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玉是一龐大的礦物家族,經歷史篩選,認定和闐玉與翡翠是標準的玉。和闐玉是一種稀少的礦物,蘊藏于新疆省昆侖山北坡,化學成分為含水鈣鎂硅酸鹽,學名為角閃石族透閃石,簡稱“角閃玉”、“閃石玉”或“閃玉”。然而,在中國傳統中有關玉的觀念,是由礦物與文化結成的二元組合,如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訓釋“玉”字時指出:“玉,石之美,有五德…
”但事實上,在許慎之前的史前時期,玉早已具有神物和瑞信等文化、精神上的內涵。至春秋時期,孔子賦與玉以十一德。至此,玉的文化概念已基本完善,而許慎對此又作出了精辟的概括。翡翠自漢代出現于中國玉壇上,到清朝乾隆晚期在全國盛行起來,但它并沒有和闐玉那般深厚的文化底蘊。
翡翠產于今緬甸西北山區,為鈉鋁硅酸鹽,較玉略硬。礦物學界稱翡翠為硬玉;稱和闐玉為軟玉。其實兩者的重要區別在于其礦物屬性,而并非在于硬度,所以硬玉、軟玉之稱并不科學,中國礦物學界主張停止使用這種稱謂。中國史前時期,珣玗琪、瑤琨和球琳三大名玉,經長期篩選,球琳成為唯一名貴的玉,之后成為“帝王玉”,被視為“真玉”,其他各地玉則被降為次等玉,多在民間流通。
現在,尚能識別的中國名玉有:和闐玉、瑪納斯玉、格爾木玉、岫巖老玉、岫巖新玉、鴛鴦玉、藍田玉、獨山玉等。和闐玉:溫潤而澤、致密堅韌、色調純正、蘊藏稀少,以白玉為貴,尤崇羊脂白玉,在歷史上充當帝王玉長達4,000年之久,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的玉材之冠。瑪納斯碧玉:出于新疆天山北麓瑪納斯縣,以綠色為主,深者近黑,有油脂光澤、玻璃光澤,致密堅韌,質地細膩,在清乾隆時期被大量開發,為宮廷所用。
岫巖老玉:產于遼寧省岫巖縣細玉溝,透閃石含量高達99%,玉色以黃、綠色為主,最早的遺物是距今12,000年前的砍砸器,所以它是被人們啟用最早的玉材。岫巖新玉:出于遼寧省岫巖縣哈達碑鄉瓦溝,礦物屬性為蛇紋石,質地致密、細膩、堅硬,玉色有藍、綠、黃、白、黑等色,微透明至半透明,硬度4.8-5.5度,密度2.54-2.84。近年由于大量開采,產量激增,其成品遍布國內外。玉的鑒別是依其質地、色彩、體積以辨其等次、進入市場,其價有差,所以,最早鑒別玉之等次的鑒定人,為采玉人和玉商。
玉器的鑒別除了玉材之外,還要加入設計和制作的工本費、流通費以及利潤,按其等次定價。玉為皇帝、朝廷專用,民間禁用,但大約在宋、元、明、清時對玉禁控制放松,玉材也流入民間。據清內廷檔案記載,和闐玉在內廷分為五等,一、二等供內廷使用,三至五等存貯備用。乾隆帝對內廷時作玉器鑒別等級,所見似有甲、乙、丙三等。清代以前評定玉和玉器的等次,都是依據評定人的經驗,這可謂傳統鑒別法。
到20世紀,中國已引進檢驗玉的科技設備,分析其化學成分、顯微結構、物理性能等狀況,稱為科學鑒別法,但玉和玉器的優劣的評定還是要靠經驗,一般少用科學檢驗的方法。古玉的鑒定價值和辨別真偽兩項工作,可用的科學方法仍是很少,也是不能脫離實踐經驗。
20世紀50年代之后,中國考古工作者發掘出土了一大批玉器,構成了玉器發展嶄新的系列,可較為清晰地勾勒出它的歷史面貌。這些出土玉器中有不少堪稱鑒定標準器,用這批鑒定標準器為依據的鑒定古玉的活動,與傳統的經驗鑒別活動相對應,可稱為科學鑒定法。它形成于晚近的20世紀末,尚需充實和健全。
中國人對玉的審美觀是中國人審美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是其基礎。遠古人如果沒有長期的、充分的對玉的審美活動,并得出相應的結論和觀點──“溫”,那么今天中國人的審美觀將會形成另一種類型了。古人的玉審美觀是一面鏡子,它反映出古人整體的審美方式與原則。
孔子提出的玉有十一德之說,不僅是對玉的文化底蘊的高度概括,而且還精辟地闡述了玉文化的思想內涵,確是中國人審美觀的理論基礎。秦漢以后,由于文學、音樂、戲曲、建筑、繪畫、雕塑以及工藝美術的高度發展,大大豐富了中國人民審美觀的內容及其表現形式,玉的色彩美、音律美被重新探討、逐步深化,古玉的欣賞與收藏成為新的社會風尚,由此派生的沁色美、殘缺美等新的審美視角被愛玉者察覺,但這僅僅是某些社會群體在特定文化領域的審美要求,對中國人的審美觀來說只不過是一個交流而已,不能與上古審美觀相提并論。
千言萬語,歸結一句話,玉是中國人審美觀的基石。確切地說,玉應是中華民族審美觀的基石,在地球上任何地方的華人均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