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代。經過300多年的分裂和內戰,北方瓷粗獷、豪放的激情與南方瓷精致、委婉的情思,到唐代巧妙地合流。代表唐代北方白瓷最高成就的邢窯,便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中發展起來的。眼前這尊唐代邢窯琴爐,堪稱一絕,至少應是唐代王室貴族使用的物品。我曾走訪考察各地古窯遺址和各大博物館,從未見如此精彩美妙的琴爐。
琴爐高5.2厘米,爐口徑為3.3厘米,器型規矩,工藝精致,爐內及底皆施乳白色的釉彩,釉色純凈均勻,釉質肥厚,雪白瑩潤,足底露出胎骨,可見瓷土淘洗極其仔細。爐為束頸卷沿,廣肩鼓腹,三只獸足鼎立,向外微微撇開,十分強健有力。這個琴爐是典型的“小器大做”,小巧玲瓏中顯出沉穩大氣,豐滿圓潤里可見精致美觀,頗具盛唐遺韻。邢窯遺址位于河北省內邱、臨城、邢臺等三地,邢窯因舊屬邢州而得名,為燕趙故地,多有壯士。
《史記·貨殖列傳》云:趙國男子“相聚游戲,悲歌慷慨”。唐代商貿極度繁榮,使得銅錢不敷應用,為聚銅制錢,朝廷詔諭天下,禁止用銅鑄造生活用品。張德謙《瓶花譜》云:“古無瓷瓶,皆以銅為之,至唐始尚瓷器。”隨之,瓷器使用越來越廣泛,成為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具。當時北方燒造白瓷的區域非常廣泛,但以河北邢窯最為突出。它與南方越州出產的青瓷交相輝映,成為唐代陶瓷業的兩大主流,并結束了自魏晉以來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邢窯與越窯平分秋色,形成了“南青北白”爭奇斗艷的兩大體系,為唐以后白瓷的發展和彩瓷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邢窯是我國著名陶瓷發展史上名爍古今、蜚聲中外的重要窯場。它創制于北朝,衰于五代,終于元代,燒制時間為九百多年。唐代陸羽所著《茶經》中稱“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瓷類雪,越瓷類冰;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窯胎質堅細潔白,造型凝重大方,雅而不俗,千百年來深受百姓喜愛。它以白勝霜雪的潔凈色調和樸素大方的典雅風范見長,體現了唐人重潔白無瑕、樸實無華的高尚情操,同盛唐博大恢宏的氣魄如出一轍。邢窯白瓷除以色白見長外,另一個特點是樸素而少裝飾。
匠師的才能主要表現在造型藝術之中,因此邢窯器型大多簡潔、質樸、端莊。這一特點在小琴爐上可見一斑。古代文人頗有雅趣,他們喜好琴棋書畫。數千年來琴與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在宴樂場上、文人雅士的書齋中,都離不開琴、瑟、箏、簫。早在孔子時代,琴就成為文人的必修樂器。彈琴人在彈琴前很注重禮儀,一般會對月、沐浴、凈手、焚香。故在文房用具中,香爐成為不能缺少的重要器物。
于是專門為撫琴彈箏用的小型香爐應運而生,文人們還為其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琴爐。琴爐燃香一次一支,故爐體小巧玲瓏,置于琴桌前更顯斯文。在書齋里點一炷香,彈一會琴,香氣氤氳,琴聲繚繞;看著裊裊升起的一縷青煙,聞著陣陣飄來的幽香,猶如身入仙界,到達物我兩忘之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