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建立后,通過發展生產,減輕賦稅,任用賢才等措施,使人民有了比較安定的生產和生活環境,幾十年間社會經濟和文化藝術均呈現一派繁榮景象。保存至今的一些唐代繪畫、雕塑和詩歌,對當年的繁榮予以了生動、感人的藝術再現,三彩駱駝載樂俑即是一例。
這件三彩駱駝載樂俑是于1959年在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出土的,通高56.2厘米,長41厘米,現藏陜西歷史博物館。它最奇特、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駱駝的背部:唐代的藝術家別具一格地在駝峰上營造為一長方形平臺,鋪在平臺上的菱形方格紋花毯垂到駱駝肚皮兩側,使人們在視覺上擴大了平臺的面積。
7名男樂俑頭戴軟巾,身著長袍,面向觀眾盤腳環坐在平臺四周。他們每人手中有一件樂器,分別是笙、簫、笛、琵琶、箜篌、拍板和排簫,一個個神情專注地進行著演奏,尤其是靠近駱駝頭部那位負責協調全隊演出節奏的演員,擊打拍板,歪著脖子瞇縫著眼,一幅完全陶醉在美妙樂曲之中的神態。
在這7名男樂手中間,亭亭玉立一位女演員,她身體豐滿,著寬衣長裙,頭微微上揚,右手舉到胸前,左臂下垂,似在邊歌邊舞。也許是他們的演出太精彩的緣故吧,駱駝也受到感染,扭動著高高揚起的頭,張著大嘴放喉高歌。此情此景既是一種真實的寫照,又富有浪漫主義色彩,這也正是唐代藝術家高超藝術表現力的一種體現。駱駝被譽為“沙漠之舟”,自漢代開辟“絲綢之路”以來,一直在沙漠中往來不斷,為加強中原和西北邊疆地區的聯系,為增進中國同中亞、西亞乃至非洲、歐洲的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唐代的長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常常出現一群群的駝隊,駱駝自然成為重要的藝術題材,因此唐墓中不乏三彩駱駝俑,但是人們見到的多是單獨的駱駝俑,這種載有歌舞演奏人群的駱駝俑,至今僅發現兩例,另一例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對于唐三彩,目前社會上常有一些誤解之處。首先說,唐三彩不是瓷器,而是一種低溫燒造的陶器,它的特點是造型豐富,釉色斑斕,是古代陶瓷藝術中的珍品。
唐三彩多為二次燒成,首先要將開采來的礦土經過挑選、舂搗、淘洗、沉淀、晾干,用模具做成素胎,然后第一次入窯燒制。待經過高溫焙燒后的素胎冷卻后,用含有銅、鐵、錳、鈷等礦物的釉料作著色劑,施在素胎表面,進行第二次燒制。因為釉里加入鉛作助熔劑,而鉛的熔點又比較低,所以釉料在高溫下就會熔化,慢慢下滑,互相浸潤、融合,形成一種斑駁陸離、千變萬化的狀態,很難有釉色完全相同的,當然也很難效仿。
這也正是唐三彩比較珍貴的一個原因。再者是對“三”如何理解,這里的三表示的是多的意思,并不是只有三種顏色,而是有黃、綠、藍、黑、紫、白、褐等色,由于以黃、綠、褐色為基本釉色,因而人們習慣上稱它們為“三彩”。唐三彩的用色雖然不復雜,但以有限的色彩構成了很豐富的藝術語言,具有了無窮的藝術魅力。唐三彩最初的作用是隨葬品,將三彩器埋入墓中,表明人死后還要繼續享用,故三彩器多為動物、人物和生活用品。
現在有的影視作品,在皇帝的書房、寢宮里也擺放三彩馬,用今天的習俗代替了古人的風俗,實在是非常不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