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石是中華瑰寶,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壽山石雕是傳統的民間雕刻藝術,以產于福州北峰的壽山石為材料,通過特殊技藝制作出供人玩賞的小型雕刻。壽山石雕技藝主要流傳在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岳峰鎮、象園街道、王莊街道和壽山鄉。
2006年,壽山石雕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日,“藝耀東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葉子賢壽山石雕傳承展亮相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參展作品題材廣泛,讓參觀者大飽眼福。今年72歲的葉子賢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壽山石雕代表性傳承人,他出生在著名的壽山石雕之鄉——福州后嶼村。
葉子賢自幼酷愛畫畫,但因為家里窮,無法請老師傳藝,只能通過翻閱小人書來仔細觀察人物場景的構圖。漸漸地,他開始模仿小人書里的圖像和名家的畫作進行勾勒,這為他日后的雕刻技藝奠定了美學基礎。1965年6月,葉子賢以優異的成績被選入福州雕刻廠,師從木雕名家潘發清研習木雕、牙雕,當時一起進廠的學徒有65名,最終只有他堅持了下來。他循規蹈矩地在木頭、象牙上刻了15年。20世紀8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的浪潮也為壽山石雕產業發展帶來了機遇。
葉子賢毅然從廠里辭職,轉行從事壽山石雕藝術,在藝術夢想與家庭生計之間找到了一個絕佳的契合點。在石雕界老前輩們的悉心指導下,他熟練地掌握了壽山石雕的各種技巧,以清靈犀利的刀法和多變的技法來表現高浮雕作品,使作品矯健富麗、玲瓏剔透,形成了典雅精妙的獨特風格。除鉆研雕刻技藝外,葉子賢對壽山石文化也頗有研究。他向筆者介紹,壽山石雕作為一種文化發展至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
根據史料記載,壽山石雕應始于南朝,從福州出土的南朝隨葬品“壽山石豬”代表了最初的壽山石雕文化。到了唐朝,漢傳佛教在南方興起,寺院林立,出家人匯集此地,將壽山石雕琢成禮品,饋贈給游客,壽山石雕開始流向四方,傳名于世。這個時期的壽山石雕因此帶有濃厚的宗教文化色彩,也有了現實意義和欣賞價值。到了宋朝,隨著我國經濟文化中心南移,福州也成為東南沿海的重要城市,壽山石雕得到了快速發展,而且題材廣泛,除了各種關于民間世俗文化的欣賞品之外,還跨入了宮廷官府的大門。
元、明之際,隨著“花乳石”篆刻盛行,壽山石章也應運而生,備受篆刻者賞識。這個時期出現了皇帝御用的壽山石印璽。此時壽山石印章鈕頭裝飾藝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衍生出獨具一格的壽山石印章雕刻藝術。清代初期,是壽山石雕的昌盛時代,雕刻藝人因材施藝,分別雕刻印章、文具、人物及鑲嵌器皿。
20世紀后半葉,是福州壽山石文化史上的黃金時期。新中國成立后百業俱興,促進了壽山石雕業的復蘇與繁榮。從20世紀80年代起,在世界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出現“壽山石雕熱”。20世紀90年代初,壽山石雕經過銳意創新,其行業得到了日新月異的發展。在葉子賢眾多的壽山石雕作品中,他最得意的作品是《虎溪三笑》,這件作品曾獲得福州市工藝美術如意獎“桂冠”。作品說的是晉代東林寺僧人慧遠與陶淵明、道人陸修靜郊游的故事。
在構圖上,葉子賢借鑒吸收了國畫里散點透視技法,遠近呼應,虛實相生,疏密有致,高低錯落,動靜結合,意境悠遠。他刀下生“風”,輕舞的衣褶、飄飛的扇墜、舞動的草葉,流淌著韻律。他把故事從傳說“搬”上了石頭,有人物,有畫面,有情節,運用壽山石雕的技法來呈現繪畫與文學,可視為“石雕版國畫”或“石雕版小說”。
作品人物形象刻畫飽滿,特別是神情與姿態,最為傳神,喜感十足。宋代陳郁曰:“寫照非畫物比,蓋寫形不難,寫心惟難,寫之人尤其難也。”葉子賢的創作,無一不是從“心”開始,又以“心”為依歸,即以形傳神,以神寫心。在打量一塊原石時,他總把它當作是有生命的物象,通過心神交往來以情狀心,以心寫形,在賦形傳神中靈通萬象。葉子賢聲名遠播,慕名登門求學者自然甚眾。
而他出于傳承和發展壽山石雕技藝與文化的使命感,一貫秉持以審慎的原則擇優收徒。想成為他的徒弟,要為人誠懇,同時要耐得住寂寞,堅持精益求精,基本上每個徒弟都要經過1年至2年的考察期。每周固定時間,葉子賢會約徒弟來家中對作品進行交流。“我把技法傳授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去發揮,進行創作。然后再集中一起進行技法上的分析和講解。我就是想盡自己所能為壽山石雕界增加一份傳承的力量。
”葉子賢說。如今,他已經培養出多名壽山石雕藝術家,他們承繼“葉家工”,在壽山石雕刻藝術的殿堂里開枝散“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