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響銅佛殿珍藏的金銅佛像有三千多尊,數量眾多,精品薈萃,精美絕倫的工藝技巧令人嘆為觀止。公元七世紀佛教由印度、漢地傳入西藏,1300多年來藏族人民憑著他們的勤勞智慧與卓越的藝術天分,在世界屋脊上創造了輝煌的西藏佛教藝術,藏傳金銅佛像作為雕塑藝術的一個主要門類,成就驕人,在我國古代雕塑藝術之林中綻放著奇異光彩。布達拉宮金碧輝煌的紅宮內有一座小殿堂——利瑪拉康,即響銅佛殿,這是一處進深不寬的狹長殿堂,面積不大,沒有高大的佛像、靈塔,亦沒有華麗的裝飾,不大為人注意,游人們往往匆匆而過,實際上這里是收藏珍貴佛像的寶庫,布達拉宮金銅佛像精華的匯聚之地。
藏傳金銅佛像雕塑工藝有兩種:鑄造與打制,大部是金屬澆鑄的圓雕佛像,使用材料多為各種銅合金,一般分為紅銅、黃銅、青銅,實際上所用銅的種類很多。藏語稱為“利瑪”,《藏漢大詞典》解釋其意“指各類響銅制品,又特指東印度銅佛像”。
西藏眾多大寺院都有利瑪拉康,收藏寺內的貴重佛像。布達拉宮響銅佛殿珍藏的金銅佛像有三千多尊,數量眾多,精品薈萃。佛像基本為一米以下的中小型,小佛像易于保藏,得以長久流傳。其內有大量古代佛像珍品,具有題材豐富,歷史悠久,地域廣泛,藝術風格多樣的鮮明特點。其中既有漢地所造佛像,也有印度、尼泊爾古佛像,最多的當然還是西藏各個時期的佛像精品,多彩多姿的藝術風格,精美絕倫的工藝技巧令人嘆為觀止。傳世的藏傳銅像數量極大,不僅在西藏,內地也有大量收藏,國外也有不少公私收藏,論數量質量難有出其右者,恐怕只有北京故宮的皇家收藏堪與其比美。
松贊干布坐像,高38厘米。此像身著翻領大袍,雕刻團龍花紋,全跏跌坐在圓墊上,禪定姿態,面容英俊年輕,器宇軒昂。纏頭高冠中露出阿彌陀佛小像。阿彌陀佛作頂髻是觀音菩薩的標志,也是松贊干布形象特征,俗稱雙頭王,表明他是觀音的化身。藏族藝術家以佛教菩薩形象塑造松贊干布敬奉如神,表達對這位民族英雄的憧憬,造像年代如與布達拉宮法王洞松贊干布塑像相比是較晚期的作品。西藏地處世界屋脊,地理環境獨特,但它并不是一個封閉的高原,華夏文化,印度文化,中亞文化都在這里交光互影。
藏傳佛教歷史悠久,流傳地域廣泛,藏傳金銅佛像藝術形式的變化折射出多種藝術來源的相互影響,因此多種地域風格是它的突出特點。藏族藝術家們善于吸收漢地、印度、尼泊爾、中亞各地的藝術營養,兼容并蓄,博采眾長,伴隨著佛教藝術的交流,許多印度、尼泊爾等地的古佛像,在西藏保存下來,布達拉宮響銅殿中藏有不少這類珍品。
自在觀音菩薩,紅銅鎏金,高32厘米,尼泊爾10世紀作品。觀音左腿盤坐,右腿曲起,姿態閑適自如。頭戴寶冠,頂立阿彌陀佛,袒胸斜披長帛,裝飾簡約,下著貼體長裙,沒有凸起的衣褶,用刻線表現衣褶與花紋。形象莊嚴祥和,氣韻沉雄,生動表現了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本性。
西藏佛教藝術與尼泊爾藝術有著密切聯系,特別是13世紀后印度佛教滅寂,印度佛教藝術對西藏影響甚微,使尼泊爾藝術影響更為深廣,不僅在西藏,而且擴大到中原內地。元代尼泊爾匠師阿尼哥隨八思巴國師來到大都,長期主持宮廷繪塑之作,以其卓越技藝受到朝廷重用,凡兩京寺觀之像多出其手,他把尼泊爾、西藏的金工技藝及佛像傳播內地,留下一段中尼友好的千古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