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來,公眾對藝術的興趣越來越強烈,以中國美術館為例,他們年初舉辦的敦煌藝術大展在63天內共接待了66萬人次觀眾,創造了新的紀錄,而去年中國美術館一整年才吸引了80萬人次觀眾。無論是在中國美術館還是798藝術區,無論古代藝術、現代藝術還是當代藝術的展覽,觀眾的數量都在增長,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之前曾分析認為這是富足之后的民眾文化需求越來越強烈的信息。記者:最近幾年藝術市場一直很熱,但是這主要是收藏家、藝術家、畫廊主、拍賣行等富豪和機構的事情,從一個藝術行業專業人士角度看,你覺得普通的市民在拍賣這件事上能找到什么樂趣?
尤永:樂趣源于興趣,就藝術品收藏而言,興趣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金錢和機遇。每一季拍賣,幾十家拍賣公司,有數萬件作品公開展覽,涵蓋了各個藝術門類,毫不夸張地說,這些公開展覽的藝術品如果加起來,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超過了中國絕大部分省級博物館的藝術品館藏。即使沒有購買的欲望,參觀拍賣會,也是一個最好的學習和欣賞機會。
古人說,“曾經我眼即我有”,帶著這種心態,自然樂在其中。艾思:其實藏家、藝術家、畫廊主、拍賣行人士等都是普通的市民。相對于在這個領域里的職業人士,其他行業領域的觀眾會更直接,更簡單地面對展現在他們面前的藝術作品,心靈的互動則是多種多樣的。樂趣只有在觀眾面對作品的時候,才會知道。記者:你們拍賣行有年收入10萬以下的客戶嗎?你覺得對這些人來說怎么“買”藝術品比較好?尤永:我們暫時沒有開展小拍業務,從我負責的當代藝術專場來說,年收入10萬以下的客人可能非常少。
拍賣是一個高投入產業,在征集作品時,也會有一定的價位門檻,這是由不同拍賣公司的性質決定的。對于熱愛藝術的人來說,用年收入的20%來購買一件藝術品是很正常的消費,在單件藝術品的消費上,個人所能承受的最高價位,大約相當于他年收入的兩倍,或者總資產的10%。艾思:我們畫廊沒有年收入10萬元以下的客戶。他們可以“買”他們喜歡的,價位可以接受的藝術品。記者:最近一次看的展覽是什么?最近有什么讓您覺得有價值要推薦的展覽嗎?艾思:前幾天去看了吳冠中的版畫展,平時一些優秀畫廊的展覽我會抽時間去看。
要推薦的話我覺得兩個展覽要看,一個是草場地藝術文件倉庫正舉辦的《大泉溝》,一個是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的《趣味的共同體》。記者:你個人最近一次買藝術品是什么時候?決定購買一件藝術品最重要的依據是什么?是否權衡喜歡和有投資價值這兩者的關系?尤永:購買藝術品,品質和價值永遠是最高依據,其次才是價位和趨勢。
能夠依據它的價值,買自己暫時看不懂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種進步,一種超越。艾思:1個月前買過一張攝影作品。買藝術品當然一定是買自己心儀的作品,這個是最重要的。但也會有權衡投資價值這個部分,但比重較低。“似乎每一個展覽都巴不得在今明兩天開幕”,正在為明天的展覽開幕大戰做采訪準備的藝術記者K只能抽空接受采訪,“每年都是這樣,但是這幾年連拍賣公司也來湊熱鬧,所以顯得更繁忙了”,是的,這個周末北京將引來藝術展覽的新高峰——除了有近百家畫廊參加的畫廊博覽會開幕,還有超過20家畫廊推出新展覽,至少八家拍賣公司也同期舉辦預展、精品展甚至拍賣會,足以讓藝術圈人士手忙腳亂。
事實上,隨著藝術品價格的高漲,甚至連年收入在10萬左右的人也很難買得起藝術品,收藏藝術品似乎已經成為富豪的專利。尤其是當代藝術界,之前很多藝術家創作作品、參加展覽的時候對于觀眾有特別的關注和重視,而現在,私下里有藝術家也不否認藝術創作正在成為“行業行為”,“主要是在畫廊、畫商、收藏家、朋友之間交流,和觀眾似乎沒有多大關系”。隨著近年來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公眾需求的增強,面對這種強大的需求,博物館管理者、畫廊主、藝術家等或許應該以更為開放的姿態面對那些即使還沒有“購買力”、“審美感覺”的普通觀眾——或許不久以后他們或他們的下一代就會有這種能力。
此外,很多公立和私立美術館、博物館舉辦的展覽的質量仍有待提高——交納場租就可辦展覽的現狀還非常普遍,畫廊業者也不應該只顧推出成名藝術家的昂貴展覽,而應該對年輕藝術家和年輕觀眾多付出一份培養的努力。26-27日,你可以帶著薄薄的錢包去798買些藝術品來。“買得起藝術節”將在798時態空間舉行,參展藝術品價位少至幾十元,最多不超過1萬元。
本次“買得起藝術節”依舊延續兩天,但規模大大超過前兩屆,共有500多件藝術品參展,范圍包括影像、油畫版畫、雕塑等各種形式,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最高不超過1萬元。這些藝術品很大一部分都來自宋莊藝術村。
據挑選藝術品的紅T畫廊負責人介紹,他們傾向于挑選“美麗、積極”的藝術品。據悉,光第一屆“買得起藝術節”就賣出了300多件藝術品。主辦方之一《Timeout》雜志也表示,舉辦此項藝術節是為了讓藝術平民化,將當代藝術充分展現給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