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前衛藝術登陸中國藝壇頓時引起業界人士一片喧囂:終究前衛藝術是獻給中國藝術祭壇的一首禮贊還是終結藝術的群魔亂舞?沉思過后本文從“生理快適”、“倫理贊賞”等非藝術評判的泥沼中掙脫,試用全新的審美判斷去體認前衛藝術真實的自我。中國的前衛藝術一直以來處在東西方歷史文化沖突、互滲的時代夾縫之中,一方面受到許多藝術家和批評家持續不斷的猛烈抨擊,使它屢次面臨沒有存在意義的危機,但一次次的,它又卷土重來,重新在藝壇閃光,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前衛藝術肯定有被批判的理由;二是不管如何批判,前衛藝術都有存在的意義與價值。那么為什么前衛藝術有被批判的理由呢?這是由于前衛藝術在當下還缺乏自我衡量的價值體系和完備的理論根基。它尚處于發展的幼兒階段,在文化多樣性與多極化的影響下,與社會文化淵源頗深的前衛藝術不可能像自然科學中的命題那樣擁有精確嚴密的對錯觀,更不必說一些前衛藝術家總是以常人難以理解甚至離經叛道的方式來表現自我的藝術觀念。
面對這些復雜的藝術觀念或者晦澀的藝術語言,人們如何能知道它的對錯與否呢?也正是基于前衛藝術的這個特點,在這個領域里所有的人都把自己的觀點當成唯一真理,將別人的話看成謬誤,于是前衛藝術在它漫長的歷史中從未停止過爭吵。這種內部的紛爭更加劇了對它存在性的質疑。坦言之,在這個領域,人們還不具備確實可靠的衡量標準來操縱前衛藝術的生殺大權。
另一方面前衛藝術學理界定的含混不清致使許多藝術投機商從中大行其騙,把低俗的肉欲、空洞的刺激披上前衛藝術華麗的外衣是近些年來前衛藝術大受非議的另一個主要根源。癥結即是突破口,要停止無休無止的爭吵就讓我們從這個問題開始:前衛藝術究竟追求什么?前衛藝術表現之美不是以狹義的生理快適作為藝術追求的目標。抱有此種目的的藝術創作輕則淪為滿足生理快感的低俗制作品,重則異化為感官發泄、心理刺激的社會流毒。
我不愿承認那些“藝術家”是貪圖功名利祿在前衛藝術中淘金的野心家;更希望他們是些誤入歧途的探索者。但純粹的追逐生理器官沖擊力和挑釁心理極限承受力的所謂藝術作品可以肯定地說,完全與藝術無關,必須堅決從前衛藝術乃至藝術領域剔除出去。這是每一位有責任感的藝術家和批評家的天職。那么是不是就能武斷認為凡是具有感官、心理刺激的作品,尤其是借助暴力或性的手法表達觀念的“過激”前衛藝術就該予以抨擊直至杜絕呢?
答案是否定的。這里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前提,這些看似離經叛道甚至觸目驚心的表象是否被藝術家置于一種全新的藝術語境中,是否是表現作品精神內核最恰如其分且不可取代的形式。前衛藝術作品的表象無論以何面目示人,它都是服務于觀念并受觀念統率的形式“觀念化存在”,即任何形式皆因適合觀念的表達而置于有意義的語境。
一旦脫離觀念,它即陷入上述偽藝術的怪圈無法自拔。因此批評家應該理智的分辨前衛藝術中各種反諷、偽裝、歪曲甚至丑化、病態的藝術語言與表達方式,只要他們適合表達藝術觀念,在藝術范疇內至少在藝術創作路徑上是無可指責的;真正應該抨擊的是假借前衛藝術之名的欺世之徒和各種流變形式背后虛無、空洞的觀念與無病呻吟,而不是不加區分的搞“形式批判”一刀切,打壓前衛藝術的發展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也就回應了前衛藝術雖然歷經批判的磨難卻從未被批倒的原因。
前衛藝術追求之美不是倫理贊賞,它與生理快適一樣都不屬于藝術研究的范疇。藝術家創作過程中對于藝術語言、材料的選取是以最大化的呈現藝術觀念為首選,而不是優先考慮道德因素。批評家的工作是尤其容易受到日常道德標準干擾的,特別是在品評前衛藝術時,有些評論家出現明顯的身份錯位,站在倫理學的陣營中搖旗吶喊,他們不去剖析藝術作品背后蘊藏的深邃哲思,竟然舍本逐末的憑借一知半解的社會道德常識對前衛藝術進行盲人摸象式的批判,其說服力可想而知。
誠然,我們并不否認前衛藝術中確實存在一些觸及道德底線的作品和行為,但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自有倫理學家、社會學家對其進行學理上的界定和探究。至于藝術評論家應該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對前衛藝術審美價值、學術價值的研究上,無須越俎代庖替其他學科操心,如若發現不當之處也應從藝術的視角出發,拿起審美判斷的武器回擊!此處所言審美判斷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美學標準,它伴隨著前衛藝術的發展與時俱進,勇于吸納新的學術成果,“新”、“奇”、“怪誕”等皆可作為對它所闡釋之“美”的補充。
由于這種新型審美判斷的確立,將對藝術評論嚴格劃歸在藝術領域,排除夾雜在前衛藝術中的偽藝術以及公正的解讀前衛藝術發揮積極的作用。同時我們也要理性的看到它并不是盡善盡美的,現階段它依然無法提出一套權威的衡量體系和價值標準來理清前衛藝術的內部框架。
這也正是篇頭所論前衛藝術備受爭議的根源之一。那么限于這些主客觀條件的制約,目前我們對前衛藝術應該采取何種態度和策略呢?首先,我們要以審美判斷為依托,肅清妄圖棲身于前衛藝術身邊的雜草敗葉,為前衛藝術營造一個相對自由、活躍、寬松、公平的藝術大環境;其次,前衛藝術表達當代人更深層次的情感訴求和內在心理沉積的觀念化傾向決定了作為前衛藝術的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和發展態勢的不可預知性。
這也恰恰是前衛藝術魅力之所在。既然觀念無所謂正確與否,那么任何人或任何機構企圖為前衛藝術設置一個“標準答案”抑或是一個發展方向的做法都是徒勞無益的。因此,較之毫無意義的是非之爭,業內人士致力于學理研究,即為前衛藝術提供學術支持,將具有更深遠的現實意義!篇末仍有許多人不禁發問:“終究前衛藝術的前途命運如何?”就讓我們在此留下一串省略號,自待歷史揭曉謎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