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我國封建社會趨向沒落,資本主義因素開始萌芽的時期。從洪武帝創建大明到崇禎帝上吊殉國,明王朝經歷了267年的興衰。在此期間,手工業、商業及對外貿易都有了很大發展。自唐宋以降,瓷器已成為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之一,到明代又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為前代所不及。當時,以景德鎮為中心的官窯日益繁榮,大量生產御用器皿和民用瓷器,以質量高、銷路廣,代表了明代制瓷水平,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就有較為詳細地描述。其產品以青花、五彩為主流,在元代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發展,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將陶瓷藝術帶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地。
中國封建社會發生變革始于明。建國伊始,統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以鞏固政權,安定局面,大力發展農業的同時,也加強扶植手工業和工商業。洪武年間,太祖下旨仍沿用景德鎮窯場為皇家御窯,承擔宮廷御器和政府對內對外賜贈和交換的全部官窯器的燒造。洪武二年,建御窯二十座,專制御器,往往是“千里擇一”,不計費用多寡,只求精品。《明史·食貨志》中記載了朝廷派官督燒的情況,雖說此舉勞民傷財,卻在重壓下著實給后人留下了精美絕倫的藝術精品。
永樂年間以出產“甜白釉”而著名。這種半脫胎瓷器胎壁極薄,釉面瑩凈。也叫“填白”,是指在白瓷上可填繪彩飾,以薄胎而有暗花者最為杰出。以后歷朝皆有燒制,但都比不上永樂時期的產品,到清代亦有仿制,更非永樂甜白可比。這一時期比較有特點的器形是“壓手杯”,敞口折腰,沙足滑底,一般在底部標有“大明永樂年制”或“永樂年制”字樣,字體小篆。
到宣德年間,技術上又有所改進,據說御窯廠擴增至五十八座之多。這一時期所生產的青花瓷器,以胎釉精細而聞名,所用青花料主要從國外進口的“蘇麻離青”。由于這種原料中含鐵量較高,往往會在青花部分出現黑色斑點,與濃艷的青藍色相融一體,也使后世極難仿制。此外,宣德釉黑紅在元代基礎上有了較大發展,所制釉里紅魚紋高足杯在當時就已盛名天下了。
宣德瓷器的另一個特點是落款部位很多,不僅出現于底部,也有書寫在口、肩、腰、足等部位的,因此有“宣德年款遍器身”之說。明中期的成化、弘治、正德時期,為另一個陶瓷史上的輝煌時期,在這短短三代五十六年當中,宮廷和民間藝術匠師們創造了一大批空前絕后的藝術珍品。《景德鎮陶錄》中記載著“成化以五彩上”,在以后相距不及百年的隆慶、萬歷幾代,仿制成窯已成風氣,地道的成化瓷器商品價值就以“萬”計,可見其水平之高。
此一時期的青花用料以國產為主,指浙江、云南一帶出產的“土青”,也有稱“平等青”的。明五彩的形式有“斗彩”、“點彩”、“加彩”、“填彩”等等,大同小異,性質一樣,都是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完善了在素胎上直接施色釉的工藝,創制出素三彩,成為正德朝的著名品種。
正德朝后期青花料使用進口“回青”,顏色純正,價格昂貴,過于黃金。嘉靖一朝的官窯瓷器,產量巨大,是明朝燒造量最大的一個時期。青花料是用進口料與國產“石子青”配合使用的,所以呈現出一種藍中泛紅紫的鮮艷色澤。由于銅紅釉的燒成難度較大,自嘉靖朝起改用低溫鐵紅,因此,這一時期的礬紅制作極為發達。另外,當時的民窯制品已相當精細,出現了以仿宣德、成化窯器而著稱的“崔公窯”。
隆慶朝年份較短,所以傳世器物很少。延續嘉靖和前代舊制,繼續使用“回青”料。器物造型更加豐富。萬歷中期以后,進口回青料斷絕,改用浙江出產的浙料,色彩沉靜。彩瓷以青花五彩為主,圖案花紋布滿全器,效果華麗濃艷。民間窯更加發達,其產品精細程度可與官窯相比美,并大量遠銷至歐洲。
天啟、崇禎時期,明朝統治急速走向衰落,御器廠的生產幾近停止,今天很少見到官窯款的產品。此一時期民窯生產日益發達,以燒造青花瓷為主,裝飾紋樣豐富多彩,不受官窯式樣規格化的束縛,寫意山水、動物人物、詩詞書法、幾何圖形等,造型活潑,畫法隨意。在景德鎮官窯以外,各地民窯也在蓬勃發展,如福建窯、江西橫峰窯、廣東廣窯、浙江處窯、江蘇甌窯等等。其中以江蘇所產的紫砂為最有特色。
紫砂這一品種的出現,上溯可能很早,各種說法不能一致。真正以紫砂壺的完整形象出現,是從明代正德朝以后。紫砂壺的原料,產于江蘇宜興,分為紫泥、綠泥和紅泥。五百年間,名家輩出,花色品種不斷見新,工藝愈加精美,成為海內外著名的陶瓷品種。紫砂壺的出現,與飲茶習慣的改變有很大關系。明人已不再時興“斗茶”,改烹茶為沏茶,對茶具的要求相對提高。在實踐中人們發現紫砂壺泡茶味道儀表雋永醇厚,而且壺體能吸收部分茶汁,使用愈常,泡出的茶味越好。
加之陶質的紫砂壺無釉無彩,正適合文人雅士回歸自然的審美情趣,從此便風行天下,制壺高手們也應運而生。明代正德至萬歷年間,被認為是紫砂早期鼎盛時期,供春、時大彬、李仲芬、徐友泉等人為知名高手,他們的作品在當時已經很珍貴,現存極少。這時的作品在造型上吸收了銅器的造型特點,并與當時的家具風格相一致。外形簡潔、線條凝重、體積渾厚、比例協調,泥質顆粒較粗,更顯質樸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