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公共藝術置于公共空間,與所處的環境融為一體,與其周圍毗鄰而居的社區公民朝夕相處,不知不覺地就會對公民的審美水平的提高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引起、觸發公民的共鳴而完成二次再創造。公共藝術的功能不僅體現在妝點城市、改善公共環境、彰顯地域文化和時代精神諸方面,而且也體現在傳播美學、熏陶公民、普及美育諸方面。所以,對公共藝術審美價值的研討,也就成為了今天一個重要的話題。
本期邀請的專家:石向東、楊文會、石村、葉熾堅、喬遷和大唐。都市中城市雕塑的張力石向東黑格爾在《美學》第一卷《全書序論》中說:“藝術的顯現卻有這樣一個優點:藝術的顯現通過本身而指引到它本身以外。指引到它所表現的某種心靈的東西。”雕塑以三維的物質形象塑造一種氣氛,將作者的心境、感受變成一種可觸及的實體,從而引起觀眾情感上的共鳴。這種審美的體驗是通過雕塑的形態、空間傳遞的,它所表現的心靈的東西,固然要靠受眾自己去體驗,無論觀眾所獲得的這種體驗與雕塑家所要表達的雕塑主體是否同構,雕塑總能喚起受眾的聯想,欣賞者的心靈能夠體會到被觸及的感覺,雕塑作品就形成一種巨大的張力,輻射受眾的心靈。
一、視覺張力雕塑藝術的視覺張力就是通過雕塑語言的特殊性或個性來表現的。雕塑作品是以雕塑造型的空間立體性、材料的永久性和形象的高度概括性為特征的。它所具有的三度空間、實際存在的體量、可視又可觸摸的特點,決定了雕塑藝術自身獨特的詞匯與語言,如體積感、體量感、空間感、材料質地感,以及由此演化出來的體面轉折的方圓關系、空間穿插的虛實關系、團塊起伏的剛柔關系、材料加工的肌理效果,這些詞匯具有鮮明的空間形式和物質技巧的特征。
首先,雕塑作品的形式借助不同的物質介質呈現于世。質地細膩、色澤滋潤的大理石,高雅、莊重,粗糙厚實的石塊,樸實自然,金屬光澤材料給人都市現代感,青銅成品的粗糙不平,顯示出光線飽和的張力,輕質光滑的木竹材料讓人放松,有舒適、田園感,還有粘土初稿的柔性、陶土的粗獷大氣、細瓷的典雅高貴、玉石的溫潤柔和,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美感特性。
其次,雕塑作品本身的形式構成和構成雕塑整體形式的環境——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雕塑作品表現張力的最根本要素。雕塑家們就是在探索空間、體量、容積、線條、質感、光線和運動等要素中傳達自己的情感、主題。再次,雕塑的技法表現是視覺張力擴張的重要手段。
同樣材質的雕塑作品在經過表面處理之后,其特質會有所變化,同樣的材質經過不同的處理后,有時它的表面像春天的海洋那樣溫和,有時又像巖石一樣堅硬粗糙,有時卻像沙漠那樣寬廣,有時像蜜桃蘋果般的讓人喜愛。二、精神張力雕塑作品作為占有一定空間的存在,運用其特殊的語言表現視覺張力,最終目的就是反映自然界和社會生活,表現藝術家內在的思想情感與價值取向,讓人們在對其作品的欣賞過程中受到藝術的感染而產生共鳴,從而得到美的享受與思想感情上的陶冶與升華。
因此,雕塑藝術的張力不僅在于形式的表現,最重要的是反映精神現象、文化現象,社會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無論是個體思想表達還是主題事件的再現,雕塑的精神張力通過雕塑語言滲透到人們的精神層面,在人們心中劃起波紋,雕塑作品的精神張力是雕塑存在的最終目的。城市雕塑作為城市的一個構成要素,其精神張力往往是人們互相交流思想而達到互相了解的工具。
經典的城市雕塑除了滿足人們審美的基本心理需求以外,還要滿足回歸自然、回歸歷史、回歸高尚情感的心理需求。人們喜歡歷史文化、歷史遺跡,具有懷舊的心理,喜歡回憶過去;人們還常常通過與歷史的對比“憶苦思甜”,展望未來。城市雕塑承載著人們的歷史、記錄著城市獨特的文化、傳達了一個城市的獨特魅力,此種內涵的精神張力是現代城市雕塑最重要的主題,雕塑還具有精神教育的張力。
荷蘭鹿特丹市的紀念碑雕塑《無心臟人》,當人們看到那座雕塑,立即就會喚起精神上的痛苦和震撼,進而聯想到二戰中被毀的城市和受難的人們,激起觀眾對法西斯的痛恨和對和平的渴望、珍惜。而這種強烈的感受來自于被分隔為實體和虛體的軀干,尖銳的棱角與伸向天空的曲線和最大扭曲的形體形成強烈對比的形態。
隨著雕塑技法的發展,雕塑的內涵也發生了變化。從最初個人自我的表現、審美的需要、史實的記錄、文化的傳遞,到今天的娛樂趣味功能,雕塑藝術走下“神壇”,從架上形式、美術館和畫廊里走進人們的生活空間,現代城市雕塑從新的角度詮釋雕塑的精神張力。雕塑家們不再刻意著力于藝術性,而是更加貼近于街道上的各種設施或與景觀上具有一致性。墨子云:“食必常飽,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麗;居必求安,然后求樂。”雕塑作為社會的產物,必然要滿足人的生理需求。
現代的大都市社會,隨著高科技發展的無限張揚,各種各樣的先進建材的運用,大樓越蓋越高,城市空間越來越小,不難想象,它會產生對人類不利的消極面,挑戰著人類的自然承受力。城市雕塑以其生動而富有變化的色塊,抑揚頓挫、瀟灑而流暢的富有節奏感的線條,通過視覺悄悄地撩撥著人們的愉悅情思。
人們想在緊張的生活工作之余放松自己,需要舒適的環境,人們喜歡在美感的公園里散步、游戲,要使環境更好地實現這些功能,城市雕塑通過精神愉悅作用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這種精神張力是城市雕塑的新功能。雕塑總會留下許多意義的“未確定點”或“空白”之處,需要人們通過創造性的想象去發揮,這正是雕塑的魅力和精神張力所在。城市雕塑審美的過程是一個多元化的感受與認識的過程,雕塑以其獨特的三維視覺形式,產生極具魅力的視覺張力。
這種張力滲透到自然環境中,與人文環境、社會環境和心理環境相融合,產生環境張力。三、環境張力雕塑發展到現代,造型的目的并非表現一種愉悅感官的美,而是傳達自然形體中所蘊藏的生命活力,建立雕塑與人的基本關系。雕塑藝術已不僅是裝飾都市生活的奢侈品,還把城市本身作為藝術品,以提高城市整體環境的質量。雕塑反映的內涵從人變成環境,一座優秀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最佳體現,是城市的焦點,因為雕塑反映了城市文化、環境、心理,雕塑的張力從人也飛躍到整個自然環境。
城市雕塑從本質上講是一種追求人與自然之和諧、追求現實生活平衡的環境藝術。我們不難看出:世界各地的許多城市雕塑作品在美化環境的同時,也已成為其城市或地區的標志與象征。這些作品題材廣泛,構思巧妙,做工精致,在不同的空間場所中,根據不同的環境需要,能恰到好處地調節人們的視覺和心理感受。城市雕塑一方面連接城市雕塑和城市空間的關系,運用城市雕塑的語言方式表現城市空間的張力;另一方面,城市雕塑文化功能被不斷發掘,城市雕塑與城市的自然環境、文化背景產生了密切的聯系。
沙里寧曾經說過:“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從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負。”他還說:“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城市雕塑的張力不僅需要雕塑家們巧奪天工的技法,需要深刻的內涵,還需要周圍環境的協調,高貴的花瓶放置于陋屋中就無張力可言,中國城市雕塑需要的只是一個新的環境。
論公共藝術的審美價值與非審美價值楊文會與諸多藝術表現形式的價值內涵一樣,公共藝術的價值包括審美價值和非審美價值。一、公共藝術的審美價值公共藝術的審美價值體現為通過對公共藝術的欣賞,使公眾在獲得審美愉悅的同時,培養審美能力,塑造審美境界,心靈和性情得到陶冶,進而推動文化心理建設與智力開發、倫理儲備等。
l、帶來審美愉悅。公共藝術作為一種公共開放空間的藝術創作與相應的環境設計,一種重要的視覺藝術形式,它首先帶給公眾的是視覺美感,給人帶來審美愉悅。2、培養審美能力。培養審美感知力。公共藝術作為與廣大公眾距離最近的藝術形式,更利于公眾把其作為情感對象進行感知和把握,其在審美的敏感能力的培養方面具有其他藝術不能替代的積極作用。培養審美創造力。
公共藝術存在于公眾生存的公共空間中,與人的接觸、交流最直接、最密切,人們在與之不斷地接觸中會經常受到來自公共藝術造型方面的影響,逐步形成一種藝術造型能力、從而提高情感造型即審美創造力。3、塑造審美境界。審美境界的塑造是個體通過對公共藝術自覺進行心性、性情上的自我鍛煉、陶冶、培養和提高,最終達到超越的自由境界。公共藝術可以使公眾在獲得審美愉悅的同時,把感性的沖動、欲望、情緒納入審美的形式之中,通過理性的規范、疏導、凈化,引向審美的境界,使公眾自覺完成審美境界的塑造。這種境界的塑造會使公眾在心靈的震蕩與洗禮中培養起審美的人生態度,并最終使心靈不斷得到陶冶和人性不斷得到構建。
培養超功利的精神境界。公共藝術品的審美層面處于非實用的狀態,具有虛幻性質,它使公眾在接受時,暫時和現實利害拉開一定距離,培養其超越實利意識的對形式的感知,從而逐漸形成超越現實功利的精神境界。審美境界的培養,就是對人性的一種培養。所謂對入性的培養也就是對人的文化心理結構的建構,公共藝術可以使人在智力、倫理、道德等心理層面得到完善和發展,從而有助于提高個體全面素質的建康發展。
二、公共藝術的非審美價值公共藝術的非審美價值是由其非審美層面所決定的,包括以下幾方面:1、知識經驗的積累。公共藝術表現的范圍非常廣泛,它所承載的知識面也非常廣泛,包括歷史、民俗、心理、宗教、政治、文化等多個領域。公共藝術以審美意象形式將這些知識傳遞出去,使公眾在對公共藝術品的使用與欣賞的自由狀態下潛移默化地接受知識,這種獲得方式比系統的科學教育更加豐富、具體,并能和現實生活情境緊密相聯。
2、思想道德的修養。公共藝術于感性的形式中融入了政治理想、道德意識、行為禮儀等方面的價值取向和價值判斷,它可以使公眾在審美境界中去感悟藝術家融入在作品中的這些因素,從而提高思想道德修養。3、精神、意志的激發。公共藝術通過營造公共空間藝術氛圍使公眾獲得一種精神、意志的激勵與鼓舞,催人奮發進取,從而由精神轉變為一種實際行動。
一個時代理想主義色彩的標簽喬遷去年,我在《中國文化報》上發表了一篇有關公共藝術的短文。文中提出,公共藝術在當代實驗藝術橫行的藝術氛圍下,是一種具有烏托邦色彩的審美載體,它是維護藝術真善美尊嚴的藝術形式。但是,文中并沒有提及公共藝術何以具有如此的審美價值。根源在哪里呢?我想應該有這樣幾方面原因。首先,我要強調,美是具有普世性的。盡管不同的時代、地域、民族、個人具有審美認識外延和內涵上的差異,甚至在某些方面是矛盾的,但是普遍性的美是存在的,也只有普遍性的美存在,人類的審美才有意義。
在當代中國,藝術可以非常自由地弘揚個性,以真善美為標準的審美價值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藝術創作的主流并沒有偏離真善美的主線。尤其是公共藝術,其接受主體的大眾化,決定了它必須符合普世性的審美標準。公共藝術在中國發展二十多年,藝術質量良莠不齊,且不成熟的、粗制濫造的比重較大,但是幾乎建設的每件公共藝術都被賦予崇高的涵義或美好的愿望。
我們所常常批評標語口號式的作品不也都有美好的解釋嗎?對于奮斗精神的歌頌、對明天的憧憬是這個時代公共藝術的最重要主題,至今亦然。我們會說這是一種假大空的藝術,但是在近三十年來,這些似乎是假大空的精神指向事實上正是這個時代的英姿勃發的精神體現。這種精神表現就是當代公共藝術審美價值的所在。當然,我不否認,從藝術自身的角度看,這時期的大多數公共藝術算不上成熟,但它們確實凝結了這個時代的理想主義精神,也許幾十年后,當我們不再首先把它們當作藝術,而更多認為它們是文化遺跡的時候,恐怕會更客觀地解讀它們的審美價值。
另外,公共藝術是以公共性為前提的,公共藝術建設的各方環節都保證了公共性的特點。公共藝術的選擇方式是接受者起決定作用,這個接受者可能是某位起決策作用的領導,也可能是一個由專家、領導組成的群體,甚至是諸多社會各階層的人員,作為創作者的藝術家的聲音往往無足輕重。我不在此討論這種公共藝術選擇機制的優劣,而是陳述一個鐵的事實。可以想見,這種選擇方式決定了公共藝術的審美價值必定體現著社會接受群體的趣味。即使指定藝術家接受公共藝術設計或是購買現成藝術品作為公共藝術,都由接受者的審美理想決定了公共藝術的選擇,這樣藝術家個人的審美趣味必然在整體上是適應群體審美趣味的,越是公共藝術的接受群體大,公共藝術審美趣味的普世性就越強。
而普世性越強的公共藝術趣味就越體現出審美價值的健康性。所以,我要說,公共藝術是一個時代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審美標簽。公共藝術的歷史與審美價值評說大唐中國的公共藝術自產生之日起,就對公眾的審美產生作用。有的學者認為,中國是個缺乏公共藝術歷史的國度,在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長河中沒有產生公共藝術。
其理由主要是中國自秦統一中國建立第一個封建王朝以來,一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一直是中央集權制的政體。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其時是家天下的時代,沒有民主或者說沒有真正的民主思想產生。
沒有民主、自由的社會,哪來的什么公共藝術?而筆者認為,上述言論過于片面,公共藝術不等于城市雕塑,公共藝術應該是一個“泛公共藝術”的概念。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公共藝術行為,產生過公共藝術,只不過沒有出現過狹義的城市雕塑而已。秦以虎狼之師橫掃天下,吞并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在征巡天下之時,好大喜功的秦始皇封禪泰山,臨東海,登瑯琊臺,刻石以銘功,以威懾天下。后世帝王大效其尤;中國是個各種宗教學派并存共生的國度。自西漢時佛學東漸,逐漸在中原地區得以廣泛傳播,被帝王貴族們所推崇、利用,成為鞏固其封建統治的工具,甚至出現了以政代教、政教合一的現象。
后來釋、道、儒三教鼎立,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體。這些不同的宗教學派,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廣修廟宇,大肆開窟鑿佛,為信徒提供頂禮膜拜、修身養性之所。僧侶們開堂說法,為信徒們開宗明義,普渡眾生,引得香客盈門,人頭攢動,絡繹不絕。洛陽龍門石窟、敦煌石窟、大同云崗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等著名石窟,和大江南北、黃河兩岸的著名寺院道場,都是善男信女們踏破鐵門檻、心儀之所在;
中國社會又是一個宗法社會,同族、同根、同源、同種的觀念根深蒂固。每個姓氏都是一個龐大的宗法集團,每個宗法集團又有若干個支系集團組成。每個宗族支系,幾乎都有一個宗祠,以祭奠祖先,處理宗族事務。這是一種原始的血緣關系構織的巨大網絡。但是,這些大大小小的宗法集團又必須服從皇室集團,對皇權絕對忠誠。秦始皇的刻石銘功是向天下人宣揚他的不世之功,宣揚他無敵天下的權威,是讓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他的神圣不可侵犯;
佛、道、儒及其他宗教的廟宇道場,是聚眾說法之所,是供所有信徒參拜頂禮的公共場所;宗法集團的宗祠家廟,還有為烈士、賢哲建立的陵寢祠堂,有一定私密性,但是又對一部分人是開放的,又屬于公共場所之范疇。綜上所述,這些摩崖刻石、廟宇、祠堂、陵寢都在一定程度上屬于開放的空間,都是讓公眾參與的,而且表現形式又是藝術化的,又在各自的歷史時期達到了巔峰的地位。
這其中,自然造就的山川林木環境,與人類歷代修造的建筑物、陳列品相得益彰,山川之空寂幽靜,與建筑之莊嚴肅穆達到了和諧相生,幾近完美統一,可謂天人合一。經典的范例比比皆是,它與今天所提倡的公共藝術概念是絕對吻合的。那么,又怎能說中國歷史上缺乏公共藝術?從根本上講,中國傳統文化對人的教育準則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讓人參與社會公共事業;而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載體,書法也好,繪畫也好,雕刻也罷,戲曲音樂也罷,都承擔著“成教化,助人倫”的社會功能。
如此說來,中國文化的主體、客體都強調了以人為本、天下為公的思想。中國的藝術在審美過程中參與了社會教化的過程,同時藝術的審美價值在參與改造社會的過程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在新聞信息傳播不發達的中國古代社會,中國的藝術則發揮了社會公器的作用。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公共藝術則承載了更多的功能和使命:以大型城市雕塑為龍頭的公共藝術項目,是當代城市的眼睛,是當代都市的標志。它不僅妝點了城市、美化了環境、展示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銳意開拓進取的時代精神,而且更重要的是傳播了美,對與它朝夕相處或頻頻接觸的公眾產生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提升了公眾的審美欣賞水平、藝術鑒賞水平,從而提高全民的整體素質,通過審美評判獲取了最大的價值。
享受公共藝術葉熾堅我國在改革開放以來,各大中城市已經把公共藝術納入到城市的規劃與建設中去,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文化廣場、運動廣場、城市雕塑、休閑公園、游樂中心。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造型新款的廣告牌、車站廣告亭等等,都在通過這一公共藝術的形式來傳遞社會公共信息和文化精神。公共藝術在改變著都市的景觀并融入到人們的生活空間中去。
公共藝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精神,就讓我們好好地享受吧。一、享受生活中各種內容與形式的公共藝術——雕塑在遠古的社會里,各種宗教的雕塑,它們何以成為崇高的、震懾人心的圣物,是因為它們背后皇權、神權的作用,信仰的作用。這些遠古的教堂、神殿、金字塔、神廟、長城、兵馬俑、佛像等等,這一切歷史留下來的遠古公共藝術,以及在近代社會各國建造的領袖雕像、英雄人物雕塑,戰爭雕塑、歷史故事雕塑,現在已大多數成為當今人們去享受的旅游勝地。
它可以使人們了解歷史、認知歷史、研究歷史和社會的文化變遷,研究信仰、宗教、建筑、科技、藝術等等的發展規律,使現代人可以得到教育,在精神上得到享受,信仰上得到支持。同時也可以給當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這些公共藝術已成為一個城市的靈魂,一個城市的標志,一個城市的象征。
每天成千上萬的游人在享受著它們的美麗,領略它的風采與神韻,使我們更深刻地理解該城市,觸摸到城市更真實的靈魂。這些雕塑已不僅是一種藝術的表達,更重要的是一種公共性審美和文化相聯系的公共藝術。正如“兵馬俑”的所在地西安臨潼在流傳這么一句話“翻身不忘共產黨,致富全靠秦始皇”,這已足夠證明這一公共藝術給當地帶來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成果。二、在公共藝術中享受生活在現代的生活中,有著各種各樣的公共藝術,主題公園、文化公園、休閑公園、兒童公園、濕地生態公園等場所已是人們必不可少的享受生活的地方。
美國的迪士尼公園已成為美國的一種文化象征,它那里有適合大人、小孩的游樂項目。它在世界各國的主題公園每天都接納數以萬計的游人。休閑公園、文化廣場又是提供人們工作之余去享受生活的地方,人們在散步、運動、跳舞、唱歌、娛樂。兒童公園則是小朋友最喜歡去的地方,那里有各種各樣的游樂項目,給父母親及小孩帶來最大的享受。濕地生態公園更是人們避開繁囂的城市生活的好去處,讓人們享受著大自然的空氣、陽光、花草、樹木、亭臺樓閣、石頭、山水之美。公園、廣場、濱海長廊等地的一些趣味性與功能很強的雕塑又總是給人們帶來一種情趣與歡樂。
如青島東海路的《螃蟹上岸》,它既是一組很有趣的公共藝術,同時又可以作為人們走累了停下來休息的椅子,真是其樂無窮。各種造型古典的現代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各種獨特的中西方形式的噴泉則更是人們停下來照相留念的好地方,一張好的照片留下了一種享受生活的記憶。三、享受生活信息時代的公共藝術——城市廣告媒體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每天出門一抬頭就會看見各種形式的廣告媒體。繁華的主要路口往往有造型現代的大型電子廣告,這是一種有聲有色的公共藝術。
公共汽車站則是上下班人群聚集的地方,這早已給廣告媒體的設計師早已把廣告設計成一種有特定功能的漂亮的公共藝術,人們除了享受到遮擋陽光和風雨的功能外還可以享受到各種新產品信息和娛樂信息等。如果坐車到公路和高速路上走,兩旁的大型廣告牌也同樣傳達了各種信息給人們,這一大型的造型多變的公共藝術給路兩旁增加了不少色彩,即使我們坐在車里也能享受到最新的各種各樣的信息。遠古時代人們享受著圖騰這一公共藝術,它提供給人們的是精神上的信仰、崇拜,使人團結、追求開拓。
而隨著人們的生活不斷改善與提高,公共藝術也隨之不斷創新,日新月異,它使人們的生活品質得到提高,既有美化功能又有社會文化宣傳與引起人們關注的作用。它是與城市共同成長,與市民共同生活的藝術。隨著國際間的商貿信息交流、旅游業的興盛,各種文化活動的繁榮,也大大推動了公共藝術的發展。它在設計師與民眾之間的雙向互動制造出來的公共藝術引領著人們用不同的觀察與思考方式去親近公共藝術,關心公共藝術,甚至融于公共藝術活動和氛圍之中。
別讓公共藝術穿上“皇帝的新衣”石村近年來,公共藝術——特別是以雕塑為媒介的公共藝術在中國大地上遍地開花。這種可喜的景象使我們感受到了雕塑事業的興旺與繁榮,我們雕塑家們為此深受鼓舞,因為這畢竟是中國雕塑事業百年難得一遇的大好形勢。
但是在欣喜之余,對于公共雕塑藝術創作中的問題也還是很有必要不斷進行總結,以便公共藝術真正成為大眾的藝術和為大眾所接受的藝術。近年來,各地所組織的具有公共藝術性質的雕刻大賽和創作活動頻繁舉行,比如長春、天津、北京、杭州、惠安等地均舉行過多次有關公共雕塑藝術的創作活動,這其中也曾產生了一些比較好的作品,成績不容抹殺。
但同時也存在很多問題,最突出的問題是脫離大眾,缺乏公共性。有些雕塑家只想表現自己的“觀念”,而完全置大眾的審美和欣賞于不顧,所創作的作品缺乏美的形式、甚至就是不加任何處理的石料堆砌;有些作者是以極不嚴肅的調侃方式參加公共藝術的創作,對作品的內容和形式都沒有充分進行構思和推敲,隨便刻成什么樣子都無所謂;
有些造型像是公園里的實用物品,與藝術不搭界;還有一些被特邀來的外國藝術家所創作的那些實在不能恭維的“作品”…這些令人遺憾的作品之所以存在,甚至能被吹捧,不外乎都披著一層“新觀念”的外衣,也正是因為這可以無限夸大和任意解釋的“新觀念”,一下堵住了大家的嘴,使得老一代藝術家們怕被扣上“不包容”的帽子而不能發表什么意見,使得中年一代藝術家們怕傷了同行之間的和氣、也同時怕被人說成“保守”而不好發表自己的真實看法,使青年一代怕被人認為“沒才氣”而不敢發表什么意見,有時還會盲目效仿以圖受到“新觀念”理論家的關注和贊揚…
由此,這種公共藝術的話語權無形中就被所謂“新觀念”者們占了優勢,使當下的公共藝術的實際功能和價值大大被削弱了。而這種現象所造成的后果就是魚龍混雜、美丑混淆,使公共藝術失去了公共性,也失去了大眾的熱愛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最終導致剛剛興起的公共藝術失去存在的土壤而逐漸衰亡。公共藝術,其功能屬性顯然是與公共環境和公眾相聯系的,它不是藝術家孤芳自賞的自娛產品。
作為藝術家個人自己工作室里陳放的作品或者作為藝術家個人展覽的作品,怎么搞都是可以的,因為這不侵犯別人的權利。但作為公共藝術,那它就不僅是藝術家個人的事情,而是占有公共資源的一種特殊“產品”,作者就應該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認真負責的精神對大眾負責,為他們提供合格的產品——公共藝術的精品。那些不顧民族文化背景和審美習慣,在“新觀念”外衣掩飾下的所謂“觀念藝術”,不過是“皇帝的新衣”,究竟是怎么回事,作者和觀者心里其實都很清楚,只是大家都不愿意捅破這張窗戶紙罷了。為了使公共藝術真正走近大眾,真正為大眾而創造,也為了使我國方興未艾的公共藝術能健康地向前發展,希望我們不要讓公共藝術創作穿上“皇帝的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