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獎張立川的服裝設計《仲夏夜之夢》,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國際時尚流行相結合,用服裝設計的語言來表達當代女性優雅而不失剛強的獨特魅力。第11屆全國美展獲獎結果公布廣東總獎牌數在眾多省份中遙遙領先再次奠定美術大省地位東方網12月23日消息:近日,由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公布了獎項結果,來自廣東的李節平和張立川分別憑油畫《小夫妻》和服裝設計《仲夏夜之夢》奪得金獎。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榮獲“組織工作獎”。廣東總獎牌數加獲獎提名共51件,入選總數332件,均排名全國第二,僅次于北京,再次奠定了美術大省的地位。為此,本報記者專訪廣東省美協主席許欽松,金獎得主油畫《小夫妻》作者李節平,講述背后故事。李節平說自己接到評委從武漢打來的電話時,一下子還不能接受自己得獎的事實。“我當時簡直不能相信。心情自然是激動異常。”這位1979年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兵,把獲獎的消息第一時間告訴了自己的妻子。妻子正在創作一篇以老公為原型的小說。
李節平1989年考取解放軍藝術學院,1995年進入廣州軍區話劇團做舞臺美術設計。告別部隊后,轉業到番禺任職,繼續自己的創作。他平時就喜歡觀察身邊細微的人、事、物。雖然家里已經買了汽車,他還是喜歡踩單車上下班。“因為踩單車時,你的眼睛可以觀察四周,開車以后,你的眼睛只能盯著路面。”他總隨身帶著相機,一看到有趣的情景就停下單車拍上幾張。
2008年,他居住的大院里搞整修,來了一群貴州遵義的農民工,多是一對對的夫妻。平日無事,李節平總喜歡看他們怎么勞動。時間長了,還跟他們成了不錯的朋友。“我畫里的那對小夫妻,是里面最年輕的一對。男的姓冉,女的姓侯。
姓冉的小伙子性格靦腆安靜,平日話不多,別人說什么總是憨厚地笑笑。他的老婆是典型的農村婦女,健康、結實,外向。”一天中午下班,李節平看到小冉正在砌墻,那種安靜的場景一下子打動了他。他不由自主地拿出了相機,在小冉背后輕叫了一聲:“小冉,回個頭。”在小冉回頭的一瞬間,他按下了快門。后來,李節平反反復復以這批農民工為原型進行了一系列的創作。
最終將小冉和妻子小侯擔水泥的場景糅合在一起了。“以前農民工題材的作品,傾向于把農民工往臟、往丑、往變形上畫。我這個人畫畫和我的個性有些相像,比較樸實、不花俏。我覺得越單純的越能感動人。”之所以采取小冉和小侯凝視觀眾的一瞬間,李節平覺得這種對視是最好最直接的交流。在創作中,李節平不止一次給小冉他們看自己的畫稿,小冉還是像以前那樣訥訥地笑笑,并不評價什么。“我前幾天聯系到了小冉當時的工頭。
得獎的事還沒告訴小冉。我希望能跟他們一起好好喝頓酒。”李節平說。近日,由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公布了獎項結果,來自廣東的李節平和張立川分別憑油畫《小夫妻》和服裝設計《仲夏夜之夢》奪得金獎,陳朝生的水彩畫《出游》等4件作品獲得銀獎,劉炳南的雕塑《博士》等3件作品獲得銅獎,還有一件由廣東畫家武增宏與江蘇畫家合作的國畫《民以食為天》同樣獲得了銅獎,顏蘇平的油畫《3G生活》等5件作品獲優秀獎,著名雕塑家潘鶴獲頒“終身成就獎”,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榮獲“組織工作獎”。
總計各省區的成績,廣東總獎牌數加獲獎提名共51件,入選總數332件,均排名全國第二,僅次于北京,再次奠定了美術大省的地位。其中,《小夫妻》更成為新中國建立以來廣東首件奪得全國美展油畫類金獎的作品。另外,廣州美術學院李偉銘的著作《圖像與歷史――20世紀中國美術論稿》獲“首屆中國美術獎理論評論獎”。“好成績,得益于廣東開放大環境和公平、注重人文關懷的創作氛圍”廣州日報記者:第11屆全國美展上,廣東省取得了優異成績,您個人怎么看?許欽松:廣東繪畫在近百年來的中國畫壇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長期以來,廣東都聚集了一大批有作為的畫家,建國60年,改革開放30年來,每個歷史時期,每個畫種,都有廣東畫家獨領風騷。這要得益于廣東和諧、開放的社會環境,廣東作為文化大省自上而下對藝術創作都很重視,也給藝術家們提供了自由展現自己藝術創意的舞臺。
特別是近30年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思想開放的氛圍,吸引了省外、海外大批有實力的中青年畫家來到廣東扎根,這無疑為廣東畫壇壯大了隊伍。另外,需要談到的是廣東省美協所堅持的宗旨:公平、人文關懷、關注民生。這些特色為廣東畫家提供了良好創作氛圍。許欽松:北方畫家多能出重大歷史題材的大作品,分量上會讓人感覺是大部頭,有深層、沉甸甸的東西出來。他們會比較愿意沉下心,潛心去磨煉一幅大畫。
相比之下,嶺南畫家在這方面顯得“分量”不夠。不過,他們善于抓小人物,善于描繪身邊的民生生活,給人的感覺比較靈動、活潑。在創新意識和表現手法上比北方要超前,更有銳氣。與北方畫家相比,廣東畫家是以新銳的藝術氣質取勝的。許欽松:“大師”的出現有著復雜的社會歷史原因。個人的品格、修養、內在的藝術突破力、藝術影響力,還有社會認同與否都在衡量之列。在歷史的天空中,能稱得上“大師”的人寥若晨星。
我在這方面并不悲觀,相信真正的大師會再出現。我們現在的時代是個快速運轉、變更的時代,很多東西來不及沉淀、思考。我相信,后人在講述我們這段歷史時,一定有一些人物是繞不開的。只是無法在當下做出評判。現在,單是廣東省從事美術創作的人就有不下10萬人。比起老一輩畫家,從業的群體有了結構性的不同。現在畫壇的淘汰率更高,競爭更慘烈。評判尺度和標準都和以前不同了。在價值觀越來越多元的社會里,“大師”的概念也變得更加多元。
許欽松:廣東處在中國東西方文化碰撞的前沿,善于吸收外來,不排外。廣東藝術家們的根性中就具備了廣東兼容并蓄、海納百川的特色。這正是廣東藝術家的優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