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從意象到抽象”油畫展■時間:9月初■地點:798在當下藝術市場日趨火爆的情景下,中國當代藝術的生產和消費出現了一個新的格局,長期以來由寫實油畫和波普藝術壟斷展覽空間和市場的藝術生態正在被新的藝術力量的涌現而改變,作為現代主義藝術形態的抽象主義油畫正異軍突起,油畫的“第三空間”已然形成。“第三空間”這個概念是由評論家榮劍博士首先提出來的,他在今年四月大山子藝術節期間策展了以“第三空間:抽象藝術的中國力量”為主題的中國抽象油畫系列展第一回,并寫下了同名的長篇論文。在這篇文章中,榮劍把以靳尚誼和王沂東為代表的寫實油畫看作是中國當代藝術的“第一空間”,把以方力鈞和王廣義為代表的波普藝術稱之為“第二空間”,它們共同構成了中國當代藝術上的一道獨特風景,那就是前現代的藝術和后現代的藝術并存,共同占據著市場的主要份額和學術展覽的主要空間;
而現代主義藝術———在西方藝術史上是從印象派油畫直到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一個歷經上百年的歷史并充滿著各種不同藝術風格實驗的完整時代———在中國并沒有出現,確切地說一直是處在邊緣狀態。靳尚誼在評價雕塑家吳為山的雕塑時也曾經提到,中國是從現實主義直接跨越到了后現代主義,中間缺少了現代主義,我們在上世紀80年代對現代主義感興趣,但很快被后現代主義取代。
他的意思很明確,中國的當代藝術要補上現代主義這一課。今年9月,由著名批評家鄧平祥策展的“中國抽象油畫系列展”第三回———“從意象到抽象”在錦都藝術中心展出。展覽邀請了國內11名優秀的抽象藝術家參展,他們是徐福厚、祁海平、毛岱宗、賈新光、李磊、劉輝、北水、黨朝陽、張國龍、李向明、高增禮。今年12月,由批評家殷雙喜和榮劍共同策展的全國性抽象油畫展———“第三空間:抽象藝術的中國文本”,將由上海文化基金會主辦,在上海美術館展覽,這將是“八五美術新潮”以來國內首次抽象油畫的集中展覽。
美國的抽象藝術之父、著名批評家格林伯格認為,現代主義藝術開辟了一條讓文化在意識形態的混亂和動蕩中運行的途徑,通過這條途徑,藝術完全從觀念和意識形態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藝術被簡化和提升到一個純粹的境界,“為藝術而藝術”成為可能,而主題和內容成了瘟疫般人們避之惟恐不及的東西。在格林伯格看來,畢加索、康定斯基、布朗庫西以及克利、馬蒂斯等人的藝術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他們純粹關注對空間、表面和色彩的創新和處理,藝術由此確立了科學般的中立性。
正是從藝術的純粹性出發,格林伯格把抽象藝術視為現代主義藝術的最高階段,因為只有在抽象藝術的語境中,藝術才真正地被還原到它純粹形式和風格的層面。但是,“第三空間”不是要復制一個康定斯基式的西方抽象藝術世界,把抽象藝術與中國經典的藝術形式、藝術精神和藝術理念結合起來,塑造“中國性”的視覺形象,顯示出抽象藝術的中國境界,那才是抽象藝術“中國力量”的使命。
他們相信,抽象藝術的中國語境和中國境界是由中國的藝術傳統所規定的,中國繪畫中的意象、意境、寫意、潑墨、潑彩、草書等傳統語言,足以成為構造抽象藝術“中國文本”的基本要素,而西方油畫材質所表現出來的特有肌理和質感使得這些基本的藝術要素在新的藝術情景中,煥發出它在傳統的藝術形式中所無法顯現的藝術魅力和境界。所以,對中國而言,抽象藝術并不是外來的藝術形式,它無寧是中國的原生態藝術,它必定也是意象的藝術,寫意的藝術,表現的藝術。
它可以是純形式化的,完全超越了具象的限制,猶如我們在海外華人藝術家趙無極和朱德群的作品中所看到的那樣,在純粹抽象的視覺形象中表現著與西方經典的抽象藝術迥然不同的中國韻味和氣質;它也可以是意象的寫意的,如在吳冠中和劉迅的作品中,藝術家視閾中的自然景象是用抽象或半抽象的語言來表現的,具象或物象和色彩的基本要素一樣,只是成了抽象表現的符號和藝術家情感的載體。藝術的價值最終決定其市場價值。
西方目前市場價格最高的藝術品還是現代主義的藝術品,如印象派油畫、畢加索的作品,包括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作品一直是西方各大拍賣公司的價格風向標,這是寫實油畫和波普藝術所遠無法企及的。中國的抽象油畫從“八五美術新潮”以來一直在邊緣地帶頑強地生存著,它長期未被市場青睞表明它還未被功利主義所腐蝕,它的創作狀態是真實的。因此,抽象油畫目前的市場價格對藝術投資者來說,意味著巨大的機會。
風水輪流轉,在中國當代藝術急需補上現代主義這一課時,中國的抽象藝術無疑將迎來它自己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