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位攻堅勇士形象濃縮百年奮斗史詩北京晚報記者李俐醫務工作者逆行奔赴一線、漢藏筑路工合力抬起鐵軌…生動刻畫67位攻堅勇士形象的大型雕塑《攻堅》,近日亮相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雕塑主創、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楊奇瑞介紹:“雕塑遠觀如同一整塊巨石,象征著偉大斗爭的精神、攻堅克難的氣勢,寓意萬眾一心、堅如磐石的意志;而近觀則化為十二組群峰疊起的人物群像,山勢與人勢合一,展現了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的百年史詩。”12個場景連接歷史與未來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應對前進道路上遇到的各種挑戰、風險、阻力、矛盾,不斷奮斗進取,直至取得新時代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
圍繞這一主題,大型雕塑《攻堅》分為12個場景,正面主視角以新時代脫貧攻堅為核心,包括開路先鋒、高原藍圖、搶險救災、石油會戰、紅旗天渠、搏風擊浪6個場景,背面則展現了銅墻鐵壁、飛奪瀘定橋、為了新中國、人民小車、極地科考、建設家園6個場景,濃縮了百年來各個歷史時期的攻堅故事,歌頌了攻堅勇士們艱苦卓絕、頑強不屈的英雄氣概和勇于犧牲、甘于奉獻的偉大精神。“這12個場景都是建黨百年歷史中的重要篇章,具有象征性、典型性;
同時,這些場景也是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故事。”楊奇瑞介紹,這些場景的選取不僅概括了百年奮斗史,也蘊含著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意向。“搏擊風浪,這一場景展現的實際就是黃河船夫。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也代表著祖國的山川大地,而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源泉就來自中華文明,可以說中華民族自古就蘊藏著這種戰勝自然、攻堅克難的基因。”他解讀說,這一場景連接著更深遠的時空,寓意著幾千年的文明史,“這些黃河船夫都是裸背的,象征著中華的脊梁。
”而位于雕塑正前方的開路先鋒,則描繪了兩位合力抬起鐵軌的勞動者,象征著中華民族昂首挺胸、奮勇向前的精神,也是對未來奮斗之路的展望。67個人物暗藏這些細節大型雕塑《攻堅》刻畫了67位攻堅勇士的形象。其中,既有認真作業的電力、石油、鋼鐵工人,也有奮戰在搶險救災一線的戰士群像;既有手持藍圖的院士,也有支教的少數民族大學生;既有凱旋歸來的八路軍,也有正在修建紅旗渠的“鐵姑娘”。
“這些都是曾經感動中國人心靈的形象。在他們身上,我們能看到王進喜、雷鋒、鐘南山的影子,但又不是具體的某個英雄模范人物,而是體現他們的共性。”楊奇瑞解釋。“這個雕塑的敘事性很強,值得反復閱讀。比如,在飛奪瀘定橋的場景中,冒著槍林彈雨沖鋒陷陣的紅軍戰士群像間,我們設置了一個‘紅小鬼’形象,不注意看的時候不會注意到他,需要仔細品讀才行。”楊奇瑞提醒觀眾,這座雕塑有四個面,可以移步換景地去欣賞。其中,開路先鋒中的人物動態就是對脫貧攻堅主題的一個紀念性定格。
“漢族工人代表著堅毅樸素的勞動者形象,被我稱為‘中國隊長’,和他一起合力抬起鐵軌的是一個略帶稚氣的新時代藏族青年,兩人在艱苦的高原環境中團結協作。”楊奇瑞透露,原本兩人的扁擔做得比較直,專家看了以后建議扁擔中間應該略彎一些,體現出負重的感覺。
類似這樣的細節,更需要觀眾用心體察。為了塑造好這些人物,創作組參考了英模人物的真實影像資料和經典文藝作品中的典型形象,綜合運用現實主義的理念、寫實主義的技巧,讓人物造型更加栩栩如生。創作走過三年“攻堅”路從2018年6月接到創作任務,到今年6月正式完成,楊奇瑞所帶領的中國美術學院創作團隊一天也沒有懈怠過。
《攻堅》創作團隊主要由中國美術學院的十位青年教師和研究生組成,他們既要按時完成創作,又不能影響正常的教學任務,巨大的使命感讓大家克服重重困難堅持了下來。“三年以來,光參加的工作會議就將近50次,由于我們是京外的學校,會議通知常常又很緊急,有時候甚至是早上出發,坐高鐵五個半小時到北京,開完會連夜又趕回來,第二天繼續創作。
”楊奇瑞回憶,疫情期間,偌大的校園只對創作組開放,沒有后勤支持大家就自己在棚子里做飯,依然專心地投入創作,“能夠為新時代創作這樣一個雕塑,那種光榮和使命感,這些年輕人都有深刻體會。”雕塑《攻堅》以漢白玉打造,長15米、高8米、寬5米。
楊奇瑞認為,漢白玉石材潔白高貴的品質感,恰如其分地配合了黨史展覽館的環境。“在今天,能用漢白玉完成這樣高難度寫實雕塑的工匠是非常少的,所以我們把歐洲文藝復興的石雕技巧和中國工匠的基礎能力結合起來,激活了中國工匠的能量。”在創作最后階段的50天里,主創團隊和工人們同吃同住,齊心協力解決問題。“最終形成了既有大刀闊斧,也有精致入微,有虛有實、氣韻貫通的石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