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孔子標準像在爭議聲中公布后,一些地區(qū)開始“如法炮制”,為歷史文化名人“統一長相”。然而一次次標準像的出爐,帶來的是輿論爭端四起。事實上,今年被卷入標準像事件的歷史名人不止孔子。9月12日,山東惠民縣已為“武圣”孫武標準像揭幕,另一地區(qū)也曾有為“亞圣”孟子發(fā)布標準像的想法,山西解州關帝廟文物保管所也有意為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關羽制作標準像。
記者在百度搜索欄中輸入關鍵詞“標準像”,共搜索出相關網頁達41萬多個,多數都是在孔子標準像發(fā)布前后關于這一事件的報道與爭論。幾千年后孔子突然有了“身份證照”。中國孔子基金會9月23日在山東曲阜對外公布了孔子標準像,引來各方關注。就在圍繞這一事件的討論即將平息時,又有媒體報道稱,山西解州關帝廟文物保管所有關負責人曾表示,有意效仿孔子基金會做法,為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關羽制作標準像。盡管后來解州關帝廟文物保管所表示,發(fā)布標準像“純屬閑聊”,而且他們所謂的標準像與孔子標準像完全是兩碼事,僅僅是想提供一種關羽形象,來滿足百姓祭拜。
但這一事件之后,“標準像”的提法再次成為爭論的焦點。2002年5月修訂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對“標準”的注釋是,“衡量事物的準則;本身合于準則,可供同類事物比較核對的事物”。根據詞典的注釋,這是否意味著標準像相當于為今后關于孔子或關公形象的藝術創(chuàng)作立了規(guī)矩?孔子標準像出來后,有人質疑:孔子基金會發(fā)布標準像享有版權,屬于商業(yè)行為。
對此,孔子基金會副秘書長王大千說,享有版權并不等于就一定要收取版權費,對于公益性的活動,如社區(qū)、大學等要塑孔子標準像,基金會最多只是監(jiān)制,肯定不會收取費用,而對于想將標準像用于商業(yè)用途的單位,基金會將適當收取一定版權費用,但這部分收入將會納入基金會基金中,最終仍用于公益性事業(yè)。
有網民認為,孔子標準像并不標準,只不過使這個世界上又多了一種孔子像,這并不能阻止人們繼續(xù)去想像孔子、探索孔子,因為思想和文化是不能被強制統一的。還有一些網民甚至稱,標準像是以“強制”的方式占領人們對孔子外貌的想像空間。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名譽所長、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王殿卿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已經有被經過歷史檢驗、被世人普遍認同的吳道子所繪孔子行教像,為什么還要再創(chuàng)造一個標準像去讓全世界公認呢?這個作品真能經得起歷史檢驗嗎?
面對質疑,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長張樹驊說,孔子的偉大之處在于他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及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而孔子長什么模樣并不是最重要的。孔子形象不統一,不利于樹立世界范圍內公認的孔子形象。發(fā)布孔子標準像的主要目的在于能讓全世界對孔子有一個比較一致的印象,進而有利于傳播他的思想和學說。
據張樹驊介紹,臺灣地區(qū)“中華孔孟學會”早在1986年就已制訂出了臺灣地區(qū)的“統一孔子像”。孔子像的主創(chuàng)人員、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胡希佳說,這個標準像是以唐代吳道子所繪的孔子行教像為基礎,在廣泛征集繪畫、雕塑作品和征求儒學專家、歷史學家、雕塑繪畫藝術家及孔氏后裔等人士的意見基礎上,最終設計而成的,力求了形神統一。孔子研究院副院長孔祥林認為,孔子形象不一,對中國人也許不是個問題,但對孔子接觸不多的外國人就是個大問題,孔子千像千面,外國人不知道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孔子。
隨著對外友好交往的增多,制作一個統一的孔子像大有必要。但孔子故鄉(xiāng)曲阜市的一位負責人在得知標準像消息后說,即便要發(fā)布孔子標準像也應由孔子后人來負責,由其他單位來發(fā)布有沒有說服力值得商榷。對于關公也要制訂標準像的問題,山西解州關帝廟文物保管所副所長傅文元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即使推出關公標準像,也不會存在唯一性和強制性的問題。關公標準像旨在弘揚關公文化,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或者仿制。山東師范大學一位教授認為,現階段我國提倡創(chuàng)新思路,深入挖掘開發(fā)傳統文化資源,發(fā)布標準像的做法雖能擴大影響,但做法過于簡單,人們對其關注也只能是一時。
這位教授擔心,類似標準一旦盛行,可能會使文化活力衰退,因為任何標準的推行,或多或少地都含有強制的成分。他認為,2000多年前的孔子文化魅力之所以至今經久不衰,正是得益于其文化底蘊的多元底色而非所謂的標準。而根植于民間傳說的關羽,其神像也是形態(tài)各異。
正如“1000個觀眾眼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一樣,很多東西都是見仁見智,所以本身承載著歷史遺存的文化偶像,一旦被標準化后,還能保留多少生動的文化信息,令人擔心。山東大學文化產業(yè)基地副主任唐錫光認為,發(fā)布孔子標準像本身并沒有錯,由于發(fā)布者孔子基金會是帶有官方色彩的組織,因此發(fā)布標準像是一種典型的自上而下推廣文化的做法。事實上,所謂的孔子標準像并不具有強制力,因此發(fā)布標準像實質上只能算發(fā)布者擴大自身影響的一個比較成功的策劃,與文化傳播及產業(yè)發(fā)展的關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