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同學們回答的時候能不能負責任一點,特別是排名第一舉的溪岸圖的例子的同學。1、關于溪岸圖,這是一個學術之爭,高居翰說假,但是還有方聞、啟功、傅熹年、楊新、何慕文等人說真,這些同樣是中國藝術史研究中的巨擘,你若沒有一一的分析各人的理由,簡單的相信一個人的意見,這是極不負責任的。關于溪岸圖之爭,可見《朵云》第58輯。2、關于鑒定藝術品的真偽,學術上的鑒定和市場中的鑒定是不一樣的。學術中的鑒定,一定要辨出真偽,但往往眾說紛紜,在一定層次上的作品,極少有公認的,比如宋代早期以前的畫作,僅有范寬的《溪山行旅圖》被認為是確定無疑的。
而市場中的鑒定,一般而言,只要有人買就可以了,到底真不真其實無人去深究,俗稱“有賣相”,當然真有真價格,假有假價格,看看各人理解。現在有種不好的現象,一旦什么東西拍了高價,不管三七二十一,馬上有人跳出來說假,這種人純粹是為了出名,請大家自行分辨。3、關于博物館藏品的真偽。通常,一個有責任的博物館只會陳列他們認為正確的藏品,如果是復制品那是為了整個陳列的需要,會特別說明。如果你有疑問,你可以撰文與之商榷,如果你可以言之有據說服他們,博物館會灰溜溜的把有問題的展品撤下來的,如果你是外行那不過是口頭說說,如果你是內行,自然會淪為笑柄。
像我們公立的各級博物館,故宮,西方的大型博物館,一般是沒有問題的。當然像冀寶齋那樣的,不在此討論之列。4、經常能聽到一些人說這么貴的東西哪能擺出給人看,肯定是假的。聽到這說法我就呵呵了,純外行。藝術品沒那么貴,進入市場上的那些上億的是鳳毛麟角,更多的不過只能賣幾萬幾十萬,如果不能被觀看,一文不值。
進入公藏的作品,已然不能買賣,如果不被展示,他的任何價值都不能被發揮。藝術品需要一個去魅的過程,真品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更新前段時間去了常熟的龐薰琹美術館,“決瀾長歌——龐薰琹藝術回顧展”。這個展覽此前有過一段規模不小的全國巡展,并且被評為文化部2012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優秀展覽。我2013年在浙江美術館兩次看過這個展覽。在常熟,一開始看的時候我們就非常懷疑,感覺是印刷復制品,并且水平并不高超,有老師當場就罵人了。
果然,到最后:也可以理解吧,畢竟人手不夠,常熟美術館已經是縣市一級非常優秀的美術館了。幸虧我們還是滿臉狐疑的看到了最后。按照博物館道德的要求,博物館有義務標注自己的展品是真品或是復制品或是仿制品。博物館的功能包括典藏、研究、展覽、教育。
所以展示仿品只要并不違背博物館的道德。但是如果某一個展覽的隱藏文本中就暗示了展示的是傳世珍品,那么展覽偽作就成了一件不應當的行為。不可能!因為出于保護珍品的緣故,博物館自己都會繪制精良的偽作供展出。更何況還有這樣逆天的家伙存在:漢?凡?米格倫仿制的維米爾畫博聞網在這里順便推薦一部漫畫《拍賣行》。正經的博物館,對展出的所有藏品,在真偽方面都是比較負責的,只能相信!而如果觀眾有疑問的話,那就是另外的問題。
比如你對文物真偽方面的鑒賞知識是否足夠?文物鑒別知識比較高深,現在國內的水很深。所謂專家鑒定也不一定都對,所以對市場上的東西不能盲從。如果你以為博物館的專家對鑒定很負責,那么他對市場上的東西給出的結論也是正確的,那就看憑良心了。或者其實呢,有很多專家根本上鑒別實力很差,是吃大鍋飯的水平,濫竽充數!對文物真偽缺乏鑒別知識的朋友,看館藏品最好不要瞎猜。