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從它這個詞的最原始意義上講必定在舊石器時代就已經開始,雖然至今尚未找到能證明是屬于那個時代的典型作品。人們普遍知道的雕塑的最早的典型作品是蔚州郡盤龜臺巖的一些石刻畫和一些屬于新石器時代的人形和動物形陶像。青銅器時代的青銅器、陶器和陶像創作是活躍的,但是韓國的雕塑一直到佛教傳入以后才在質與量上都開始發展。任何值得一提的雕塑都屬于佛教雕塑范疇。高句麗時代佛像是在372年佛教進入高句麗的時候帶進韓國的。
據信在那以后過了幾十年韓國藝匠才開始自己制作佛像。雖然沒有具體的證據可證明,但是如果說高句麗是三國中間最早制作佛像的國家,是言之成理的,因為它是第一個向佛教開門的國家。在佛教進入高句麗的三年后,肖門寺和伊弗蘭寺等寺院就修建起來了,這一點可以支持這種設想。
古墳里的壁畫和許多歷史記載也表明佛教對高句麗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但是,迄今尚未發現任何早于公元500年的由韓國人創作的佛像。不久前在漢城堤島發現了一尊四世紀或五世紀時的鍍金銅佛坐像。發現這座佛象的地點當年屬于百濟王國,但是據相信佛像是從中國進來的,因為它具有明顯的北魏雕塑風格。如果能證明它是韓國人仿造中國佛像的作品,那么它就是韓國制作佛像的最早例證。
就目前而言,有明確的年代標記的最早的高句麗佛像當然也可說是最早的韓國佛像是直到六世紀以后才出現的。面積遼闊的高句麗國地形崎嶇、氣候惡劣的特點反映在它的藝術上,大陸一側同高句麗接壤的北魏的驍勇的民風也影響了它的藝術。北魏藝術由于試圖創造一種脫離在佛教傳入時伴隨而來的外來風格的獨立的表現形式,因此具有一些非現實的、幾何圖形的色彩。這些色彩以及任何宗教在早期階段都具有的禁欲主義精神的特點同高句麗本地藝術的粗獷相揉合,產生了一種以率直為特色的風格。
要想根據保留下來的為數極少的小型鍍金銅像或者泥塑像來說明高句麗佛像的風格并非易事。然而,假設這些小型塑像代表當時的雕塑的一般傾向,那么,是可以找出一些可供辨認的特點的。高句麗佛像的臉型狹長,在大部分是剃光的頭上有明顯的“白毫”;僵直的圓筒形軀體上披著厚袈裟,袈裟兩側下擺有“魚尾”褶;佛的雙手大于正常比例。船形的光輪不僅圍在頭部,而且圍著大半身,上面刻有雖然粗糙、但是線條嚴謹的表示火焰的花紋。
底座是圓筒形的,上面刻著蓮瓣,刻工刀法雄渾。最能體現這些特點的是一座刻有“延嘉七年”字樣的鍍金銅佛立像。這座像造于平壤東寺,是1967年在慶尚南道下村里發現的。狹長的臉上的古代雕象特有的笑容、僵直的軀體披著厚袈裟,袈裟兩側下擺左右撐開成法角,狀如鳥羽這種種合在一起產生了一種精神氣質。一座刻有鑄造年代為“癸未年”的金銅三尊佛像也顯示出同樣一些特點。但是,在一座刻有“辛卯年”字樣的三尊佛像上,可以看出緊張和僵直程度有所緩和。
雖然如佛身所披厚袈裟的對稱的衣褶所表明的,這座佛像基本上仍屬受北魏影響的那種風格,但是其造型顯然略有變化:臉型豐滿了,袈裟衣裾飄垂呈M形,在處理上柔和得多。這很可能是受了東魏和西魏或者甚至北齊早期或者周的影響所致,這些影響的結果是使一種完全屬于高句麗自己的風格在演進過程中進入一個新階段。在平安南道元五里發現了一些同樣風格的泥塑佛像,雖然像上沒有刻明年代,但是據相信是六世紀中葉的作品。
隨著高句麗藝匠技藝的提高和佛教地位的鞏固,雕塑經歷了許多風格上的變化,到560年左右終于形成了真正的高句麗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