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子偉、鈔子藝兄弟的作品造型逼真,極具寫實性又兼有粗獷之風。題材大多選擇帶有歷史意義的舊物為主題,從早期的老宅門樓到近期的“東方紅”拖拉機,都沿用被現(xiàn)代社會淘汰的老式物件為創(chuàng)作對象,具有濃厚的都市懷舊情緒。鈔氏兄弟的作品選擇易于塑造的陶泥作為創(chuàng)作材料,采用泥板成型的方式,在陶泥上精心雕琢刻畫,最后入窯燒制或用其它材料翻制而成,雕刻的作品幾乎到了亂真的地步,他們的寫實功底造詣很深,這種寫實的手法,在他們之前也曾被人采用,比如宜興、石灣和佛山等地的仿生茶具和寫實陶塑,以及臺灣陳景亮的陶塑《橋》的創(chuàng)作手法,但是,鈔氏兄弟的寫實手法加入了更多的主動性,加入了更多對材料自身語言的尊重,“我的作品采用的是超寫實手法,但決不是盲目的照貓畫虎,搬摹對象,我在制作過程中,要么大刀闊斧,任意揮發(fā),要么精雕細刻,千錘百鑿,以車系列為例,我先用泥片在原木上印制出木頭的紋理,然后再用非常細膩寫實的手法,用極鋒利的刀片,削刻出作品所需要的肌理、木紋、朽木、樣頭、鉚釘,并有意識留下那些尖銳的刀痕,以保留陶藝的特質”。
鈔子偉創(chuàng)作作品極為勤奮,并注重個人修養(yǎng)的提高,1998年到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助教班學習,1999年起在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陶藝工作室學習階段,是鈔子偉個人藝術轉折時期,在那里他學到了陶藝的制作技術,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當代藝術觀念和現(xiàn)象,擴大了藝術視野,找到了表達自己藝術語言的方式。鈔氏兄弟的作品在國內外屢獲大獎,2000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55周年美展獲“三等獎”;
2002年全國第七屆陶瓷藝術展獲“金獎”;2003年韓國國際陶藝雙年展獲“銅獎”;2005年“第七屆亞洲藝術節(jié)主體雕塑”三等獎。除精湛的寫實技術引發(fā)觀者的贊嘆之外,都市懷舊情緒也是得到公眾認可的重要因素。這種情緒的表述,一方面來源于鈔氏兄弟的自身生活經(jīng)歷,另一方面,則是來自于作為現(xiàn)代人對生活中消逝的舊事物的反思。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的雕塑藝術完成了向注重當下文化背景的觀念性雕塑的過渡,并開始關注自身的傳統(tǒng)文化,對歷史意義的事物進行反思,大量的歷史題材開始出現(xiàn),如“文革”題材、毛澤東形象、中山裝等,鈔氏兄弟的作品也應該屬于這種題材之內。
當然,這其中不乏功利主義者,利用這些既定的符號特征,來獲取市場利益。與這類泛泛之輩相比,由于以純熟的寫實技術為依托,運用材料語言恰到好處,鈔氏兄弟的作品表現(xiàn)得極為真實、自然。作品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形象逼真,刻畫精細,創(chuàng)作過程中如果沒有極大的意志力和耐心是無法做到的,他們的每一件作品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完成,最近完成的大型作品《火車頭》花了半年多的時間才制作完,并且要求每一個細節(jié)都要做到位,正是這樣絲絲入微的嚴謹精神使得他們的作品不僅耐看,而且經(jīng)得起推敲。
這種精神在當下藝術背景下是很可貴的。也許正是這些可貴的品質,藝術品收藏者的訂單不斷,近來也有國內外畫廊要求與他們簽訂推廣合同。當然,作為技藝性的藝術家最需要思考的問題是表現(xiàn)對象的選擇,以此有效地切入當代藝術的問題上來。鈔子偉早期的《門樓》系列盡管成功地塑造了門樓的破敗、滄桑感,但由于選擇的題材不夠新穎,其藝術價值便缺少份量。今年六月在美術館展出的《“東方紅”拖拉機》系列讓人耳目一新,作為文革時期技術象征的拖拉機承載了更多的歷史意義,不僅有著強烈的視覺張力,更賦予觀者更大的思考空間。
鈔氏兄弟的作品之所以能夠成功,離不開材料的恰當選擇和熟練的陶藝成型與燒造技術的運用,陶土這種材質本身就是樸素自然的,正好與表現(xiàn)的題材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以技術性為依托來表述觀念,其藝術性更為凝重,視覺效果也更為強烈。當代藝術自20世紀40、50年代以來,觀念性藝術逐漸占據(jù)主流,現(xiàn)成品、影像裝置、行為藝術紛紛上演,藝術家可以不需要掌握技藝,只要有一個好點子就可以成為一名好的藝術家,傳統(tǒng)的手工技藝似乎要退出這個藝術的舞臺,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當代藝術并沒有成為觀念藝術獨霸天下的局面,而是朝著兩個方向展開,一個是強調寫實的技術性,另一個則注重藝術的觀念性,波普藝術和超級寫實主義可謂是當代藝術的代表,技術和觀念就好比人類的精神與物質一樣,二者缺一不可,過于追求物質性,可能帶來精神的空虛匱乏,而過于強調精神性,又可能影響生存質量。
強調藝術的技藝性并不是反觀念,偏重寫實技藝的藝術不能只是簡單的模仿對象,對當代社會文化現(xiàn)象漠視不管,否則,其藝術作品只會流于平庸,高度寫實性繪畫的代表人物石沖早期的繪畫過多的偏重于畫面的細節(jié)處理,后期轉向觀念性的表達使畫面具有了深層次的意味。當代雕塑方面則有隋建國、展望、于凡等人,這些雕塑家的作品在扎實功底的寫實手法的形式下帶有典型的觀念性。
各種門類的藝術形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表達觀念的同時如果沒有對該門類語言的基本認識和掌握,必然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觀念性藝術家借助他人的技術幫助來實現(xiàn)自己的意圖,而技藝性的藝術家通過嫻熟的技能表述自己的觀點,表現(xiàn)手段可以多樣性,在運用材料的語言方面可以做到胸有成竹,這一點是純觀念藝術家不可比擬的。當代藝術家都在思考重回藝術的本體語言的問題,也許,技藝性藝術家在這方面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