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藝術市場上,上海三象畫廊在上海乃至于全國,于收藏家和藝術家的心中,都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品牌畫廊。去年中國藝術品網,曾有報道采訪過該畫廊的藝術主持俞輝霞女士,談了許多收藏家、藝術家以及市場所關心的一些事情,如今一年過來了,畫廊怎么樣了?俞女士所預言的、預示的一些事情都發生了么?相信網友也和一樣關心著,由此記者再次走向俞輝霞女士。
還是請她談談藝術和經營畫廊的方面的相關法則和理念。俞輝霞記者:你好,俞女士,我們又見面了。去年我們中國藝術品網曾即席采訪過你,其點擊率非常活躍。這次還是想請你聊聊藝術的方方面面和經營畫廊,即市場前景的相關話題?俞:是啊!我們又見面了,時間真快啊。我們三象畫廊當初的定位,可能大家都是知道的:是“三贏”。其實我們還有三高呢?也即“高端”、“高尚”和“高雅”。
藝術家要想進“三象”必須符合這“三高”,否則“三象”概不受理。三象畫廊是一家品牌畫廊,品牌和特色可以說一個畫廊的生命,其實也是一切經營者,必須要念的“生存經”。你可以感受到“三象”永遠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我們代理、簽約的藝術家也是這個“性格”。
記得我們一個學術主持曾寫過一篇文章叫《變色龍畫家》,揭露一些不作為的所謂藝術家,隨著市場跑。油畫好,他畫油畫;國畫好,他畫國畫;具象好,他畫具象;抽象好,他畫抽象;版畫好,他馬上刻版給你看。那么,你說這種畫家能叫畫家?他的特點、特長,或者說特色?
自己的東西再哪呢?畫廊也一樣,如果雕塑好,去賣雕塑;版畫好,去賣版畫;那會失去我們的經營特色。如果沒有特色,人家一問某畫廊都賣誰的作品,結果是什么也說不出來,那么這個畫廊也就沒有生存的必要了。所以目前關閉的畫廊大都是這些。國外有百年的私家畫廊,而我們中國沒有。“朵云軒”和“榮寶齋”等那是國家的行為,另當別論了。
記者:對,你剛才說到的“以不變應萬變”,我是看出來了,這次你們“三象”參展的畫家,如謝中霞、莫雄、李前、仲濟昆、王輝等都是你剛才所說的,屬于“有性格”的畫家。這些畫家在你們“三象”經營得怎么樣?俞:很好。這幾位藝術家,他們各具特色,并具也一直是堅持自己的藝術風格,都有自己的“粉絲”相當穩定。記者:和你交談,我也發現你也有一個特色,就是“品牌”和“特色”這兩個詞,快成你“口頭禪”了。
俞:是嗎!那是好事情啊!其實“品牌”和“特色”并不是多么高深莫測的東西。打個比喻吧。假如你身上這件衣服,在一般的商店里,也就百把塊錢吧,但是你到“恒隆”去看看,沒有兩千塊錢,你是拿不下來的。這就是“品牌”,因為你不光是賣到了服務、環境,還有信譽和質量。而在路邊店里賣的,則又可能是假的,就這么簡單。
買藝術品亦然,假如你只是紀念紀念的,那么請到一些旅游點去賣。三象畫廊經營的是高端的藝術品,講究的是藝術、人文、信譽和品牌。記者:比喻得好。另外:我還有一問。自上海三象畫廊出名后,一些以“三”為字頭的畫廊,不下二十家,你怎么看?俞:這還是“品牌”效應啊!因為“三象”有名啊!他們不過想占點“三象”的“仙氣”而已。并且也說明他們的思惟有問題。實際上“三象”不是隨便叫的,她包涵了“具象”、“抽象”、“意象”,也就是藝術創造的全部過程。
那些跟風的畫廊又怎么能理解這些哩!記者:好,由于時間關系,這次就聊到這里吧,下次我們繼續。俞: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