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藝術創作研究院特邀研究員、濟南青年雕塑家漢方的新作《和》。為迎接北京奧運會,迎接2008年秋季在濟南舉辦的第五屆中國京劇節、2009年在濟南舉辦的第十一屆全運會、2010年在濟南舉辦的園林博覽會等盛大節會,濟南文化工作者傾心打造的“齊風魯韻”文化藝術創作系列品牌,繼大型舞樂詩畫《齊風魯韻·泉水謠》和京劇意向雜技秀《齊風魯韻·粉墨》之后,濟南青年陶藝家漢方雕塑的新作《齊風魯韻·和》也悄然出世。
首次欣賞這件作品就有一種亮眼振心、思旌神馳之感。《和》如一燭炬火此作品圓融的形態和動感的線條,通體熱烈的中國紅色彩,如同一燭東方“和合”文化的圣火,溫暖身心,燭照天地,令人想起多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于20世紀80年代在巴黎會議結束時所說的話語:“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頭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從中也讓人讀出了齊魯大地、禮儀之邦“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迓朋好客、熱情如火、文明如火、智慧如火。《和》似一帆征篷作品如同鼓滿太平洋浩蕩東風的巨大篷帆,象征著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海納百川、開放包容,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虛懷若谷、寬厚融合,走向世界、擁抱未來的博大胸懷,表達著“南風之時兮,可以阜民之財兮;南風之薰兮,可以解民之慍兮”,這其來有自的民本理念。
作品似乎在詮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齊魯桑梓、山東半島地處偉大祖國這艘巨輪的船頭位置,中華“風正一帆懸”,九萬里風篷正舉。《和》像一尊圣哲作品像一位穿越數千年時空隧道,迎著新世紀朝陽溫良恭儉、款緩走來的東方圣哲。看到他會令人不約而同地想到孔子、墨子、孟子、公輸子、孫子等齊魯大地孕育出的古圣先賢。而作品并不是具象到表現其中哪一位圣賢。但給人的感受確是如同聽到孜孜行教的圣哲箴誡諄諄:“禮之用,和為貴”;
“德不孤,必有鄰”;“四海之內皆兄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道至簡,大美不言,大象無形,大音稀聲,大味必淡。《齊風魯韻·和》最突出的特點是其簡潔素樸,甚至簡約到作品的頭部只用了混沌初開、生命之源的卵形來表現。誠如古人所說:“素樸,則天下莫能與之爭美。”樸于外而韻于中,簡于形而美于心。
正是由于該作品外在的洗練簡約和內涵深邃豐富,作為一座大型的城市雕塑,一定會在標志性建筑物和優美自然環境映襯下,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和視覺感悟。同時,這種創新原點的簡約,為今后適應該作品產業延伸所進行的功用轉換、形態演化、光色變幻、材質選擇等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