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云南騰沖有一處能夠滌蕩所有中國人靈魂的地方,那里有幾千塊墓碑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從山腳一直到山頂!每一塊小小的墓碑下,都安息著一位偉大的戰士。,是我國建立最早,滇緬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一座抗日戰爭陵園。
國殤墓園建立在氣勢雄偉壯觀的疊水河畔,園內碑墓林立,松柏環抱,莊嚴肅穆,近萬余名抗日烈士的忠魂安息于此。同時還建有四個跪地的日本兵雕像,這些“日本兵”面對烈士墓,長年行跪拜禮請罪。當然,此舉引起了日本政府的強烈不滿,曾多次要求我國拆除國殤墓園前的日軍跪像,對此我國也表明了態度,武漢會戰爆發以后,中國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1941年,節節敗退、損失嚴重的日本,為緩解戰爭壓力,偷襲了珍珠港,而后又將目標轉向了東南亞地區,挑起了新的戰爭。
很快,日軍攻進了緬甸。因為七七事變以后我國各地接連淪陷,導致彼時中國沿海的所有港口全部落入落入日軍之手,后來又因為越南被日軍占領,所以,這也正是日軍從東南亞地區抄后路進攻緬甸的原因——徹底阻斷中國戰略物資的運輸線,圍攻孤立無援的中國。1942年,為了守住中國僅剩的這條戰略物資運輸通道,10萬中國遠征軍受命進入緬甸作戰。但由于駐緬英軍的不配合,10萬遠征軍緬北大潰敗。
日軍占領了緬甸之后,沿滇緬公路一路長驅直入,先占領了我國國門要塞畹町,后又攻下了芒市和龍陵,接著便直逼騰沖。大敵當前,當時的國軍守衛司令龍繩武卻畏戰掠財而去,騰沖縣縣長邱天培也連夜潛逃,這導致騰沖成為了一座沒有任何防御能力的空城。1942年5月10日,二百九十二名日本兵不費吹灰之力占領了騰沖城。
曾經的世外桃源瞬間變成了人間煉獄,日軍在騰沖城內燒殺搶掠,迫害婦女,無惡不作。據載,日軍在這里共燒毀24000余間房屋,搶奪了6000萬余斤儲備糧。不僅如此,他們還用各種殘忍的手段,殘害當地的百姓群眾:讓這些無辜群眾排成一隊,然后用機槍掃射;將他們用繩子捆在一起放到大鐵桶里面,然后放到火上“煮”;將抓來的女性同胞們百般凌辱之后,再殘忍殺害;
甚至在這里投放細菌彈,讓這里的百姓死于各種痛苦不堪的惡疾…第一次遠征失敗,滇緬公路這最后一條對外交通線被徹底中斷!滇西失守!騰沖淪陷!但騰沖人民和中國遠征軍沒有放棄,而是英勇頑強地和日軍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雙方沿250里江岸對峙了整整兩年零八個月。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騰沖全境被殘暴的日軍蹂躪的不成樣子,但光明終將驅散黑暗。
1944年,中國抗日戰爭已經進入了全面反攻階段,重新打通滇緬公路迫在眉睫,經過周密的戰略部署和計劃,中國遠征軍決定組織第二次遠征,收復騰沖則成為了遠征首戰。的地理優勢,死守八天九夜,在這里我軍不僅面臨敵軍居高臨下的炮火,而且遭受著高黎貢山一山分四季的惡劣氣候威脅。
但是,遠征軍戰士們沒有氣餒,抱著視死如歸的決心奪下了重要據點。當然,日軍也調兵遣將進行了猛烈的反撲,但遠征軍戰士們浴血奮戰,奮力壓制了日軍反撲的勢頭。接著,遠征軍一鼓作氣,一路抵進,成功拿下了騰北的日軍中心據點。接著,便一路南下,清掃騰沖城外日軍的殘余勢力。之后,遠征軍又兵分兩路,將潰逃到騰沖城內的日軍死死圍困。騰沖城內部唯一的制高點是,來鳳山四周險峻,易守難攻。
日軍聯隊隊長藏重康美指揮戰士們在這里布下了層層鐵絲網,還在地面上設置了大量的地雷,設下重重埋伏,準備讓遠征軍戰士們有來無回。一開始遠征軍沖鋒陷陣,死傷嚴重,卻還是難以逾越這座小山。后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遠征軍決定派遣炮兵部隊和飛行部隊作為掩護,再發起沖鋒。于是,在盟軍飛行編隊的掩護下,遠征軍戰士再次開始向敵軍陣地拼死沖殺,最后,遠征軍戰士終是攻下了來鳳山。
至此,日軍只剩騰沖孤城一座,徒做困獸之斗。但騰沖的城墻是由很厚的火山石雙面構筑,十分堅固。并且,由于日軍長時間在這里駐扎,這里的每一座建筑都被日軍當做了據點,所以遠征軍在騰沖城攻堅戰中,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為了想辦法進到城內,遠征軍做了很多嘗試,最后由空軍在騰沖城西南角轟炸出了一個十余米寬的缺口,遠征軍戰士們冒著炮火一涌而入,攻入了騰沖城內,并成功擊退日軍反撲,在此據守。遠征軍戰士進入騰沖城內以后,與日軍展開了騰沖戰役中最為慘烈的巷戰。騰沖城市區內建筑物緊緊相連,敵人就隱蔽在其中,暴露在明處的遠征軍每前進一步,都傷亡無數。
那是真正的一寸山河一寸血。激烈的巷戰又整整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后來20集團軍的會戰概要這樣描述道:“攻城戰役,尺寸必爭,處處激戰,我敵肉搏,山川震眩,聲動江河,勢如雷電,尸填街巷,血滿城垣!”經過如此一番血戰,我軍終于將日軍全部殲滅,于1944年9月14日收復騰沖城。人!為紀念這場曠日持久的戰役,為使在這場戰役中犧牲的戰士們的英魂得到安息,騰沖人民希望能夠將這些英烈們好好安葬。
于是,愛國名士李根源多方奔走,在騰沖修建了一座烈士陵園,并根據屈原《楚辭》中的“國殤”篇,為墓園定名為“國殤墓園”于1944年冬開始籌建,至1945年7月7日竣工落成正式開放。墓園位于騰沖市西南方向1公里左右的疊水河畔小團坡下,占地面積80畝,主體建筑有忠烈祠、烈士墓、紀念塔、展廳等。蔣介石、書法大家于右任、何應欽、衛立煌以及二十集團軍將領均為其題了字或詞。
墓園里有一個相對高度31米的小團坡,坡上石碑林立,這些碑下埋葬著騰沖戰役中犧牲的官兵骨灰罐。不過,這些只是3346塊中國戰士的墓碑以及19塊盟軍戰士的墓碑,總共不過占犧牲官兵的三分之一,還有無數的英烈戰死之后沒有留下姓名!安葬了我軍犧牲的烈士們以后,還有一個問題擺在了李根源面前,那就是那些日寇的尸體該如何處理呢?雖然將這些無惡不作的日寇曝尸野外也難解心頭之恨,可日軍的尸體數量巨大,放任不管恐怕會引起瘟疫,且有違人道主義精神。
可如果埋葬的話,不僅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不說,更重要的是恐怕根本沒有人愿意去做這些事,因為騰沖的人民無一不恨透了這些日寇!最后,還是李根源拿定了這件事的主意。李根源提議,在國殤墓園的一側,建立一座日軍塚,將日軍都埋葬在此處。至于,埋葬的方法,要能夠讓民眾解恨,就決定了將能找到的完整的日寇的雙手反剪,讓他們以下跪的姿勢被埋葬在墓里,并且要他們下跪的方向正好對著國殤墓園的烈士墓,讓這群侵華的日寇永遠向我軍烈士們下跪贖罪。
最終,中國軍隊的墓地和日軍的墓地同時出現在了國殤墓園,并且相對而立。只不過,埋葬日軍的是“倭塚”——倭寇的墳冢。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國殤墓園中還學習岳王廟的做法在墳冢前打造了4座跪地的日本兵雕像,以騰沖戰役的總指揮官藏重康美為首,讓他們永遠留在那里為自己的惡行懺悔。
此舉一經公開,李根源不僅受到了日方的譴責,中國的一部分群眾對此也抱有怨言。我國的一部分民眾認為“倭塚”和我們的英雄墓出現在一個烈士陵園,是對我國英雄的侮辱。而日本方面則認為,這是對日本人的不尊重,日方為此曾多次與我國進行交涉,還提出的三項要求。
首先是中方拆除掉國殤墓園中的倭塚;其次是將日軍“英雄”的遺體歸還;最后則是拆除跪地的4座雕像。這些日本人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尤其是藏重康美,他是日軍高官們極為看重的“悍將”,從1937年七七事變開始,就參與指揮日軍在華東、華北地區的燒殺搶掠,他的手上,不知道沾染了多少中國人民的鮮血。騰沖之戰,他亦是中國遠征軍在大西南最為頭疼的對手。騰沖巷戰時,就是他帶領著日軍最后3000散兵死守沖騰,利用沖騰一帶易守難攻的地形,讓我軍付出了近萬人的傷亡。
當然,最終日軍難逃全軍覆沒的宿命,而這位最高指揮官藏重康美也被炸死。但在日本人的眼里,他們卻是“民族的英雄”,欲將其恭迎回國,我方豈能答應!日本人為了達成他們單方面的訴求,還曾專門派了代表團前來我國進行商談。但在整個談判過程中,日方一直在單方面強調我國國殤墓園對日軍將士遺體的處理存在不當,有失人道,卻絲毫沒有對當初的侵華行為進行道歉。
日本方面對此始終耿耿于懷,先后多次在國際上對中國的做法表示抗議,但我國在這方面的態度也一直很堅決。“硬”的不行,就來“軟”措施。日本方面又表示愿意在云南投資10個億,建一條無償的汽車生產線,讓云南人民從此過上天翻地覆的生活。條件還是,一、拆除“倭塚”;二、歸還日軍將士骨灰;
三、拆除跪地日軍雕像。云南政府方面沒有絲毫地猶豫,果斷地拒絕了,云南人民皆為政府的決議感到痛快。我中華大地,乃幾千年的禮儀之邦,若非你欺人太甚,我們又怎會如此這般!其實我國代表也曾強壓怒火告知糾纏此事的日方:“要想中國滿足你們的三個請求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們也有三個條件,只要你們做到,中國方面保證立即滿足你們的請求。
”日本方面一開始以為中國方面終于要妥協,大喜過望,但聽完我方開出的三個條件之后,便緘口不言了。靖國神社原名東京招魂社,本來存放著為了恢復天皇至高無上的權力,而在戊辰戰爭中不幸犧牲的日本底層軍人,后來改名靖國神社并轉由日本軍方管理,專門用來存放日軍戰死的軍人和家屬。
供奉的大多是日本侵華戰爭及太平洋戰爭中陣亡的日本官兵,其中就包括日本法西斯投資東條英機。可以說這座寺廟是日本的罪惡之源。眾所周知,二戰結束之后,日本緊抱美國的大腿,結果一個戰敗國的結局比戰勝國還要好,甚至連日本天皇都免于了國際法庭的審判,所以在日本人的心中從未覺得侵華戰爭是錯誤的、可恥的。靖國神社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們從沒有為這些侵華日軍感到罪孽深重,反而將這些惡魔當成信仰供奉起來。
所以,我方要求拆除靖國神社,停止對戰犯的參拜行為。中國提出的第二個條件是:按照歷史事實對日本的教學用書進行修訂。在日本的教科書中,日本政府為了掩飾侵華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將自己描繪成了在二戰中受美軍攻擊的受害者。日本的大部分民眾,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國家在二戰時對我國造成的侵略。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之前,日本的教科書上從未出現過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即便后來迫于國際壓力加上這一事件,也只不過這樣淡淡地寫著:“由于日軍行動,民眾死傷無數。”整整30萬中國無辜民眾被殘忍屠殺一事,一字不提,整個事情在教科書上就這樣被一筆帶過。
關于侵華戰爭,日本教科書最常提起的一句話就是:“中日戰爭日本是被迫應戰。”并且還恬不知恥地狡辯:“日本從沒有占領中國領土的想法,只不過是為了和中國人一起建設統一光明的中國,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日本方面從沒有在教科書中還原過歷史的真相,導致日本的青少年對真實的歷史認知極少。中國方面提出按照歷史真相修訂日本的教科書,也是希望日本能夠正視歷史,正視他們曾經犯下的罪行。
中國提出的第三個,也是最后一個條件是:日本方面要以官方的名義對國殤墓園內犧牲的將士們以及二戰中受到日軍迫害的中國人公開道歉。雖然日本政府在投降書上簽了字,但日本方面從沒有為侵華行為做出過任何正面的回應。自從1970年12月7日西德總理在華沙驚天一跪以來,日本政府也能夠對在二戰期間對周邊國家作出的侵略行為表示正式的道歉和解釋,成為了全世界各地人民期盼的事情。不過,日本政府這個問題一直避而不談,一直也沒有對我國、韓國以及東南亞在二戰中犧牲的抗日侵略的英烈們做出過正式的道歉。這三個要求,沒有過分的刁難,是中國作出的最后的讓步,然而日本人沒有拿出相應的誠意,三個條件,一個也不愿意答應。
其實,日方的拒絕可以料到。畢竟,選擇道歉意味著承認在中國土地上曾經犯下種種暴行,到時候勢必會被世界歷史永遠釘在恥辱柱上,但懦弱的日本人根本沒有足以承受的廣大胸襟和勇氣,所以他們拒不道歉。而拆除靖國公社更是不可能的,這是日本人的“信仰”所在,一旦拆除,日軍國內一定會引發熱議。至于日本的教科書,那是日本人用來荼毒日本青少年的利器,如果將歷史的真相編進教材,那么無數的青年會無法正視自己的國家,影響了青少年的發展,也勢必會影響日本的發展。既是如此,那便沒有什么好談的,只能讓這些“日寇”就這樣長跪下去,直到日本真正悔過的那一天。
歲月流轉,國殤墓園中3346座墓碑,依然以當年的軍人隊列整齊列隊在小團坡上,一如當初整裝待發的隊伍。他們僅僅是抗日戰爭犧牲英烈的冰山一角。看著一塊塊林立的墓碑,好似真的能夠看到長眠于碑下的一張張毅然的面龐,他們來自祖國各地,處于人生的不同階段,他們家中還有盼望著他們平安而歸的至親。可他們卻不能再回去與他們見上哪怕一面,只能永遠留在滇西的怒江水畔。國家危難時刻,是這些戰士們視死如歸地選擇了勇往直前,一直流干了最后一滴血,壯烈地為國捐軀。
留下姓名的是一小部分,更多的英烈則無聲無息地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而僥幸留下性命的更是極少一部分,并且因為一些原因,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這段光輝的歷史被隱瞞,這些老兵們也隨之被遺忘…如今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已經過去了整整76周年,日本依然沒有做出過任何正面的道歉,并且更過分的是,近代許多日本官員為爭奪日本右翼的選票以及展示自己的右翼思想,就喜歡前往靖國神社敬拜那些罪孽滔天的日軍。
還有不少日本人以旅游的名義,偷偷來到國殤墓園祭拜他們的“民族英雄”。可見,日本從心底里根本從來沒有認清過自己曾經犯下的罪行,也從沒有以侵略為恥,更不用提真心的悔過。不接受日本人投資,不給日本人提供食宿,不歡迎日本人來這里旅游!
當然,也有一些人質疑騰沖國殤墓園中的侵華日軍倭塚和日軍跪像以及騰沖的“三不政策”,是否會影響到我國與周邊國家的友誼。但是,我們該明白,一個不崇拜英雄的民族注定會被滅亡!況且,哪有真正的和平,只不過是我們英勇的戰士們在為我們拼死捍衛罷了,如今的太平盛世更是用先輩們滾燙的熱血換來的,我們有何資格替這些先輩們原諒?我們需要這樣的抗日烈士墓園,用以警醒子孫后代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所以,對中華民族犯了滔天罪行卻不肯悔改的罪犯,為什么不能長跪在中國的大地上?
既然日本還繼續慘敗著靖國神社,那就讓它們永遠在中國跪著!我們不宣揚仇恨,但我們該永遠銘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盛世,不忘前人遺志,帶著沉重的歷史責任砥礪前行,去創造更加富強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