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山市將建造全世界首座“有孔蟲”雕塑園,這引起了眾多讀者的關心和好奇,很多讀者都想了解更多有關“有孔蟲”的細節信息。為此,記者特意采訪了研究“有孔蟲”50年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鄭守儀院士。讓我們跟隨鄭院士的引領,一步步走入“有孔蟲”的奇妙世界。
極限環境下自由自在生存據鄭院士介紹,最早的“有孔蟲”出現在寒武紀,距今已經有5億多年歷史。高大威猛的恐龍雖然外表像座山,但在身長僅一二毫米的“有孔蟲”面前,還是位小弟弟呢!當不可一世的恐龍早已滅絕時,微不足道的“有孔蟲”卻在海洋中發展壯大。海平面1萬米以下的馬里亞納海溝,黑暗、低溫、高壓、營養極度貧乏,和太空一樣都是人類無法抵達的極限環境,但是,一些“有孔蟲”卻能奇跡般地在海溝中自由自在地“跳舞”。
地球上最惡劣的環境莫過于大洋底的熱液噴口,從這些海底的裂縫中,噴出約400攝氏度的高溫巖漿狀物質,還經常伴隨著硫化氫、砷、鉛等劇毒物質。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即便是在這樣嚴酷的環境附近,有些“有孔蟲”也能生存、繁殖…海洋中曾經生存過的“有孔蟲”究竟有多少?相信答案絕對是天文數字,誰也無法數得清。“有孔蟲”壽命短暫,但是這種小蟲卻無比執著地留下了自己生命的印記——獨一無二的外殼。
科學家們不斷發現“有孔蟲”化石,幾萬年前的,幾十萬年前的,人類出現之前的,幾百上千萬年前的…世界上的深海平原比陸地要遼闊許多倍,鄭院士告訴記者,覆蓋34.5%深海平原的,竟是這種微不足道的小蟲的遺殼。甚至在高聳入云的喜馬拉雅山上,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們也發現了“有孔蟲”化石。
我們沒辦法想象,莽莽混沌的遠古洪荒究竟是何種模樣,幸運的是,“有孔蟲”能夠告訴我們這些。當然,唯有古生物學家才是“有孔蟲”的知音,他們讀懂了這些寂寞數億年的小蟲子,翻譯出無限時空里深埋的悄悄話。“有孔蟲”是海洋單細胞動物,雖然小得肉眼無法看清,但是它卻“五臟俱全”。鄭院士告訴記者,“有孔蟲”和人類一樣,也能呼吸、生殖、消化、排泄,它的細胞器官分工非常嚴密。
更為奇妙的是,“有孔蟲”的繁殖有兩種方式——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個“有孔蟲”配子“親昵”地聚在一起,共同生存繁衍下一代,傳遞下生命的種子。變化的殼在繁殖的過程中,為了適應變化的環境,“有孔蟲”會不斷變異出新的種類,一般“有孔蟲”的殼都是碳酸鈣,遇到酸就會溶解,但是在酸性環境中,“有孔蟲”會用硅砂建造它的外殼,這樣就不再溶解于酸了。
寂寞“有孔蟲”的知音鄭守儀:女,著名海洋生物學家。廣東省中山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954年畢業于菲律賓東方大學,獲“商科教育”和“教育生物學”雙學士學位,后在菲律賓大學研究生院主修生物學。1956年7月回國,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工作至今。現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25歲歸國研究“有孔蟲”1956年,年方25歲的鄭守儀院士獲得雙學士學位后,放棄了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回到中國。鄭守儀說,當時國內工作條件艱苦,她就向遠在國外的弟弟求援。
國內沒有研究“有孔蟲”方面的書籍,他們就從國外訂購了研究專刊。“我在研究中,要描繪顯微鏡下的‘有孔蟲’形態,弟弟為我郵寄繪圖用的專業紙張。而最早的照相機、錄音機、電腦等研究設備,都是家人為我提供的。”回國后的50年里,鄭守儀研究了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直至部分南海諸島的數千個監測站所采的“有孔蟲”。有的“有孔蟲”漂浮于海面上,有的則生活于黑暗的海底。迄今,她詳盡鑒定了我國1500余種“有孔蟲”,約占世界已知現生種類的近1/4,還繪制了近萬幅“有孔蟲”形態圖,發現了1個新科、1個新亞科、25個新屬、290個新種。
2003年,鄭守儀榮獲“有孔蟲”研究領域的國際最高獎——美國庫什曼“有孔蟲”研究杰出人才獎,這標志著我國的“有孔蟲”研究躋身國際先進行列。為了展示微觀世界的美麗,鄭院士親手雕刻了200多個種類的“有孔蟲”放大模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海洋地學部主任哈克博士在她的實驗室里看到“有孔蟲”放大模型時,連聲稱贊這是對全球“有孔蟲”研究事業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