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別:“新達達”●日期:20世紀60年代●“新達達”1962年,在紐約西德尼。賈尼斯美術館舉辦了“新現實主義”的展覽。該展覽的作品試圖揭示生活的本來面目或者表達反叛的意愿。后來,“新現實主義”也被稱為歐洲的“新達達”。代表藝術家有切薩·巴爾達契尼和伊夫·克萊因。羅伯特·勞申伯格,1925年出生于美國堪薩斯州。他曾就學于美國的黑山學院,在黑山學院的經歷使他接受了達達主義的藝術觀念。
在20世紀60年代,他開始把大眾圖象拼貼成大型絲網版畫,對波普藝術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他的作品就是要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限。正如他所說:“繪畫是藝術也是生活,兩者都不是做出來的東西。我要做的正處在兩者之間。
”●“集合主義”1961年,在紐約現代美術館舉行了一個名為“集合藝術”的展覽。在這次展覽中,策展人威廉·c·塞茲將一些作品放在一起展出,這些作品基本上是拼貼而成,有用廢品拼貼的雕塑、繪畫還有達達派的裝置作品,包括杜尚的現成品。塞茲將這些作品統一稱為:“集合藝術”。他對這種藝術作出的解釋是,它們都是裝配起來,它們的部分或全部材料都是現成品,而不是運用了藝術材料。雖說,之前畢加索早就用過拼貼手法演繹作品,但當時的拼貼更注重對傳統繪畫形式的突破,而60年代的拼貼,則試圖反抗脫離現實的抽象藝術,回歸現實。
今天的藝術作品中,把攝影作品貼上畫,把畫上貼上鐵釘、木屑等等,都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可是,在50年前,那可是絕對先鋒的行為。因為當時,經過半個世紀的爭斗,抽象繪畫已經完全占據了繪畫的主流,從反叛者的面目變成了新的權威。特別是,在二戰后,抽象繪畫走向了一個自我的極端,忽略現實,作品只剩下了色彩、線條和結構。于是,一批新人再度開始反叛。
這次,他們試圖突破的是藝術本身材質的變化。當繪畫從形式上具象、抽象再也無法改變的時候,他們弄出了拼貼畫,試圖通過物質,調整藝術和現實的關系。于是,當代藝術從打破藝術限制開始,繼續更加貼近普通人。他們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先從材料上貼近普通人的生活。“新現實主義”切薩·巴爾達契尼和伊夫·克萊因和“集合主義”的羅伯特·勞申伯格和賈斯伯·約翰斯就是其中重要成員。今天,拼貼已經成為藝術家最常見的手法。
這是賈斯伯·約翰斯給人印象最深的作品。他很擅長使用人們熟悉的社會符號,在作品中,他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色彩的顏料進行拼貼,使之看上去像是浮雕。“集合主義”有兩個人,是這次拼貼成風的主要人物,羅伯特·勞申伯格和賈斯伯·約翰斯,他們二人都深受杜尚影響。在20世紀50年代抽象主義的興盛期,勞申伯格將達達藝術的現成品與抽象主義的行動繪畫結合起來,創造了著名的“集合繪畫”。1953年他得到了一幅德·庫寧(Desrc="http://www.ce.cn/kjwh/ylmb/ylkx/200702/19/W020070219315672296263.jpg">這個毫無生氣的“紀念碑”是切薩對消費時代的總結。
他的這種破壞行為暗示出無限制的消費具有強大的破壞力。在創作中,勞申伯格認為,一切有價值的廢物,都可以拿來當作藝術素材,硬紙板、廢鐵、鳥的標本、破布,甚至是瀝青、石頭等等都可以是他創作的素材。他把它們重新粘貼在畫面上,涂上顏色,重新處理。勞申伯格自己將自己的藝術稱為:“混合藝術”。克萊因認為“感覺是世界最好的資本”。
他的畫是易于感知的、內涵無限的板塊,有一種迷惑力,畫面滿盈而純粹,可以無限聯想。在慣用色彩的襯托下,這幅作品呈現出一種夢幻般的神秘感。他按照日常用品的造型,用青銅雕塑出一些雕像,并為它們涂上色彩和商標,試圖從外形上仿制生活用品。他的青銅啤酒瓶改變了人們對傳統雕塑的概念,雕塑一定是高貴的、偉大的形象嗎?難道不能有現實中的普通生活品嗎?賈斯伯·約翰斯提出:“形象是有等級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