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面人這一行至少在宋代就有了。用兌了顏色的熟江米面,憑手藝捏出各式各樣的小人物——老漁翁、孫悟空、牛魔王、八仙人,粘在竹簽子上,活靈活現(xiàn)煞是喜人。在兒童玩具不多的時代,這些江米小人可是孩子們的愛物。那時在廟會、集市上都有這一行手藝人.他們坐在高馬杈上.膝前晉一小柜.柜面下是一個小抽屜,抽屜里用濕紗布苫著一條條不同顏色的江米面坨兒。
捏面人的師傅先用手摶一小團肉粉色的面.捏成小人頭.按在竹簽上。再用一個小竹刀,左摁又摁,轉眼之間,鼻子、眼就出了形。再用一小片黑面自頭頂一披,就成了頭發(fā)。接著各用一丁點兒不同色的面,在手心中一搟,就是一件花衣服。再三下兩下,手腳捏齊,擺弄好姿式,一個人物不消十分鐘就立于眼前。圍觀的大人孩子被手藝人的敏捷神巧吸引得目瞪口呆。
這一行的能人,近代可出了不少。有文字可查考的,是清代中葉的袁潤之,外號“袁缺嘴”,他能用面為人捏像。臧宜孫的《揚州竹枝詞》記道:往日傳真數(shù)畫師,補來好景更題詩。緣何捏像人人肖?新到蘇州袁潤之。許伯樵的《十不全詞》也有他一筆:“二不全,袁缺嘴,手段直,出鬼神。
而日直,般般對,就是價錢實在貴。”清朝末年的“面人湯”也是一絕。“而人湯”,北京人氏。他的作品曾參加討巴拿馬的萬國博覽會,榮獲大獎。他在宣統(tǒng)皇帝大婚時,作為貢品捏制的“麻姑上壽”和“時裝人物”,迄今還珍藏在故宮博物院中。
歷時近一個世紀,猶自完好如昨。這是因為他在調制面坯時下了心思.確保經(jīng)年不朽不霉,是何配方,令人難解。此藝源自何時?細考,它是與我國傳統(tǒng)飲食藝術有關。據(jù)說.自宋、元一代.凡是盛大宴會.除了供賓客吃喝的飲食之外,主人多要另設一桌“看席”。這桌“看席”,是由“三司六局”中的果子局來“裝簇酊盤看果”,由蜜煎局專司“簇酊看盤果套小子”。
也就是把新鮮的水果時蔬裝飾成好看的擺飾.再用事先做好的假花、人物等放置其間,圖的就是一臺吉祥。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提到的“果食將軍”,則應是面人的鼻祖了。因為這種’“果食將軍”類的造型在后期發(fā)展得越來越復雜,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什么“福祿壽三星”、“八仙過海”、“群仙上壽”等等神話和戲出,也都要用面捏將出來,成了供品。
這種習俗一直傳到民國時期,比如說老人做壽,到面鋪請一堂壽面和供果兒,上面總還是插著一排八仙人,這就是“果食將軍”的余威了。再往后,果子局和蜜煎局中精于面塑的師傅們漸次脫離了出來,或“另謀職業(yè)”,或自立門戶去了。從此,捏面人的就自成了一行。這行的祖師爺便攀到魯班爺爺處,與專為寺廟塑神佛的師傅們論師兄弟。但塑神像的師傅們又不承認這一行人是他們的師兄弟,所以一直糾纏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