍紀念雕塑由盧溝橋的雄獅、趙登禹將軍塑像、將軍題寫的「為國家扶正氣」和「孝思維則」三塊浮雕組成,鑲嵌在三十五中學的外牆上,面向趙登禹路大街,古樸卻很有震撼力,似在默默講述78年前的那場慘烈戰爭。
趙將軍81歲的大女兒趙學芬攜長孫來到浮雕落成現場,追憶緬懷父輩。長孫趙瑞明告訴記者:「我爺爺是一個很孝的人,這種孝不僅僅是對家庭,更是對國家。聽說,父親、姑姑很小的時候,爺爺就時刻提醒他們要抵抗外敵入侵,保家衛國。」趙登禹是山東菏澤大漢,有一身好武藝。1933年3月長城抗戰爆發。
趙登禹率部馳援喜峰口,與日軍展開慘烈爭奪戰。久攻不下時,他組成大刀隊,夜襲日本兵營,砍殺日軍500餘人。這場戰役使「趙登禹大刀隊」名聲大振,路人皆知。音樂家麥新根據這場戰役,譜寫了抗戰名曲《大刀進行曲》。從此,「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唱遍全國。殺敵不要命的將軍,卻有顆仁愛之心。
根據北京檔案館資料,趙登禹曾寫信給北京動物園前身的萬牲園負責人,為兩隻在戰鬥中捕獲的火狐貍爭「生存權」。1937年7月7日盧溝橋抗戰爆發。趙登禹奉29軍軍長宋哲元之命,趕赴南苑,和副軍長佟麟閣共同負責北平防務。7月28日凌晨,日軍30多架飛機向南苑進攻。
趙登禹率部與日軍血戰6小時,在大紅門禦河橋遭日軍機槍掃射犧牲。犧牲前他說,死在戰場,死得其所。1946年7月28日,南京國民政府在中山公園為趙登禹舉行公祭,同年,北京白塔寺東的「北溝沿」胡同命名為「趙登禹路」,紀念為抗日捐軀的民族英雄。29軍副軍長佟麟閣與趙登禹同一天犧牲,是抗戰以來殉國的首位國民黨高級將領。1946年,西單西側的「南溝沿」胡同被命名為佟麟閣路。7日,紀念佟麟閣將軍的主題雕像落成,雕像並沒有出現他本人的頭像,而是一尊被炸壞了的懷錶雕塑,懷錶的日期和時間定格在1937年7月28日——將軍壯烈殉國的時刻。
銅懷錶上有兩尊麒麟,借「銅」、「麟」二字來表達對佟麟閣將軍的懷念之情。整個雕塑高1.937公尺,鏈子由77個銅環組成,寓意為:1937年7月7日,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原啟長老人的父親原逢是29軍教官團的教官,他告訴記者,北京共有三條道路是用抗戰英烈的名字來命名的。1946年9月,當時北平政府將市內三條道路分別命名為張自忠路、佟麟閣路、趙登禹路。
原啟長老人告訴記者,很多人都不知道「趙登禹路」、「佟麟閣路」的來歷;兩位將軍的英雄事蹟隨著時間的流逝日趨模糊。針對此,原良長去年給西城區政府寫信,希望能夠在這兩條路上建浮雕或塑像,紀念民族英雄。這一建議得到批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