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傅中望,1956年出生于湖北武漢。1982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藝術系雕塑專業。湖北省藝術館館長,著名雕塑藝術家。以《榫卯結構》系列作品奠定了在當代雕塑史上的地位,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參展并獲獎,《榫卯結構》1989年獲第七屆全國美展及第七屆省美展銅獎。在湖北省藝術館一樓大廳右側,醒目地陳列著一個以“帽子”為主題的系列作品。該作品是藝術館館長傅中望,為鄭州市鄭東新區CBD如意湖景觀所創作雕塑藝術品《群英會》的縮影。這個作品,是傅中望早期作品《榫卯結構》的延伸。《榫卯結構》系列作品,為傅中望奠定了在當代雕塑史上的地位。
專家認為,傅中望把中國傳統建筑“榫卯”拼接的概念,融入到藝術創作中,一舉復活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資源的“榫卯”結構方式,使其在當代文化背景下依然極富意味。初見傅中望,感覺多了點“木匠”的樸實憨厚,少了些大藝術家的瀟灑氣派。“我從小就喜歡琢磨木制類的東西,對其結構很感興趣,還是個不錯的小木匠!”傅中望說,小學五年級時,家里家具都是他做的,街坊鄰居也慕名而來請他做。
“16歲時,我在中學宣傳隊做了一把小提琴,雖然拉不響,但成了一件很精美的藝術品。”從事雕塑藝術后,傅中望認識到要形成自己獨有的藝術風格,必須尋求個性的表達方式,體現自己獨有的“雕塑語言”。“我一直在思考,要找到一種既有中國本土特色文化背景,又有中國獨有結構的東西。”在不懈的追索中,傅中望對自己的“木工”經歷難以釋懷,總覺得有什么東西沒有表達出來。
“我一直對中國古代建筑感興趣,古人都是通過一‘榫’一‘卯’的契合在局部開始構造,然后向外延展。”他認為,中國建筑的特點是平鋪,如故宮、蘇州園林;西方則是縱向的堆積,如巴黎圣母院及其他哥特式建筑。傅中望靈光一閃,突然意識到,一“榫”一“卯”的契合就是“結點”的藝術,它同雕塑的關系將極富趣味。
很快,他創作了第一件榫卯結構方式的作品《知了》。“我當時很興奮,隱約感覺到我在神秘的藝術隧道里找了自己的方向,內心深處和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有了某種關聯。”為了深化這種認識,傅中望開始認真研究中國古代典籍中對傳統建筑的描寫,并走村串鄉,考察木塔、鼓風機、水車、風車…所有一切與木制結構有關的東西他都不放過。功夫不負有心人。“把物質的東西變成精神層面的表達,我一下子獲得了某種超越的念想。”他豁然開朗,“像電流一樣被貫通,榫卯結構與自然、與人生、與社會、與萬事萬物全都有了聯系。
”傅中望以一貫通,靈感迸發,《榫卯結構》系列作品一時引起國內外雕塑界的廣泛關注,好評如潮,并不斷被邀請出國講學。評論家認為:他以一種獨特的表達方式和屬于自己的“語言”,對傳統文化資源進行了有益挖掘和利用,既有深厚文化背景支撐,又有當代藝術表現手段,傳達對人生對社會的特殊感受。“多年的積淀和苦苦追索,我從榫卯關系中超越自己。
”傅中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