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尼克.諾特的《義賊鮑伯》,還是皮爾斯.布魯斯南的《天羅地網》,關于藝術盜竊的影片只在乎帶給觀眾過程的享受,完全不顧及案件后果。原因可能是藝術品是沉默的個體,它們無法說出自己的經歷,以及被盜后的用途,于是只能用演員的表演來推動票房。近日,瑞士失竊4幅名畫再次把我們的注意力拉回藝術盜竊案上,為何會發生此類案件,誰又是幕后的推手?竊賊并非全都聰明一般來說,最有價值的藝術品經常是被藏家收藏,再也不轉手賣出,當竊賊光顧的時候會被抓獲。
因為不像布魯斯南那般幸運,竊賊就瞄準了警戒較低的公共場所。坦率地說,很多案件中的竊賊并不聰明。一個名叫奧克塔夫.達拉謨的荷蘭人在2004年被捕入獄,因為他兩年前闖入阿姆斯特丹的凡高博物館盜走了兩幅畫。他與一名同伙不費吹灰之力就闖入了博物館,但他們留下的爛攤子讓調查人員很快找上了門。警方在梯子、繩子、衣服、帽子中找到了大量可供提取DNA的證據。
近日,3名蒙面持槍劫匪在蘇黎世布爾勒收藏展覽館搶走了著名畫家保羅.塞尚的《穿紅背心的男孩》、埃德加.德加的《盧多維克.勒皮克和他的女兒》、文森特.凡高的《正在開花的栗樹枝》和克勞德.莫奈的《在維特尼的罌粟花田》,4幅傳世名作總價值1.13億歐元,可能是迄今為止歐洲最大的藝術品搶劫案。盡管一名竊賊揮舞著手槍,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不是最聰明的搶劫,因為他們沒有搶走展覽館最貴重的作品,只是搶走了在同一房間的這四幅作品。
盜竊是智商測試“用一個理論來概括所有的藝術失竊案件并不現實,但我想這對那些不聰明的犯罪嫌疑人來說這是一場智商測試,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沒通過測試。”經營著一家藝術品追回公司的詹姆斯.明茨說。明茨經營的藝術品追討公司雇傭了兩名前倫敦警察廳的偵探來查找藝術品的下落。
約克郡的塔頓.賽克斯爵士2002年發現私家花園里的“收獲女神”像不見了,這具雕像如真人大小。明茨把這具雕像刊登在公司雜志《TRACE》的封面上。幾天后,附近一個村子里的人打來電話,說他看到神像正在那里包裝準備運走。公司追蹤神像到了伊利諾伊州,并最終把它發還給了塔頓爵士。退休聯邦調查員托馬斯.麥克什在上世紀70和80年代領導調查了很多藝術盜竊案,他認為很多竊賊作案只能用幽默來形容。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藝術品之一———出自佛羅倫薩雕塑大師貝紐維多.切利尼之手的金質鹽瓶,2003年5月在維也納離奇被盜。
之后竊賊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向奧地利警方自首。維也納警察局犯罪科頭兒恩思特.蓋格這樣描述這個鹽瓶的離奇回家過程:“嫌疑犯是個滑稽的人,他在青年時期就開始收藏雕塑,對雕塑有強烈的熱愛,他還喜歡研究警報系統—————也是這方面的專家,完全了解如何去偷,他告訴我們這件盜竊案的整個始末。
”據悉,嫌疑犯試圖勒索保險公司,在同意把鹽瓶交還后,他與警方的交接過程卻演繹成維也納大街上的一場追逐賽。警方的攝影機“捕獲”了他的外貌,逼迫他自首。就在去年,兩名男子來到畢加索孫女黛安娜.威德邁爾.畢卡索位于巴黎的家中盜竊了兩幅名畫,當他們拿著巨作在大街上逃跑時被抓獲。這兩幅畫估價超過6000萬美元。大部分藝術盜竊研究專家表示,藝術黑市大體上還是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很多竊賊都和保險公司有關系。
在這種情況下,保險公司支付給竊賊一筆酬金,當然這筆酬金要低于藝術品保價,調查員指出很多藝術品都莫名其妙地歸還卻沒有對外解釋如何歸還的以及竊賊是誰。現實就是,藝術竊賊并不是最聰明的竊賊,最聰明的直接偷錢,或者偷容易換成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